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錦囊二 非正式場合請吃飯,談天說地氣氛善

幾乎每個職場人,都需要在工作之余參加一些職場的聚餐、聚會,這些都是必要的社交活動場合,這些社交活動從古至今經過長年演化,已經形成了所謂的“飯桌文化”或“酒桌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文化也衍生出一些類似“應酬學”的名詞,更有很多學者專家立著,教人如何在各種飯局、酒局中待人接物。

聚焦到你和自己的團隊伙伴身上,在你們相處時,也肯定會有類似的場合,這種場合有著非常明顯的雙向性。

從你的角度出發,你肯定希望通過這些場合加強你和團隊伙伴之間的信任和感情,從而提高團隊的凝聚力。

從團隊成員的角度出發,他們肯定希望能夠在聚會中給你留下一個好的印象,讓自己的職業發展更加順利。

目的是積極的,希望是美好的。在現實中,社交應酬卻是一把雙刃劍。無論是誰,在應酬中行為得體、言語恰當,都可以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達成期待的效果,提高自己職業發展和團隊團結的上限;而假如在應酬中表現不當,或者出現一些意外情況,那可能會造成不良的負面影響,壓低甚至突破自己職業發展和團隊團結的下限。

而負面的影響,在一些特別正式的社交場合,往往會被無限放大。所以很多人在參加正式場合的社交時,都會非常小心謹慎,生怕自己表現得不好。怕自己做錯事,也怕自己之后會后悔沒做一些必要的事;怕自己說錯話,也怕自己該說的話沒有說。這樣一來二去,在正式場合中,社交的氣氛往往顯得比較沉悶和壓抑。

同時,在現在的年輕人中,流行著一個叫作“社交恐懼”的詞,簡稱“社恐”。這種社交恐懼原本是一種精神疾病,學名叫社交焦慮癥。雖然真正罹患這種病的人并沒有自稱“社恐”的人那么多,但它也是目前僅次于抑郁癥和酒精依賴癥的第三大心理疾病,而且現在被很多人拿來給自己貼標簽,表達自己不愿意參加社交活動。其實你也可以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喜歡參加各種應酬呢?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么要恭喜你,你可能會有非常多的人脈,在職場中能夠左右逢源,你的職業發展天花板會很高。如果你的答案是“否”,也不代表你不合群,相反,這是和大多數人一樣的態度。根據筆者做過的一次關于職場人士對職場中社交應酬的態度的調研結果顯示:

最多的態度選項是“我不好這口,不主動、不拒絕”,占比36.58%;

緊隨其后的是“內心不喜歡,能不去盡量不去”的態度,占比34.15%;

認為通過社交能辦成事,會有成就感,自己會很滿足的有19.51%;

選擇“我很喜歡和人打交道,特別愿意”的受訪者僅占7.32%;

最后還有2.44%的受訪者表示非常反感社交應酬。

從這組調研數據里,我們不難看出,大多數受訪者(七成以上)其實對應酬并不是很感冒,而越正式、排場越大的場合,越會給人一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受,你和伙伴們不得不參加,但在這種正式場合中,對增進你和團隊伙伴之間的感情而言,作用是有限的。

所以在正式的社交場合中,你更應該做到的是“應景”,達成活動該有的目的,規避活動中可能存在的風險。至于在這些正式場合中如何表現得更好,并沒有標準答案。不同的團隊、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文化,都在正式場合方面有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本書能夠給你的,只有一些典型正式場合中的“坑”,教你帶著團隊的伙伴們一起避開這些“坑”,避免對你們的團隊和感情造成損害。

常見的正式場合避“坑”要點

正式場合一:公司年會

根據公司規模的大小,年會的參與者范圍各有不同。有的公司是全員參與;有的公司是中高層參與;還有的公司是核心團隊參與。參與的人數越多,范圍越大,就越要謹言慎行。如果你的整個團隊都會去參加公司的年會,那么該走的流程正常走,不該做的幾件事,則要注意避免。

◆不要令人難堪

所謂“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如果年會上讓別人難堪了,讓自己的伙伴覺得你不給人留面子的話,那以后的各種協作也都會讓人心存芥蒂。

比如,在年會上可能會有一些同事表演節目,如果對方演砸了或出現了一些意外,應該以熱情和鼓勵的掌聲來表達關懷,千萬不要喝倒彩或帶著自己的團隊一起嘲諷。

年會里可能會碰到一些平時和你關系不是很好的同事,或者和你的團隊有過不愉快經歷的其他團隊,這可不是算賬的場合,即便過往的不愉快是對方的錯,你也不要帶著伙伴們得理不饒人。

你可能很關心伙伴們的工作,甚至連對方的生活都關心,但在年會上,針對某個人犯過的錯誤進行“教育”,或者詢問某個人一些私人方面的問題,也會讓對方在其他伙伴面前顯得下不來臺。

◆不要喧賓奪主

很多企業的年會除了領導講話和大家聚餐,助興的文藝節目也常常少不了,有必選項目,也有自由發揮的項目。在這里我建議:必選項目全力做好,自由項目別太搶鏡。

小何在一家設計公司擔任一個項目組的組長,除了設計能力扎實,小何的歌也唱得非常好。有一年公司年會的下半場,公司安排會場開了音響,讓大家唱歌助興。結果小何一口氣連唱3首歌,又在其他同事唱歌時連點幾首自己的拿手曲目,歇了一會繼續唱,把公司百余人都參加的年會,變成了他的個人演唱會。

在年會上大家都給他鼓掌,公司領導們也都發現了他天籟般的歌喉。于是在后面的工作中,每每有同事要一起去唱歌,或者領導要接待客戶唱歌之類的活動,他都是第一個——被排除掉的人選,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去了別人就沒法唱了。

展示自己要有度,上臺露個臉沒問題,但千萬不要像小何這樣做“麥霸”。

除此之外,如果你的團隊成員都坐在一起,盡量不要玩一些比較激烈或動靜太大的游戲,別的桌都在安靜地吃著飯,輕松地聊著天,時不時被你們的呼喊和敲打聲嚇到,后果可想而知。

◆不要醉酒成瘋

現代主流的科學和醫學理論幾乎都把酒精判定為一種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酒精會增加肝臟負擔、損傷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更會增加罹患癌癥的風險。無論是你還是其他伙伴,酒喝多了不但對身體不好,而且有更高概率做出一些瘋狂或奇怪的舉動,讓自己第二天一覺醒來羞愧難當。

有些人喜歡喝酒,并且有些場合不喝也不行,所以談這些并不是想勸你戒酒,也不是讓你在年會上完全不喝酒,而是提醒你在年會的場合上,自己不要過量喝酒導致喝醉而丑態百出,也不要酒后傷害他人。

對自己來說,時刻把握自己的酒量和狀態非常重要,不要逞能去拿酒瓶喝、混著喝或和別人拼酒量。如果你酒量不好或感覺快要醉了,要及時更換為以茶代酒,或者去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告訴自己:這里不是家,喝醉要抓瞎。

另外,對于別人來說,你可以敬酒、領酒,但千萬不要態度強硬地去勸酒,對方如果不喝,很可能已經喝到位了,或者身體已經承受不住了,這個時候你該做的是表示理解,并且尊重對方的選擇。

年會結束后,返程之際,你也要提醒自己和喝過酒的伙伴們,喝酒別開車。選擇打車、拼車或叫代駕,讓大家乘興而來,平安歸去。

除了年會,很多其他類似性質的大型聚會,都要注意避免上述的三個誤區,做到這幾點,不敢說你會多么受人歡迎,但是你基本上不會因為聚會的糟糕表現被人討厭了。

正式場合二:團建活動

團建活動顧名思義,就是為了團隊的建設而進行的活動,也是整個團隊合作過程中必要的活動。但是,在組織團建活動的時候,你同樣要注意避開讓大家不舒服的幾個誤區。

◆不要過于頻繁

根據邊際效應遞減法則,在一件事上投入的成本和它產生的效果并不是一個線性增長的關系,而是在超過一定的量之后,投入得越多,效果增加得反而越少,甚至到一定的臨界值之后,還會有負面的效果。

從團建活動的頻率和效果的關系上看,基本也符合邊際效應遞減法則。偶爾的團建讓大家很期待,效果也會很好,但是如果月月建、周周建,甚至隔三岔五去團建,恐怕你的伙伴們會感到厭倦,更有愛八卦的人,可能會覺得你在個人的生活中沒人愛,才會如此熱衷團建。所以團建活動,不要組織得太頻繁。

◆不要大包大攬

既然是團隊建設活動,就把掌控權交給整個團隊吧,要讓團隊的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參與感。

可以讓大家決定去什么地方、玩什么項目,當然你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果怕自己說了別人不敢反對,也可以挑選幾個比較合適的選項,讓大家投票決定。在團建的前中后期,像管錢、買票、安排住宿、組織游玩這些事情,都交給團隊里活潑的伙伴們去搞定吧,你只負責快樂地參與團建活動就好。千萬不要在公司你是老大,出去還得你說了算,否則長此以往,大家會因為自己的想法和能動性無法表達,而在團建活動中變得消極和不感興趣。

◆不要變相加班

快節奏的職場生活讓每個人的身心都長期處在一個疲憊的狀態,所以你在組織團建活動的時候,應該清楚這是要給大家減壓降負的。

在這個前提下,組織團建的時機要注意,不要在大家都累了很久,需要休息的時候,還不合時宜地去搞團建,讓大家感覺這也是在完成工作任務。

更不要讓大家帶著工作去團建,或者在團建中聊太多關于工作的問題。磨刀不誤砍柴工,團建時玩得盡興,回到工作崗位時才會有更飽滿的狀態。

正式場合三:商務接待

商務接待和聚會也是非常典型的正式場合。關于商務場合的各種禮儀,有很多的原則和講究,各種不同性質的商務接待活動,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項。面對要接待的客人該如何去做,你能夠在互聯網和書籍上找到大量的參考課程和資料,在這里,我們只來聊一聊和團隊伙伴們一起參加商務接待時,你從照顧伙伴感情方面,需要避開的三個大“坑”。

◆不要“趕鴨子上架”

你在工作中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快下班的時候,突然被領導通知要一起去陪客戶吃飯,于是原本約好和另一半去看電影的事就只好作罷。遇到這種情況,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呢?一定是不太愿意吧。那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對你團隊里的伙伴也提出這樣的要求,對方是不是也會不開心呢?

除非你的團隊是專門做公關或銷售的,大家的交際能力都很好,否則大多數的團隊里,并不是每個人都善于交際和應酬。假如你臨時起意隨便拉個人去做商務應酬的接待,恰好這個人又有輕度的“社恐”,那恐怕被你拉去的人不會覺得這是領導信任自己而給自己機會,相反,他會覺得渾身不自在,對你感到些許的不滿。

所以在需要團隊伙伴們和你一起出席商務接待時,盡量提前通知,選擇下班后時間空閑,而且交際能力比較強的人去,切莫“趕鴨子上架”。

◆不要當場糾錯

在商務交際的飯桌上,吃飯喝酒是次要的,真正的重點是和客人之間的溝通。可能會有你的領導和客人交談,也可能會有你團隊的其他伙伴給客人介紹一些情況。在交談過程中,發言的人難免會出現口誤或說錯一些話,當你聽到自己人說錯時,千萬不要十分耿直地馬上糾正。

我在十多年前剛剛參加工作時,有一次老板帶我們團隊的幾個人去和一家合作的企業聚餐。吃飯聊天中,老板熱情地向對方介紹我:“海星,一表人才的山東小伙。”我聽到以后心里美滋滋的,然后笑著輕聲跟老板說:“劉總,我不是山東的,我是陜西西安的。”

“對對,陜西小伙,陜西小伙!”我們老板馬上接過來認了錯。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似乎看到老板的臉上有一絲抽動。

多年以后我回想起那一幕,仍為自己剛參加工作時的魯莽感到汗顏。

類似這種錯誤,無論是領導說錯了,還是你的下屬說錯了,說錯了就說錯了,應酬的客人以后和你不一定能再見面,即使以后會有更多交往,這種錯誤你不指出來也沒有任何的影響和損失,反而像我當年那樣過分耿直的做法,就會讓說話的人很尷尬。

但如果不是這種可有可無的錯誤,而是你的下屬在介紹業務時出現了錯誤,必須糾正,應該怎么辦呢?這時也不要直接打斷對方,來一句“你說的不對”之類的話,而是在同事停頓的時候,主動接過話題,先肯定和感謝同事的介紹,接下來,向客戶進行“補充”說明,注意,是補充,不是糾正。

比如,你可以這么說:

剛才小吳給您介紹的情況非常詳細啦,小吳這個小伙子工作特別認真,為了這個項目準備了很多,項目基本的情況就和小吳說的一樣。同時,我再給您補充解釋一下關于某某細節,按照我們過去的做法和慣例,就像小吳說的那樣,但這次您是和我們第一次合作,所以為表誠意,在這一點上我們將給您提供更高一級的另一種形式的服務……

這樣一來,既在客戶面前表揚和肯定了下屬,給下屬留足了面子,又能將下屬說錯的地方及時糾正過來,同時讓他也意識到自己說錯了。這種一舉三得的說法肯定比直接當著客戶的面去糾正下屬更周全,也更貼心。

◆不要發號施令

在商務接待的場合里,即便你帶下屬去的主要目的,就是讓他充當一個端茶倒水和催菜買單的角色,也不要用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去發號施令。

看到客人的杯子該倒水了,若你離得近,自己給客人倒上就好;發現有些菜遲遲不上,不要對著服務員大喊大叫,也別一臉抱怨地讓下屬去催,悄悄提醒他去催一下菜,臨近結束時也悄悄提醒下屬去買一下單,回來以后點頭表示感謝,都是尊重下屬的表現。

更容易增進情感的非正式場合

通過前文對幾個典型正式場合中與團隊伙伴相處的誤區分析,相信你已經能夠避免自己在這些場合中傷害伙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給伙伴們留下比較好的印象了。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幾個能快速增進你們感情的非正式場合,這些場合和機會如果把握得當,你的融入將更加順利。

場景一:一起加過班

我們在錦囊一中提到過,當遇到一些大家職責之外的臨時工作,或者激增的緊急任務時,你可以和大家一起完成,而這些情況經常伴隨著加班,也可能會錯過飯點。那在大家一起忙碌加班后,請加班的伙伴一起去吃飯,對方一定覺得心里暖暖的。

在我管理車間的時候,就有過很多次請加班的伙伴吃飯的經歷。

一次公司的產品要參加展會,參展前一天領導決定要在一個部件上體現剛剛升級的配置和狀態,所以那天我帶著幾個工人師傅一起加班更換產品部件。在大家同心協力一頓操作之后,終于從配置到外觀,產品都達到了可以參展的狀態。

完工時一看表,晚上8點多了,我問了問加班的人,大家家里都沒什么事,于是我就帶著大家去公司附近的大排檔吃飯。就著烤串、毛豆、花生和拍黃瓜,我們邊吃邊拉呱(拉呱:山東方言常用,指閑談聊天),從興趣愛好到家長里短,時不時幾個要好的小伙子互相打趣嘲諷,再加上大排檔這種能夠放松的環境,那感覺就是一群朋友相約宵夜的狀態。

在這種場景下,氣氛很輕松,再和你的關心與隨和疊加在一起,大家自然會從心里真的認可你。同時,大家也清楚,你在這里是拿他們當朋友的,那么感情更深入,融入更深度,也就順理成章了。

場景二:伙伴幫助你

你是一個團隊的領導人,但你不是一個孤立的人,更不是超人,肯定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公事也好,私事也罷,你都有可能收到來自團隊伙伴的幫助。而當你的伙伴幫助了你的時候,不要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一定要表達你的謝意。如果是小事情,你就真誠地說聲“謝謝”;如果是比較大的事,你可以找機會請對方吃飯,對方自然覺得你是個懂得感恩的人,下次還會幫你。

小金科長是T公司新招的一批年輕干部之一,家在外地,剛剛來到這個城市,在離公司稍遠一些的小區租了一間房,每天早上趕公交去上班。

有一天,小金科長正往小區外走著,突然聽到身后一輛車不停地按喇叭(溫馨提示:在居民區開車請不要鳴笛,特別是有禁止鳴笛標識的區域),小金很奇怪地回頭看,車窗里探出一個熟悉的面孔,原來是科室里的骨干老姚師傅,他也住在這個小區。老姚師傅讓小金科長上車,載著他一起去上班。

從那天以后,老姚師傅就和小金科長約好,每天早上7點半在小區門口集合,一起去上班。就這么坐了半年多的順風車,這半年里,兩個人聊得不錯,小金科長也是一直心懷感激,中間幫老姚師傅加了幾次油,還請老姚師傅吃飯。而私下的這種交往,也讓小金科長一個外地人,在科室里德高望重的老姚師傅的配合下,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

所以,真誠地去感恩每一個幫助過你的人,記住每一次伙伴對你的幫助,真誠地感謝和報答,你的路也會越走越寬。

場景三:共同克難題

如果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重點的攻堅項目,或者比較棘手的難題要解決,在你和團隊伙伴們的共同努力之下,項目大獲成功,難題順利解決,那么無論公司有沒有給你們團隊項目獎,你都應該邀請參與的伙伴,辦一次慶功宴,哪怕是自掏腰包也要辦,正所謂“財散人聚”。

去哪吃和吃什么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態度,讓大家順利完成任務的滿足感伴隨著被你肯定的認同感,成為你們團隊中能被大家珍藏的寶貴記憶,這種記憶也會在團隊未來遇到類似難題時,激勵大家像這次一樣完美地解決。團隊不斷打勝仗的話,其凝聚力和士氣也都自然會持續地提升。

實操要點:場合非正式,態度卻要正式

雖然說上面幾個場合是非正式的,但是你在請人吃飯這件事情上的態度必須非常正式,如何做到呢?這里給你幾個實踐操作中的細節要點。

細節一:明確傳達邀約

首先,在去吃飯前,你一定要明確表示:今天我請客。要讓對方能清晰接收到你邀請的態度。

在邀請時,最好明確說出請對方吃飯的理由,是犒勞還是致謝,還是其他什么原因,不要讓對方誤解你是無事獻殷勤,或者感覺自己無功卻受祿了。

邀請的時機也要注意,不要臨下班再說,提前一些邀請,給自己和對方留一些準備和考慮的時間。

細節二:尊重對方意愿

“邀請”這個詞我們拆開來看,就是邀約和請求,所以請對方吃飯時,你要清楚,這個邀請絕對不是命令。那你在邀請對方吃飯時,就應當充分尊重對方的意愿,詢問一下對方是否方便,有沒有其他安排,是否愿意接受你的邀請。

而在詢問過后,如果對方爽快答應,那自然很好,但如果對方推脫的話,還要判斷一下他是在跟你客氣,還是確實有事。

如果僅僅是跟你客氣,那不妨真誠點、熱情點,再爭取邀請一下,說說諸如你地方都訂好了,難得有機會一起吃飯之類的話,或者表示對方提出的一些阻礙自己都能解決,那一通客氣之后,大部分人都會接受你的邀請。

但假如你看出對方語氣堅定,確實不方便,那也不要強求,尊重對方的選擇,然后給下次邀約留下機會:

那好吧,今天這么不巧真是可惜啦!下周吧,等你下周處理完了家里的事,我再請你吃飯。

細節三:異性注意避嫌

“瓜”這個字,最近幾年逐漸從原本表示植物,變成了事件或八卦內容的代名詞。一些媒體和社交平臺,頻頻爆出驚天大“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以“吃瓜群眾”自居。

職場里的“瓜”雖然沒有名人的“瓜”影響力那么大,但是對當事人在小范圍內的傷害也是非常大的。如果因為一些不太妥當的表現,被人捕風捉影,以訛傳訛,那對當事人來說實在是太冤了。

所以在職場中,無論你是男性還是女性,在邀請團隊中的異性吃飯時,要格外注意避嫌!

具體怎么避嫌呢?如果雙方都有家有口,可以安排兩個家庭一起聚餐;如果大家都是單身,男女人數最好都在兩個以上。選擇的地點不要太偏僻,最好是在女性同事的家附近,而且是一些人多敞亮的地方,這樣在吃飯時和吃飯后,都會避免一些尷尬的情況。最后,異性同事一起吃飯的時候,盡量不要喝酒,即使小酌兩口,也絕對不要喝醉,切記!

細節四:考慮對方返程

在邀請伙伴吃飯時,地點和時間的選擇也要充分考慮大家回家返程是不是方便。地點要么離多數人的家近一些,要么就選在附近有公交站、地鐵站,或者好打車的地方;時間安排上,也要趕在末班車之前結束。

否則跟你出來吃飯,吃完了沒公交沒地鐵,打車又很貴的話,那可就是“吃飯聊天心歡喜,返程回家傷不起”了。從此之后大家會覺得跟你吃的不是飯,而是虧啊!

到這里,你已經充分了解了各種正式場合的避“坑”技巧、非正式場合的操作方法,不妨再思考一下,在這些技巧和方法背后,還需要什么?

其實,在這些技巧和方法背后需要的正是我們在序言中所說的重要前提——真誠待人勝技巧。只有你足夠真誠的時候,你才會在每個場合充分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讓每次聚餐不至于變成伙伴們的負擔。也只有足夠真誠,你才能照顧到伙伴們的情緒,獲得伙伴的認可和信任,從而真正融入團隊當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婺源县| 黎平县| 伊宁县| 淮阳县| 巨野县| 连平县| 湟中县| 北辰区| 顺平县| 鄂尔多斯市| 云阳县| 南丰县| 桦甸市| 深州市| 吉木乃县| 天柱县| 锡林浩特市| 汾阳市| 朝阳区| 达州市| 建阳市| 阜新| 江川县| 寿宁县| 塔河县| 水富县| 宝兴县| 潞城市| 漯河市| 通州区| 敦化市| 哈密市| 黄山市| 洛隆县| 二连浩特市| 东山县| 博白县| 辽宁省| 德兴市| 枞阳县|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