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引言
逆光中的笤帚疙瘩

一縷陽光從破舊陰暗的平房的那扇窄小的窗戶中射到冰冷的、坑洼不平的地面上。在逆光中,笤帚碰擊地面激起的灰塵群魔亂舞般地飛揚著。蜷縮在角落里的小女孩被嚇得尖叫著大哭。我沒想到的是,多年之后我還會再次“遇見”那個小女孩。

清晨,又到了要出門上“幼兒園”的時間。一個不滿三歲的小女孩,雙膝著地,跪坐在走廊的水泥地上,死命地扒著家里的門框。門框上除了小女孩最愛的貓磨爪子時留下的一道道長長的抓痕,就是她的手印。

姥姥沒能明白為什么每天外孫女回到家里就會破涕而笑,和姥姥、姥爺沉浸在歡聲笑語中,用銀鈴般的嗓音唱著歌入睡,而為了以抵抗去“幼兒園”,每天清晨都會死命抱住她能抱住的一切東西:姥姥的腿、門口的樹、電線桿……。姥姥以為每個小朋友都不喜歡去幼兒園,卻不知道小女孩的“幼兒園”里有一個老奶奶模樣的怪獸。

小女孩每天躲在自己的“安全城堡”里,那是“幼兒園”里由一個四方桌、一個置物高架子和一個墻角構成的狹小空間。姥姥一走,怪獸老奶奶就會露出猙獰的面孔,操起笤帚疙瘩,抓住小女孩的一只腳,一邊把她從桌子底下拖出來,一邊用笤帚頭往里捅。小女孩撕心裂肺地哭著,而怪獸老奶奶每天只重復一句話:“你不哭我就不打你,你要再哭我就一直打你。”而后,笤帚頭隨著無法停止的哭聲落在身體各處。怪獸老奶奶有魔力,因為她總是能很有分寸地不留傷痕,讓小女孩沒法回家“告狀”。“不到三歲的孩子能告什么狀,即便你告狀了,又有誰會信呢?”想必怪獸老奶奶是這樣想的,所以打完小女孩,她往往心情很好。

而下一個清晨,一切還會重演……

這個小女孩其實就是我。小時候,父母都在遙遠的南方當兵,我和姥姥、姥爺一起生活。姥姥和姥爺給了我童年最溫暖的疼愛,但那時他們還沒到退休年齡,所以每個工作日的白天,他們不得不把我送到一個別人介紹的奶奶家讓她幫忙照顧,跟我說是去上“幼兒園”。在上學前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怪獸老奶奶都是我噩夢的主角,后來這段黑暗的童年記憶被我封存了很久。按照心理學中童年創傷的分析路徑,我的早期經歷完全可以讓我的人生沿著這樣的方向進行:童年被虐待—安全感喪失—低自尊—自暴自棄。而我的人生、我的研究、我追逐的生命意義,不是按照這樣的走向發展的。多年后,當我專注于行為學、心理學和心理韌性研究時,我勇敢地觸碰了這段記憶,用好奇、仁愛、積極的態度面對并接納了它。無論經歷過什么樣的挫折和低谷,就像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說的那樣,“人們一直擁有在任何環境中選擇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自由”。

在你的一生中,有過幾次這樣的至暗時刻?為什么你沒有被擊倒?你憑借什么度過了這些逆境?

從讀博士開始,我在美國和中國從事了20年的研究和授課工作,接觸了數以千計的企業家,他們來學習的首要訴求就是:讓企業在劇烈波動的市場環境中穿越周期,基業長青。我一直在思考,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讓他們在各種逆境中依舊堅韌不拔地勇往直前。在對若干企業家進行訪談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些企業家并不是因為商業上的成功而成就了自我,恰恰相反,他們首先成就了自我,然后這個不斷成長的自我令他們在商業領域中綻放光彩。因此,當把這些叱咤風云的企業家還原為“人”的本質時,答案便逐漸清晰——韌性的力量。在人生的起起落落中,韌性對每個人來說,無論年齡、職業和身份如何,都是我們持續從不確定性中受益,一生向上生長的力量。

2019年,麥家的作品讓一句閩南方言人盡皆知——“人生海海”,它是對人生的感嘆,意思是人生像大海一樣茫然,總是起起落落,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從2019年年底開始,全人類都被新冠肺炎疫情拖入了不確定性的深海。疫情不僅給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還帶來了一系列影響:生活方式的改變,旅行和探親受阻,業務和工作發生重大變化等。可以說,疫情讓每個人的韌性都直接或間接地遭遇挑戰。不僅如此,由戰爭、空難、自然災害、經濟下滑等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心理漣漪效應“漣漪效應”也稱為“模仿效應”,是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雅各布·庫寧提出的,指一群人看到有人破壞規則,而未見對這種不良行為的及時處理,就會模仿破壞規則的行為。如果破壞規則的人是人群中的領導者,那么波及人群的效應就更加嚴重。給人們的內心帶來巨大的驚慌、焦慮、茫然和沮喪。面對層層打擊,每個人都需要內在的力量幫助我們在空前的不確定性中不斷前行。

2015年,我從美國回到中國,在長江商學院全職任教,本書的主要框架源自我在長江商學院的課程——“韌性的打造:認知迭代與行為延展”。每年我的課程會有千余名來自不同項目的企業家和高管學員參與,這些學員無疑是擁有卓越能力的精英,但同時,他們在經歷創業的艱辛和商海的浮沉時,也承受著超常的壓力和考驗,可以說是高韌性金字塔塔尖的人群。他們在開課前面對“韌性”這個概念,有時會不以為然。從我的教學經歷來看,也確實有不少人在課堂上流露出了疑惑的神情,還有一部分企業家學員把韌性等同于大碗的高濃度心靈雞湯。然而每次課程結束后,我能看到學員眼中有光,可以真正地敞開心扉,很多人還在朋友圈發布或者私信我他們可愛的“韌性小作業”,身體力行地進行自我改變。更有學員圍在我身邊,希望得到允許,把課堂中的一系列測評、工具包和專門為課程設計的韌性手冊分享給自己的下屬、同事、家人和朋友。線下授課覆蓋的人群是有限的,因此很多長江商學院的企業家學員多次建議我把課程內容整理成書,讓更多人從中受益。這就是本書的緣起。

從開始有寫書的想法,到本書最終成型,用時一年多。在長江商學院,“韌性的打造”是一門互動性非常強的課程,為了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教學,我會在課前和課上對大家進行多次測評,整個課程形式是富媒體的:我將小組深入討論和分享、觀看視頻、聆聽音樂、互動練習融為一體。轉化成書籍之后,很多內容并不適合以圖文的方式展開,因此本書絕不能是課程內容的簡單記錄。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曾說過:“媒介即信息。”媒介的形式本身就決定了內容。我和我的團隊決定跳出課程內容的桎梏,重新整理全書的框架,拓展并查閱了大量經典的和最新的文獻,結合自主研究的發現和我的親身經歷,提出了“韌性飛輪”模型。全書圍繞該模型展開,共分成4個部分。

“韌性飛輪”模型

本書的第一部分是韌性飛輪的核心——“韌性”。第1章以“戰疫同行”作為切入點,這項系列調研覆蓋了自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為期兩年多的心理韌性研究,根據其結果和過往的韌性研究來闡述心理韌性的概念、心理韌性的作用,以及韌性飛輪模型的構成。第2章將探究提升心理韌性的阻力,介紹構建心理韌性的理論基礎和相關研究,并向大家介紹突破阻礙的行動利器——“持續小贏”。

從第二部分開始,本書將逐個介紹韌性飛輪的三個“葉片”——覺察、意義和連接。在第二部分“覺察”中,第3章和第4章引入了“元認知”的概念,將帶領大家開啟一場對自己內心的覺察之旅:解碼人類積極和消極情緒的根源,并呈現兩個覺察訓練的神奇力量——思維重塑和記錄。在第5章中,我會分享自己十余年對冥想的踐行,并以親身經歷為線索,展現正念冥想如何從博大精深的信仰傳統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科學的覺察練習,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這個看似玄而又玄但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項修行。“道不遠人”,期待能有更多的人因此受到啟發。

本書的第三部分聚焦于連貫性目標系統的建立,即韌性飛輪的“意義”葉片。第6章強調“熱愛”對于我們終身成長和韌性提升的價值,并對熱愛的發掘和深化給出具體的指引。在第7章中,根據對經典的時間管理理論和工具的回顧,我們研創出“熱愛四象限”和“意義樹”行為導圖。在這一部分,三個不同角度的真實案例將為大家展示“意義體檢”如何幫助我們建立高度整合且一致的目標系統,以及可視化的工具“反思彈窗”如何讓我們發現那些“對不齊”的目標和行為背后的隱秘寶藏。

第四部分是韌性飛輪的最后一個葉片——連接。作為社會化的人,我們在關系中強化自我認知和目標系統。大量研究表明,高質量的關系與人們的幸福感和健康高度相關。第8章將探討如何與他人構建信任,并著重分析利他對韌性提升的作用。在第9章,我們根據個人韌性的模型框架,并基于對70多萬字訪談和研究記錄的梳理,將對組織在建立人才韌性人才韌性是指員工處理某些影響工作的問題的能力大小。高韌性人才除了具備心理韌性,還能夠在工作場景中有效應對意外事件,對工作環境的不利因素做出迅速反應。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進行提煉總結,并為打造組織韌性提供建議,也為韌性研究拓寬更多可能性。韌性飛輪的三個葉片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第10章是韌性之旅的終點站,也是個人韌性飛輪的開啟,將回顧全書的要點,你將找到自己的初始動力,從而轉動飛輪,一往無前。

決定策劃并撰寫本書之前,我有兩個顧慮,除了上文提到的形式上的全新轉換,從研究嚴謹性的角度來說,我希望我們的數據可以積累更長時間,做更多干預實驗,讓研究發現更具證偽性。但經過反復斟酌和討論,我的同事和研究團隊的小伙伴們說服了我:這本書可以是一個不完美的起點,我們嘗試著以書為載體,探索更多互動性和陪伴式練習的可能性,在此過程中追蹤讀者的體驗和反饋,從而不斷進行迭代,逐步完善。這正如韌性的打造過程,在持續性的小贏中不斷前進。本書中講述的韌性工具以及各種練習是非常有科學性的,并且得到了充分的驗證。更有趣的是,其中不少工具和練習我自己也持續實踐了十多年的時間。也正是在這些系統性工具的帶領下,我再次“遇見”那個曾經蜷縮在角落里哭泣的小女孩,直面那段封存已久的記憶。在多年的實踐中,我關懷并復原了自己,也點亮了身邊的很多企業家學員和朋友。因此,那個曾經的小女孩歡迎并衷心感謝你,一起踏上這場打造韌性的旅程吧!

張曉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津县| 福建省| 华宁县| 布拖县| 资溪县| 桐城市| 日照市| 怀柔区| 乌审旗| 上蔡县| 榆社县| 莆田市| 抚州市| 惠来县| 罗平县| 噶尔县| 绥化市| 临邑县| 宁明县| 大港区| 大连市| 宁波市| 涪陵区| 钟山县| 漳平市| 安丘市| 东平县| 高碑店市| 巴里| 尤溪县| 石柱| 罗城| 仁化县| 衡山县| 平顺县| 大冶市| 泗阳县| 新源县| 穆棱市| 安化县| 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