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魏瑪憲法》的歷史地位和當代價值

——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第三十二屆年會主題述評

史永麗[1] 武 蕾[2]

摘要: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第三十二屆年會于2019年8月24日至25日在山西大學隆重舉行,本屆年會主題為“近代憲法文明的起源和變遷——暨魏瑪憲法頒布實施一百周年紀念”,其中重點論及《魏瑪憲法》。本文僅就作者所感興趣的《魏瑪憲法》的現代性及其相關問題試做梳理和探討,并以此為基礎,略談《魏瑪憲法》的利弊得失對我國憲法治理的啟示。

關鍵詞:魏瑪憲法 現代性 憲治

2019年8月24日至25日,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第三十二屆年會在百年老校山西大學隆重舉行。本屆年會的主題為“近代憲法文明的起源和變遷——暨魏瑪憲法頒布實施一百周年紀念”,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科研機構和出版單位的160余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盛會。何勤華會長在開幕式上特就《魏瑪憲法》的價值和意義發表看法,認為《魏瑪憲法》是人類憲法文明進步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所宣告的一些理念、原則和制度,直到今天仍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指導意義,尤其是對公民權利近乎完美的列舉和保護,對現代社會的憲法、民商法、刑法、訴訟法、社會保障法等部門法都產生了長遠而巨大的影響。在這次會議中,與會專家學者們對《魏瑪憲法》相關理論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思想火花不斷涌現,堪稱一場學術盛宴。本文僅就作者所感興趣的《魏瑪憲法》的現代性及其相關問題試做梳理和探討,并以此為基礎,略談《魏瑪憲法》的利弊得失對我國憲法治理的啟示。

一、《魏瑪憲法》的現代性評析

《魏瑪憲法》是德國第一部民主憲法,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現代性憲法。首先,在民主制度的設計上,它廣泛運用于直接選舉,并將公民公決首次寫入憲法,同時對權利制約也作了規定;其次,它對于個人基本權利作了精細全面的安排,特別是首次規定了社會經濟方面的權利;最后,在權力設置上,劃分了立法權、行政權與司法權的權限范圍,并盡量使三者相互制衡,同時比較科學地界定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權力分配。[3]然而,如此先進的憲法文本在實際運行中,卻沒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甚至將德國推向戰爭。在對《魏瑪憲法》的現代性問題的理解上,專家學者們各抒己見,進行了熱烈討論。

浙江工商大學胡橋副教授在發言中談到,首先,《魏瑪憲法》在發展過程中性質發生了變化,從限制國家權力和控制國家,逐漸向保障和擴張權力的趨勢發展。其次,憲法有一般憲法和特殊憲法之分,一般憲法是為了控制國家權力的,但《魏瑪憲法》走的是加強民主、保障經濟權利的特殊道路。因為德國作為后發型國家想要超越英法,于是從理論上進行否定和創新,選擇了經濟憲法、社會憲法的道路,它顛覆了英法憲法的傳統模式,結果導致行政權力不斷加大?!段含攽椃ā肥窃谔囟v史時期出現的特定歷史產物,當時的德國急于解決經濟危機和社會問題,人民呼吁偉大的元首的出現。因此,時代決定了德國對《魏瑪憲法》的特殊需求,而這種非常態憲法能否適用于正常社會值得我們進一步反思。

廈門大學的徐國棟教授認為,《魏瑪憲法》制定于艱難之境,但其文本帶有唯美主義色彩,內容和制度設計都過于完美,但卻沒有考慮到實際執行的困難,當時的社會環境并不具備實施的條件。而從其制定時間之短,感覺它準備真正落實的誠意不足。

寧波大學董茂云教授談到,《魏瑪憲法》制定時準備實際使用的誠意十足。首先,《魏瑪憲法》在規定基本權利時,特別強調通過法律保留對基本權利進行限制,因此它在制定時已經想到要實現,所以才會對權利行使設定邊界。其次,關于民主制度的規定,一方面是對舊制度的妥協,雖然有總統,但總統受到議會的制約,民主機制下需要一個有權威的人控制秩序;另一方面它也是對現實政治制度的妥協,因為政黨之間競爭異常激烈,在國會不穩定的情況下,需要總統超越黨派進行調停。可見,民主制度的設計雖然具有理想主義色彩,但這也是針對現實考慮傳統后制定的。最后,在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上,較多地追尋了帝國時期的傳統。不可否認其制定非常倉促,但這也是迫于當時所面臨的形勢,畢竟政黨之間的斗爭是基于政治理念的不同,很難通過討論妥協,而當時的德國亟須出臺憲法穩定國內形勢。

中國政法大學王志華教授認為,《魏瑪憲法》就其文本來說,一方面有其歷史性和民族性,另一方面也受到了蘇俄憲法的影響,特別是有關經濟權利和社會權利的規定。從整個歷史的角度來看,《魏瑪憲法》在當時可能只是德國的一劑急救方,它不同于英法的憲法,也不同于蘇俄的社會憲法,它是屬于中間的一個類型。而它能不能實行可能是另一個問題。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張智同學在發言中提到,《魏瑪憲法》在制定過程中吸收了美國憲法的民主制度,但在實踐中卻沒有美國的民主環境實行民主;憲法文本中吸收了社會民主主義條款,但實踐中政府卻無力兌現自己的承諾。革命的不徹底性和憲法的妥協性最后難以為繼,《魏瑪憲法》的失敗,表面上的直接原因是制度設計的缺陷,實際上還是缺乏民主的基礎。因此,再完美的制度缺乏合適的土壤也難以維系。

綜上所述,《魏瑪憲法》的文本是世界現代憲法體系的起點和開端,體現出超前的立法思想和高超的立法技術。雖然因與德國現實需要不符而以悲劇收場,卻不影響它引領了世界憲治體系向現代化方向發展的潮流。任何一部法律都深受國家所處背景的限制,《魏瑪憲法》的產生和發展也不例外。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慘敗,由此引發的德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統治但卻形成了政黨林立的局面,主要有親西方的自由民主派、親蘇俄的左派以及主張回歸傳統的右派,各黨派之間由于不同的政治主張而紛爭激烈,為維護各自利益互不相讓。因此,《魏瑪憲法》的制定是多方艱難妥協讓步之后的結果,因此會有一些截然相反的原則共存于一部憲法之中。[4]可見,歷史雖然給德國創造了立憲的機遇,但囿于特定的政治歷史環境,致使匆忙制定的《魏瑪憲法》還未能發揮作用,就被納粹勢力扼殺于襁褓之中。我們在驚嘆于《魏瑪憲法》文本先進性的同時,也應反思《魏瑪憲法》留給我們的經驗教訓。

二、《魏瑪憲法》第48條與“憲法專政”的關系評析

《魏瑪憲法》第48條因其導致希特勒的上臺而飽受詬病,在羅斯托的《憲法專政》中寫到,德意志共和國的生和死,很大程度上是使用與濫用《魏瑪憲法》第48條的歷史,在13年中,第48條被援引了250次以上,在納粹最后的幾年里,德國政府的運行幾乎完全依賴“憲法專政”。[5]許多涉及魏瑪共和國總統的權力及其與國會關系的論述一般都會提及《魏瑪憲法》第48條,并因此得出了總統具有獨裁權力,從而導致希特勒上臺開始“憲法專政”的結論。而在本屆盛會中,與會專家學者們針對第48條展開了更為深入的研討。

《魏瑪憲法》第48條規定如下:

聯邦大總統,對于聯邦中某一邦,如不盡其依照聯邦憲法或聯邦法律所規定之義務時,得用兵力強制,聯邦大總統于德意志聯邦內公共安寧及秩序,視為有被擾亂或危害時為恢復公共安寧及秩序起見,得取必要處置,必要時更得使用兵力以求達此目的。

聯邦大總統得臨時將本法第114條(個人不可侵犯)、第115條(住宅不可侵犯)、第117條(通信秘密)、第118條(言論及其表達自由)、第123條(集會自由)、第124條(結社自由)、第153條(財產不可侵犯),各條所規定之基本權利之全部或一部分停止之,按本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處置。但此項處置得由聯邦大總統或聯邦國會之請求而廢止之。[6]

何勤華會長認為,《魏瑪憲法》第48條因被希特勒利用實行法西斯專政而飽受詬病是不公正的。《魏瑪憲法》在制度設計上是國會、總統的“二元制”和代議、直選混合的“半議會制半總統制”,第48條最多只是希特勒上臺的因素之一,而非主要因素。德國在“一戰”失敗后人們的怨氣,對德國過于苛刻的《凡爾賽和約》,1929年爆發的經濟危機,普魯士君主專制統治的傳統,尤其是尚未形成的權力制約機制等都是重要原因。顯而易見的是,憲法治理機制的形成,僅靠憲法條文的規定是不夠的。

上海外國語大學張海濱教授談到,《魏瑪憲法》第48條的意義十分重大。因為憲法研究方法不同于部門法,在部門法遇到問題時,就需要憲法決斷,憲法遇到問題時就需要人民主權出場決斷。而魏瑪共和國在當時內憂外患的情況之下,其實有沒有第48條都影響不了希特勒的上臺,影響不了第三帝國的發展。列寧認為,形勢就是現實的憲法,永遠引領并高于文本意義上的憲法。所以,不應該過多地責備該條款,法治和“決斷”狀態是可以和諧共存的,問題在于由誰來使用。

徐國棟教授認為,第48條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問題在于緊急權應該通過期限予以限制。首先,第48條規定的緊急權并非《魏瑪憲法》首創,法蘭克福憲法中早就對此有過規定;其次,緊急權與正常權利的搭配自古有之,該條款有很深厚的羅馬法歷史背景,在羅馬歷史上獨裁從來都是民主的必要組成部分。民主適用于通常狀態,獨裁適用于緊急狀態。最后,《魏瑪憲法》第48條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有規定緊急權的期限,并由此可以推出“永久獨裁”,所以才會有人說希特勒上臺的12年的歷史就是第48條的歷史。而羅馬公法對于“獨裁”的期限規定為六個月,且系因事而設而非因時而設。

山東師范大學夏澤祥教授認為,除了可以對總統行使特別權力的時間進行限制,還可以通過對其進行事后責任追究來限制。規定立法機關在特別狀態結束之后,對總統的行為進行責任審查,如果立法機關不予認可,那么總統的特別權力行使就是違法的。因此,憲法上如何設置行政權力并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它靠什么來限制這種特別權力才是核心,而當今為各國所用的,就是合憲性審查制度。

通過上述討論,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學者認為,第48條并非導致希特勒上臺的主要因素,而緊急權的存在也有其合理性。首先,緊急權并非《魏瑪憲法》獨創,在其他國家的憲法中也曾存在;其次,緊急權的制定是由當時特定的歷史情境所決定的,面對內憂外患中的德國,民眾希望有一個強大的領導者帶領德國走出困境。最后,緊急權本身具有積極作用,但應當通過一定手段對其進行約束,將權力限制在可控的范圍內。在此次年會中,與會學者們對《魏瑪憲法》第48條的認識更加深入和多元化,就第48條應當為希特勒的上臺負多大責任的問題上,筆者認為,《魏瑪憲法》在制度設計上確實存在缺陷,所以應當對希特勒的上臺負責,但是,因為法律條文本身有其歷史背景以及時代所賦予的使命,不應當對法律文本過于苛責。權力本身即具有擴張性,所以對于強權必須通過相應的制度予以約束。

三、文本憲法和實踐憲法的評析

《魏瑪憲法》的文本在制度設計上體現了當時最先進的理念,但在實踐中卻舉步維艱,甚至將整個德國乃至世界引向深淵。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文本憲法和實踐憲法進行了激烈而精彩的討論。

北京理工大學劉毅副教授在其發言中提出,憲法應是在政治斗爭結束后就現狀所簽訂的確認書,重要的不是憲法文本,而是憲法在社會中的實踐情況。憲法不同于一般的法律,所有法律都以憲法為依據。從立法等方面,法律實證主義可以輕而易舉地推導一般法律的邏輯關系和自洽性,但憲法具有創新性,是一個政治性和社會性的博弈。憲法不是一個為了能在未來使用的藍圖,而是一份在所有政治、社會斗爭結束后,大家就現狀而簽訂的確認書。它已成為既定事實,只是寫下來讓人遵守,而非在斗爭尚未開始或進行之時就制作的藍圖。由此可以看出,中華民國時期和魏瑪共和國時期憲法的相似處,在文本上具有先進性,但未能得到執行,最后甚至引發了戰爭。總之,無論一個好的憲法還是好的法治社會,除了文本與法學家,最重要的是社會與公民。所以,不應過于夸大憲法文本和意識形態的作用,真正的憲法是一個真實社會演進的確認書,對于憲法和憲法理論的定義,應當回到真正的歷史情境中去。

董茂云教授對此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憲法雖然是斗爭的產物,但憲法文本依然非常重要,不能因為英國早期沒有憲法理論和憲法文本但仍然發展得好,即可認為文本不重要,沒有英國的憲法實踐和憲法理論,就不會有后來的美國聯邦憲法。而如果沒有憲法文本,那憲法權威從何而來?沒有憲法文本,合憲與違憲之分從何而來?所以,一定要重視憲法文本。

北京大學李紅海教授認為,憲法可以分為構建的憲法和通過經驗積累而確認的憲法。后者如英國的憲法,英國的憲法是實踐之后的結果。但法國的憲法就是構建的憲法,描繪理性設計的東西,而美國憲法也是經過非常深入的討論之后構建的。那么,是不是構建的憲法更容易得到落實?起碼從美國憲法的角度來看是得到了落實的。而《魏瑪憲法》沒有真正得到實施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切實可行的落實機制,從英美的經驗來看,要想保證憲法的落實,必須有強有力的對抗,對最強權力者的制約,才能使社會保持平衡,憲法得到落實。

華東政法大學靳匡宇博士通過其論文《美國憲法海事司法條款的形成:基于“積極號”帆船案的分析》得出結論,認為:第一,憲法只有植根于生動的實踐基礎上才會有生命力,憲法應該有自己的現實關切,不然會淪為紙上的憲法;第二,憲法不能自動生效,必須依賴配套制度運作,理念能否落地關鍵靠制度助力。

綜合上述內容可以看出,憲法有文本憲法和實踐憲法之分,二者區別在于是憲法文本構建在前還是憲法實踐經驗在前。與會專家學者們對此問題的意見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種觀點認為,憲法應當是在政治斗爭結束之后對結果的確認書,是歷史演進的確認。研究憲法不應局限于憲法文本,重要的是要理解憲法文本背后的斗爭過程和結果。而通過此種方式制定出來的憲法,自然有實行的社會基礎和條件。第二種觀點認為,文本憲法和實踐憲法都是制定憲法的方式,兩種方式雖然不一樣,但并不影響憲法的實際落實,而關鍵在于是否有保證憲法落實的制度,是否存在對強權的制約。第三種觀點認為,憲法作為根本大法,必須以憲法文本為基礎,重視憲法文本,才能體現憲法作為根本大法的權威性。筆者認為,憲法的文本和實踐應該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科學完備的憲法條文是實行憲治的基礎和標準,不斷發展變化的憲法實踐是憲治所處的實然狀態,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四、《魏瑪憲法》對我國憲法治理的啟示

我國《憲法》在序言中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狈ㄖ维F代化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開辟全面依法治國理論和實踐新境界,開拓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新局面,開啟中國法治現代化建設新時代。通過對《魏瑪憲法》的研討,可以對我國的法治現代化建設和憲法治理的進一步完善提供有益借鑒和啟示。

(一)憲法治理應與具體國情相適應

近代德國,既沒有像英國一樣悠久的憲法傳統作支撐,也不能像美國那樣沒有歷史負擔地前行,而且沒有經歷過像法國一樣徹底的革命清洗。[7]因此,即使通過了最為民主的《魏瑪憲法》文本,但卻實行缺乏與之相應的政治歷史和法律文化等條件,這是其憲治難以推行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我國的憲法治理過程中,制憲、修憲必須與具體國情相適應。憲法固然有其抽象性,但更應該是具體的、歷史的和現實的。具體性指應當遵守本國的憲法文本,以此為闡釋基礎;歷史性指它應當遵循本國的憲法發展傳統,以此為闡釋背景;現實性指它應當尊重本國的具體國情,以服務于社會當下憲治秩序。只有憲法文本與社會現實相適應,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和方向,才有落實的可能。因此,我國現行憲法能否真正落實,關鍵在于是否與我國的國情相適應。

(二)憲法治理應有完善的制度保障

徒法不足以自行,憲法的落實必須依靠制度來保障。在筆者看來,根據我國國情,可以通過加強合憲性審查制度、憲法解釋制度以及憲法宣傳制度建設來推進憲治的切實實施。

首先,所謂“合憲性審查”就是由有關權力機關依據憲法和相關法律的規定,對于可能存在違反憲法規定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以及國家機關履行憲法職責的行為進行審查,發現違反憲法的問題,并予以糾正,以維護憲法的權威。[8]合憲性審查的根本目的在于維護憲法的權威,有效保障憲法的落實,確保公民基本權利不受侵犯。其次,要完善憲法解釋制度。一方面,憲法解釋可以促進憲法的實施和準確適用。由于憲法規范的特殊地位所造成的模糊性、開放性、原則性等特征,憲法的解釋對于憲法的實施而言就顯得尤為重要。[9]另一方面,憲法在解釋中不斷發展。通過對憲法條文的解釋來滿足社會對憲法的新的要求,實現憲法的與時俱進。此外,通過憲法解釋還能夠維護憲法權威、保證憲法法律體系的統一性。最后,還應加強憲法宣傳制度,形成社會憲法意識。憲法意識是公民的憲法知識、觀點、理念和思想的總稱。公民憲法意識是推動憲法實施和民主政治、法治發展的精神動力,也是衡量國家法治化程度的標志之一。[10]增強憲法意識是推進憲法實施的根本前提,如果民眾沒有形成憲法意識,就不會有維護憲法權威的行動。

(三)憲法治理應有充分的組織保障

制度的運行需要靠具體組織機構負責落地。筆者認為,實現憲治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國《憲法》第一條第二款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因此,我國的憲法治理,應當在黨的統一領導下進行,充分發揮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以及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的作用,同時也需要各類社會組織機構的積極參與。

首先,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依法負有監督憲法實施的職責。這既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要求,也是維護憲法權威和穩定性的必然要求。因此,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應當負責對憲法實施進行監督,對憲法爭議進行處理,推進合憲性審查、憲法解釋等制度的落實和完善。其次,憲法修正案將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更名為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作為加強全國人大在憲法方面工作的重要舉措,為我國憲法監督機關專門化構建提供了依據。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作為專門機構,可以在其內部分為審議和監督兩個部門,使其成為具有統一審議法律和推進合憲性審查、擔負憲法監督、憲法宣傳等綜合功能的機構。最后,憲治的實行離不開各類社會組織機構的積極參與。進一步開展憲法普法宣傳、開設憲法知識展覽,通過學校教育普及憲法、引導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等方式,增強人民的憲法意識。只有形成憲法至上的理念,才能為全面實施依法治國,推進法治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的憲法基礎。

綜上所述,《魏瑪憲法》不僅宣告了德國君主專制政體的終結,促進了德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而且開啟了世界現代憲法的新篇章,其蘊含的憲法精神及憲法原則也為后世多國所承襲。本文希望通過對《魏瑪憲法》的研究討論,可以對我國的憲法治理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和啟示。當代中國作為一個繼發性的現代化發展模式的國家,在法治現代化的建設過程中,既有需要借鑒吸收的域外經驗教訓,也有中國特色的自身國情,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科學理性地以中國問題為導向的研究,才能鑒往知來,繼往開來,形成完善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1] 山西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律史。

[2] 山西大學法學院法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律史。

[3] 耿炳東:《〈魏瑪憲法〉評述》,西南政法大學2008屆碩士學位論文。

[4] 王云飛:《從魏瑪憲法看魏瑪共和的體制性弊端》,載《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5] [美]羅斯托:《憲法專政》,孟濤譯,華夏出版社2015年版,第46頁。

[6] [德]卡爾·施密特:《憲法學說》,劉峰譯,華夏出版社2016年版,第510頁。

[7] 冷霞:《〈魏瑪憲法〉的悖論》,載《法制日報》2016年1月27日。

[8] 莫紀宏:《依憲治國是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的制度目標》,載《人大研究》2018年第11期。

[9] 韓大元:《〈憲法解釋程序法〉的意義、思路與框架》,載《浙江社會科學》2009年第9期。

[10] 韓大元、孟凡壯:《中國社會變遷六十年的公民憲法意識》,載《中國社會科學》2014年第12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塞县| 广宗县| 灌南县| 新河县| 石嘴山市| 常熟市| 淄博市| 长泰县| 新和县| 桑日县| 灌阳县| 夏河县| 特克斯县| 黎平县| 颍上县| 灵寿县| 祁阳县| 丰原市| 荥阳市| 庆元县| 巴青县| 乌海市| 临颍县| 乐都县| 荃湾区| 安义县| 察隅县| 托克逊县| 靖安县| 兴义市| 瑞丽市| 蛟河市| 马鞍山市| 辉县市| 历史| 苏尼特左旗| 黔西县| 临夏县| 屏东县| 册亨县|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