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管理會計的靈性和趣味性
管理會計其實并不像大家認為的那樣刻板、枯燥和乏味。它是一門綜合交叉學科,橫跨會計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和數學等學科,研究如何為企業高管、各級經理和普通員工的計劃和控制提供信息支持,幫助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就我的體會,管理會計也是一個有魅力、有靈性的學科,一個需要人類智慧呵護的領域,很多著名學者對此潛心研究,并為之畢其終生。
我從1973年3月開始擔任過兩年農村生產隊會計,算是“正兒八經地”進入會計行當,直到現在,除了擔任過三年民辦教師,一直跟會計打交道,算起來已有45年。期間,專注管理會計教學與研究工作是從1982年3月開始,算下來已接近40年。很難想象,在這么長時間里,如果無趣味、無靈性、無挑戰,真不知道自己會抑郁多少次了!1987年我開始在廈門大學師從余緒纓教授攻讀現代管理會計方向博士學位,苦讀六年半,期間還到美國游學,并于1993年獲得博士學位。我的博士論文為《行為會計的基礎研究—— 一個基本的理論框架》,試圖研究由管理會計信息引發的各當事人的個體行為和互動行為。當事人主要是企業高管、各級經理和普通員工,也包括會計人員。我的研究就是尋找這些當事人在接收到管理會計信息后會分別采取什么行動。在我看來,會計特別是管理會計本質上就是人類行為。企業成員的行為創造了管理會計信息,管理會計信息反映企業成員的行為。英國著名會計學家霍普伍德曾說,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歸根到底在于它能夠影響人的行為。余緒纓教授也曾說,學習、研究、應用和創新管理會計要“由技入道”,是說管理會計首先是技術性的,即有各種數據、表格等,必須要搞明白,但不局限于此,還有“道”。技術屬形而下,而“道”則屬形而上,是企業成員創造價值的行為,這與霍普伍德的觀點也是契合的。這就是管理會計的靈性。
管理會計信息是資源配置的基礎,是業績評價和獎金分配的依據,具體表現為企業的獎懲制度,即將企業成本、預算及其他非財務指標與獎懲資源(比如獎金)相互結合起來。由于人的行為受到利益的驅動,而業績評價指標又與獎懲資源掛鉤,因此,會計人員就可以通過調節業績評價指標的種類、權重和難度水平,規劃獎懲資源,以調節被考核者的行為,引導他們保持在企業戰略目標的方向上。
有個案例說,一位教授到某市遠郊一企業調研,他先乘坐城鐵到近郊,然后又換乘遠郊公交車。在等車的時候,他發現幾趟公交車都過來了卻沒有一輛車??空具?,車里乘客也并沒有滿員。在茫然之中,終于有一輛公交車停了下來,讓他乘車并按時趕到了那家企業。事后,教授研究發現,原因是公交公司用“準時到站率”考核司機。之所以到站不停車,是因為車停下來就不能準時到達下一站了。隨后,這名教授向公交公司建議改用“乘客實載率”作為指標考核。結果大大出乎教授和公交公司的預料:公交車到站后停下不走了,等乘客坐滿了再走!公交公司被迫無奈改為同時考核“準時到站率”和“乘客實載率”,權重各占50%。這意味著“是趕準點還是等滿座”由司機“自裁”。經過一段時間運行之后,公交公司發現:高峰時期,實載率都很高,而準點率很低;非高峰期,情況又相反了,實載率很低,而準點率很高。究其原因是因為高峰期客流大于非高峰期。由于公交公司的戰略是既要多載乘客又要準時到站,因此,他們又調整了指標權重,規定每天7:00—9:00和17:00—19:00時段,乘客實載率權重為60%,準時到站率權重為40%;在其他時段乘客實載率權重為40%,準時到站率權重為60%。其含義是提醒司機在高峰期要多關注準時到站,在其他時段多關注乘客數量。
諸如此類的案例十分有趣,數據是真的會說話。這并不意味著管理會計的核心要素僅僅是業績考核、激勵制度,可以以此為出發點展開管理會計的全部內容,比如為了規劃獎懲資源,就必然涉及成本、預算、責任會計等內容。
我與鄒總相識已有十余年,知道她也對管理會計情有獨鐘,深鉆細研已超過二十年,屬于學者型的企業家,企業家型的學者。作為管理咨詢公司的老總,她長期致力于管理會計知識的創造、傳播和應用等方面。她根據自己多年的實戰經驗,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管理會計理念,并重新又應用到實戰中去,為企業創造價值、提高效益,迄今她已積累了一大批成功的案例。
鄒總基于自己親身所見所聞所做所體驗,撰寫的《漫話管理會計是什么》一書,內容豐富翔實、圖文并茂、行文生動活潑、酣暢淋漓,將理論性、實操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讓人輕輕松松地感受和頓悟管理會計的原理、用途和奇妙的效果。
我認為本書有以下三大看點。
一是讓管理會計的趣味性更加強烈。本書通過故事主人公的三個女兒——財務會計、審計、管理會計三姐妹的“才藝”大比武,引出了管理會計是什么、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常識性知識點,揭秘了管理會計如何發揮價值創造的作用。
二是揭示管理會計同企業命運緊密相連的奧秘。本書以*S果汁上市公司為背景,揭秘了由于管理會計應用嚴重不足,讓曾經的行業龍頭老大跌落神壇的悲劇。指出了管理會計跟企業健康生存發展之間的緊密關聯,闡述了如何通過管理會計三件法寶,精準判斷企業生存狀態,制定最優決策,為企業贏得永續發展。
三是堅信管理會計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應用將更加廣泛與深入。本書基于作者對管理會計與企業數字化轉型結合的觀察,提出了管理會計呈現的五大應用趨勢,尤其是對管理會計“三維應用場景”的形象描述,頗有洞見且別具一格。
一言以蔽之,我衷心希望《漫話管理會計是什么》一書能夠幫助更多讀者了解管理會計,認識管理會計,應用管理會計,熱愛管理會計,為社會、企業、家庭和個人創造價值,運用數字化進行轉型升級,從提升管理會計的應用水平入手,讓管理會計真正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于增彪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財政部管理會計咨詢專家
中國成本研究會副會長
2021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