- 心變了,世界就變了
- 申屠李平
- 4883字
- 2023-02-28 21:03:33
我是自然中最大的奇跡
1
49年前,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母親在生我時已是42歲的高齡產婦。
出生后,媽媽沒奶水喂我,只好向同村的產婦討一口奶給我吃。
據說,母親懷我時,肚子被灶臺角重重撞了一下。于是,才7個月,我就出生了,生出來時,我的半邊臉烏青,母親很是發愁,這樣的女兒將來怎么嫁得出去。裹在襁褓中的我,看起來比一只貓也大不了多少,以至于姐姐們抱著我去學校上學,到學校一打開襁褓,才發現我頭朝下,腳朝上被抱了一路。
就這樣,我漸漸長大了。童年,小小的我幾乎會做那個年代所有的家務:挑水、洗衣、做飯、掃地、擼豬草,夠不上灶臺,就在腳下墊一塊磚。
現在想來,這是命運最好的安排。沒有從小的磨煉,恐怕我現在不會這樣踏實和肯吃苦,估計也做不成“生命一棵樹”。
所以,請舍得讓你的孩子、讓你愛的人吃點苦。
2017-3-18
2
稍微大一些,農村開始“包產到戶”,我又學會拔秧、割稻、種田。
早上,拎上地里收獲的辣椒、茄子、蒲岐(荸薺)等去3里外的集市叫賣,自封“中國的小阿信”。
星期六、星期天,和爸爸推著獨輪車去鄰村賣冷淘(一種類似米線的食品),更多的村民是拿稻谷來交換的,所以,賣完冷淘,還得推著一車稻谷走回家——
現在,我依然記得我費力地推著獨輪車走在一米寬、由小石子鋪成的村路上,以及能自如地推車后的喜悅、自豪(爸爸去世之后,這些成為我心里溫暖的記憶之一)。
總之,會有做不完的家務在等你。做作業是奢侈的,出去玩是奢侈的,晚上開電燈也是奢侈的。
2017-3-19
3
我最深的記憶是一邊燒火,一邊就著火光看書,雖然書大多沒有封面,但這絲毫不影響我讀書的樂趣。
我最初的文學熏陶就來自我家的“屋灶地”,就是燒火的地方。初中畢業后,我非常渴望繼續念高中,能考大學的中文系。成為一名作家、記者或編輯,是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的夢想。
爸爸說:“一個女孩子有書讀就不錯了。”于是,我進了不用自己支付費用的護士學校;畢業后,去基層衛生院做了名小護士。
在衛生院工作了8年,在這期間,我與先生結婚,有了孩子。
出嫁時,恰逢兩村村民沖突,我家被放火燒得一干二凈。于是,我帶了一床由民政局發的薄薄的彈力絮棉被就嫁了出去(這床被子,我差不多20多年后才換掉)。
2017-3-20
4
孩子4歲那年,國家有了自考政策,我重新拿起了書,渴望圓自己的大學夢。在自考期間,孩子小,我常常在下班后,抱起孩子趕去杭州市區補習古代漢語,晚上9點半下課,又趕緊拉起孩子趕末班公交車到郊外,搭長途汽車回家,有時到家已是午夜。安頓好孩子,我再繼續值夜班。
3年后,我如期畢業,獲得了浙江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專文憑。
今天想來,我是如此感恩當年的那段經歷,如果沒有大專文憑,我就無法報考心理咨詢師,恐怕也就不會有現在的我了。
2017-3-21
5
2006年,我開始創辦醫療器械公司,待公司穩定后,我再次拿起書,向夢想出發——考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從此,我走上了一條完全不知道未來會怎樣的路,一度走得很苦,卻停不下來。
為了節省費用,我會拿個小塑料凳上火車,去住35元一天的青年旅社,獨自吃一碗粉絲當飯;其間還要照顧孩子,周末,往往燒好兒子第二天的飯,洗好衣服,然后出發,兒子第二天自己去學校;而心理培訓課程的費用卻如此之高……
到了2012年,我覺得自已已經累到撐不住了。一邊要掙錢養家,一邊想實現夢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命運還總考驗我:
器械公司的回款莫名其妙的不順利,我每個月都要借錢來周轉;發票常常出問題;家里充滿了火藥味;新開的培訓公司一年后以關門告終;兒子腦中長了個腦瘤,需要手術,術后高燒不退,量體溫量到我這個護士手發軟……
2017-3-22
6
我就像一只被困在籠子中的獅子,想仰天長嘯,卻只能無奈、無助地哭泣。到底怎樣,我才可以突破瓶頸?
我清楚地記得,那一天,我在煙臺聽課,其間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李平,你在做親子領域,現在有一場青少年活動,有1000多人,在南山寺,你來不來做義工?”我二話沒說,不假思索地回答:“來。”
后來,我常常在想:這個電話一定是命中注定的,不然,哪來那么大感召力,使我不假思索地、毫不猶豫地決定去!
從此,我的生命中多了一個身份:我是一名義工,一名永遠的義工。
我找到了幫助孩子自主學習的鑰匙,那就是夢想!我在心中默默立志:今生不再為錢活,今生不再只為自己活,今生要做一名優秀的心理咨詢師,去幫助他人、療愈他人。
2017-3-23
7
就這樣,從2012年12月開始,我每年超過1/3的時間在做義工。安保組、迎賓組、班主任組、課程組、餐飲組,不管到哪個崗位,我都覺得自己在快速成長。
很多時候,我也不再去問為什么要來做義工。我只覺得,這本來就要來的,沒有為什么。就像家里的活,怎么好袖手旁觀呢?
我開始靜下來,一點一滴地學,一點一滴地做……
當我寫下這些的時候,我依然不知道改變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2017-3-26
8
總之,漸漸地:
我越來越年輕美麗,由內而外散發出生命的喜悅和美好;從一個大大咧咧的男人婆開始向美麗智慧的女神靠近。
2013年,我搬進了新房,買了屬于我的小汽車。
我的導師課程開始課約不斷,課程和個案效果好得我都不敢相信。
兒子大學畢業,出奇順利地用3天時間找到了工作,被一家上市公司聘用。公司的回款越來越順利,我終于結束了借錢的日子。當我還掉最后一筆欠款時,我長長地呼出一口氣,并自豪地宣布:我也可以借錢給別人了!
2017-3-27
9
家里的氣氛越來越祥和,兒子說話的語調越來越輕松,先生的改變更是讓我家親戚目瞪口呆。
我最大的收獲是內心的富足感。原來,我對金錢和生存總有一種恐懼,我不敢隨便花錢,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錢花多了就心疼……
好在一切都在不知不覺改變著。
有一次在機場,我心里忽然冒出一個聲音:我好富有啊!然后,我傻乎乎地笑。一次財富智慧課后,我開玩笑說:“我這張卡怎么也得值500萬元吧?”誰知,旁邊一個朋友說:“老師,怎么是500萬元呢,在我們心里,您就是財神啊!”我哈哈大笑,對啊!怎么是500萬元呢,應該是1000萬元,不對,是無限財富啊!!!
就這樣,越來越體會到 “富得流油的感覺”,我非常喜悅,甚至冒出一句:咱今天也干了一件有錢人干的事。
2017-3-28
10
如果說,第一次來做義工,是源于朋友的建議,那么,在后來的一次次義工歷練中,奉獻早已成為我生命中的一個理念。
當我聽到兒子竟然如此順利地被上市公司錄取時,我心里充滿了感恩。
于是,有了“生命一棵樹”親子關系公益療愈工作坊,從2015年6月到現在,18個月的時間,公益療愈工作坊已經開了25期。在此期間,我看著一個個生命發生蛻變,內心無比富足。
2017-3-29
11
“生命一棵樹”大型專題講座開始進入校園。
當我不斷去和同學們分享關系管道理論、生命連接、夢想等時,我仿佛看見我的生命空間已無限廣闊,我是多么的富有啊!
我的生命因此擁有了無限的價值!
記得第一次在學校做的大型專題講座,是在山西的新絳中學。當時我們用兩天的時間講了3場,每場有1300~1600名上初中、高中的學生。雖然這是我們“生命一棵樹”的義工老師們第一次自己組織這么大型的活動,但活動井然有序,圓滿落幕。讓我們為我們的義工老師們喝彩!
當我為孩子們做高考前的壓力釋放時,全場那么多的孩子在流淚;當一個同學拿著筆記本來讓我簽名時,更多的孩子圍過來,遞過來的有書、有本子、有卷子……
中高考結束,有位當地的老師告訴我們,那一年,新絳中學的中考成績在全區排第一名。不管我們的講座有沒有發揮作用,我們都很歡喜。
后來,我們又去了山西柳林的聯盛中學,去了福建沙縣的城南中學,講座主題包括中高考的壓力釋放和夢想改變未來等。
2017-3-31
12
和學校大型專題講座同時煥發生機的是“生命一棵樹”的父母公益講座。記得在福建場,教室里已坐滿了家長,可還不斷有家長進來。漸漸地,教室過道、前面和后面空地上都加滿了板凳,不能進教室的家長竟然堅持在窗外聽完了講座。
當結束講座,走到教室外,看見在寒風中(11月)堅持聽課的家長時,我真想對他們鞠躬致謝。家長也是愛學習的啊,只要我們給他們創造機會……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雖然現在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好,但家長這個“崗位”卻越來越難做: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心理發育越來越不同步;父母自己面臨的工作壓力、社會環境、婚姻情感讓其身心疲憊,而教育孩子卻又不能等……
內心的焦慮、無助、擔心、失望該找誰化解呢?也許,“生命一棵樹”的誕生剛好在這個點上滿足了父母和孩子的內在需求。
2017-4-1
13
2014年10月,“海君智慧”幸福四通道導師團隊在吳老師的帶領下,開通了YY平臺的公益大講堂。
當時是第一次在YY平臺上講課,我完全不懂怎么操作,小申一點一點地教,才使我在YY平臺順利授課。
從幸福四通道開通YY平臺(2014年10月)到今年的3月底,我在YY平臺的公益講座累計達39場,其中有一場創下了在線人數最多、在線時間最長(超過2小時)的紀錄。39場講座,我的題目沒有重復過,思及此,我忍不住為自己點個贊!
在2008年之前,我還是一名普通的家長。
因為愛孩子,因為夢想的引領,因為不放棄、不懈怠、不動搖,今天,我終于成為一名可以幫助和影響千千萬萬家長、孩子的親子導師,我驕傲!
我的生命充滿奇跡和激情。
2017-4-2
14
越來越多的人要求我開通微課講座,于是,2016年3月,“生命一棵樹”微課天地應運而生。
我的第一堂微課獲得了廣泛的好評,后來我收到了許多反饋,說他們幾乎是哭著聽完微課的。
從那以后,要求加入微課轉播的朋友越來越多。從最初的十幾個群到現在穩定的120多個群同步轉播,最多的時候是131個群同步轉播,我覺得這真的是個奇跡!
雖然我坐在電腦前,看不見大家,但我每次都會想象大家在與我面對面交談。
后來,不斷有朋友對我說,聽到我的聲音就覺得很溫暖、很踏實,想流淚,這給了我莫大的肯定和鼓勵。
也因此,無論多忙、多累,我都堅持全公益在微課天地授課。
截至2017年2月底,微課天地開播一周年,我們微課天地一共分享了30堂微課!內容涵蓋親子教育、婚姻情感、自我成長乃至學生的中高考壓力釋放。
30堂,每堂平均有100個群轉播,每個群只要有30~40個朋友在聽,那么一年來,就有超過10萬人受益!更何況,我們在線聆聽的朋友遠遠不止這個數啊!
10萬人,這是一個多么鼓舞人心的數字!我和“生命一棵樹”的義工老師在共同創造奇跡啊!
2017-4-3
15
此刻,我坐在電腦前有些發呆。因為,我剛剛看到的兩個數據,有些讓我誠惶誠恐。
一個數據是義工老師上傳在喜馬拉雅的微信語音專輯點擊量突破了71萬次;另一個數據是今晚重返千聊平臺的首次分享,參與人數在持續攀升,目前突破了4500人。此刻,我想流淚。
回想起3年前,我獨自開車去蘇州學習,聽著詩朗誦《相信神奇》,想到從2008年開始的堅守,淚流滿面;一個人大聲地喊著:邁出去,邁出去!然后,我索性將車子停下來,趴在方向盤上狂哭。那時,我覺得自己像困在籠中的獅子,渾身的力量不知用到哪里——
今天,有那么多的學員信任我,有那么多的義工老師幫助我,我有什么理由懈怠,我有什么理由喊累呢?我唯有護住初心,勤勤懇懇,不問收獲,只管耕耘,才對得起這么多信任我的學員和支持“生命一棵樹”的義工。
我們都是自然中最大的奇跡!
2017-4-4
16
清楚地記得,那是2008年5月,我決定去考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做這個決定源于一個簡單的念頭:我喜歡心理學。
差不多3個月的時間,每個周末我都往返于杭州和桐廬兩地,在浙江大學接受培訓。
3個月后,我如愿拿到了二級證書,那一年我40歲。
2009年,因為孩子和我之間產生了沖突,我走進李老師、吳老師的課程,開始系統地學習親子關系和NLP、簡快等。
當時我最大的心愿是:未來我既能做個案,也能做團體輔導。
常言道:十年磨一劍。經過9年的堅守,我可以驕傲地說,無論個案、團體輔導,還是大型授課,我都可以支持到學員朋友了!
為自己點個贊!我是自然中最大的奇跡!
2017-4-5
17
我相信:傳奇的人生是不設限的,我希望自己有一段傳奇的人生。
年少時,我的夢想是做一名記者或作家,但父母把我送去了護士學校學護理專業。畢業后,我去了基層衛生院。假如給自己的人生設限,那么,我人生最大的可能就是在縣醫院做護理部主任。
人生總是“節外生枝”的。
畢業時,我沒有預料到今天我會成為一名親子導師,并終生不悔。
考漢語言文學專業時,我也沒有預料到今天“生命一棵樹”會做全國公益行。
現在,我依然預料不到未來我到底會做成多少事,會成就多少人。
我只知道,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前方一定充滿光明,人生一定會成就傳奇!愿每一位有緣人都能創造傳奇人生。
20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