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競爭的市場邊界戰略
- 張戟
- 1749字
- 2022-12-29 18:41:07
第一節 香飄飄:為什么連續四年增長停滯
香飄飄,這是一個受益于“定位”的企業,憑借“杯裝奶茶領導者”的定位,香飄飄實現了從一個區域性小企業到全國知名品牌的蛻變,營業額也從數千萬元快速增長到2020年的37.6億元(2019年為39.77億元)。實際上,在香飄飄成長的過程中,也面臨過停滯徘徊的情況。2012-2015年,它的業績始終徘徊在20億元左右,2016年才有22.4%的增長。究其根源,是杯裝沖調奶茶的市場遭遇了天花板!
香飄飄的成功在于開創了杯裝奶茶這一消費形態,使消費者能夠方便享用美味的奶茶,但是后來市場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喜之郎集團推出優樂美奶茶重兵追擊和蠶食市場,除了杯裝奶茶,還推出條包奶茶進一步滲透市場,借助喜之郎在全國強大的渠道網絡和強勢的廣告傳播,優樂美的銷售規模一度接近香飄飄。而杯裝奶茶在這個時候也迅速發展到成熟期,市場增速減緩,香飄飄已無法通過區域和渠道的外延式擴張來實現快速增長。
雖然杯裝奶茶的市場容量增長受到阻礙,但是整個奶茶飲品的市場仍然在快速發展,尤其是瓶裝液體奶茶的市場表現突出。統一于2009年推出PET瓶裝的無菌冷灌裝奶茶品牌——阿薩姆,在市場取得了極大成功。據香飄飄招股說明書披露,統一阿薩姆在無菌灌裝液體奶茶市場的份額超過50%,余下的市場份額則由康師傅、麒麟、娃哈哈、三得利等知名品牌占據。
統一阿薩姆即飲奶茶借助奶茶消費旺勢異軍突起,從2009年到2012年短短三年間就做到了近30億元的銷售額。在這種態勢下,香飄飄仍然堅持杯裝沖調奶茶的定位,也就是固守沖調飲品的市場邊界,只能看著統一、康師傅、麒麟、娃哈哈等企業在瓶裝即飲奶茶市場邊界中獲得快速發展。
2015年,香飄飄發布了公開上市的招股說明書,其募集資金的目的之一就是建設年產10.36萬噸的液體奶茶生產線。這意味著杯裝沖調奶茶的市場邊界受到極大的限制,所以它需要上市募集資金,初步完成建設液體奶茶規模化生產能力,通過推出液體奶茶產品來擴展市場容量,形成液體奶茶與現有杯裝奶茶產品體系均衡發展的局面。
這也表明香飄飄已經意識到之前犯的戰略錯誤,為了堅守“杯裝沖調奶茶”的定位而產生了市場邊界的戰略偏差,失去了在整個奶茶飲品市場邊界成為領導者的大好機會,這是非常可惜的。
實際上,香飄飄在2013年推出過瓶裝液體奶茶,叫作“功夫奶茶”,在市場上曇花一現,產品的品質并不高,最終以失敗告終。這可能是香飄飄高層在戰略上存在分歧造成的,香飄飄仍然固守杯裝沖調奶茶的定位,沒有下決心將戰略轉向整個奶茶市場,導致瓶裝液體奶茶領導者的機會最后被統一抓住。
香飄飄對杯裝沖調奶茶的定位有一種偏執,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一種堅持,但是當杯裝沖調奶茶整個市場的增長放緩之時,當初的定位也無法繼續推動企業的持續增長。當市場發展到了成熟階段,定位的效應不再明顯,這并不是企業努力不努力的問題,而是市場發生了變化,市場變而定位不變,自然會面臨業績停滯。
關于偏執和堅持,很多人的理解都存在誤區。從做事的角度看,偏執和堅持是可取的,表明一個人具有將事情做成功的決心;從戰略的角度看,偏執和堅持容易出現問題,往往是不可取的,香飄飄當時對于杯裝沖調奶茶的偏執就是這樣。
香飄飄遇到的市場天花板問題,就涉及一個重要的概念——市場邊界,這對企業而言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香飄飄當初的快速成長,并不代表它很優秀,如今香飄飄遭遇增長瓶頸,也不意味著其不優秀,引發業績停滯的關鍵在于市場邊界的變化。
據華經網數據顯示,沖泡類奶茶已步入成熟期,其規模從2014年的37億元增至2018年的42億元,4年CAGR僅為3.22%,行業進入寡頭壟斷格局,香飄飄一家獨大,市占率超過60%。如果仍然在這個存量擠壓的市場邊界中強力拓展,絕不可能實現快速增長!選擇比努力重要,如果企業選對了市場邊界,就可以使自己置身于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如果選錯了市場邊界,企業將受困于一個狹小或沒有發展前途的市場,被主流趨勢邊緣化,甚至可能被市場淘汰。
幸運的是,香飄飄已經扭轉了之前的戰略偏差,今天的香飄飄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市場邊界從之前的杯裝沖泡奶茶擴展為杯裝茶飲料,既包括固體沖泡產品,也包括液體即飲產品,既包括奶茶產品,也包括果汁茶產品。近幾年,為香飄飄帶來最大增長的產品正是杯裝液體果汁茶,該產品于2018年7月推出,當年營收即超2億元,2019年營收達8.68億元,累計營收超10億元,已成為10億元級的大單品,占公司總營收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