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陽明傳:十五、十六世紀中國政治史、思想史的聚焦點
- 李慶
- 899字
- 2022-01-23 15:50:45
三、官場的交往與應酬
經過一年多的官場奔波,王守仁在官場中嶄露頭角,漸漸建立了自己的人際網絡。
他的交往大致有這樣兩類:一類是父執輩,如:李東陽、閔珪、劉大夏、趙寬、魏瀚、黃珣、劉春(考官)、林俊、邵寶、毛紀、儲巏、汪循等,一類是前后中進士的官員、同僚以及同鄉舊友(包括國子監中的同學),如:程文楷、秦文、牧相、林庭!、喬宇、李夢陽、何景明、何孟春、杭濟、杭淮、汪俊、汪偉、侯守正、王瓚、許贊、顧璘、邊貢、戴銑、都穆、魯鐸、陸深、陳槐、張邦奇、方獻夫、陳鳳梧、潘府、鄭岳、楊子器等。其中,這幾年和王守仁關系較密切,對他比較有影響的,有林俊、儲巏、邵寶、喬宇、陸深等,還有以李東陽為首的文人團體(見下節)。
王守仁和林俊早就相識,因為林俊中進士進京后,就住在王華所居的長安西街附近,是鄰居。[19]儲巏、喬宇、邵寶,這三位和王華前后進士[20]。
對于這些前輩官員,王守仁非常尊重。大凡有人任新職,或者高升,或者外派,同僚之間,上下級之間,或同鄉舊交之間,自然是賦詩作文,酒宴應酬。[21]這時期應酬文字中,頗能代表王守仁風格和心態的,是給邵寶的《時雨賦》。
弘治十三年十月,邵寶被外派去當按察副使,提轄江西。當時北京正值旱情,餞別之際,在帳中飲酒,恰逢一場雨,王守仁撰《時雨賦》為他送行。[22]大意是:期待他到了江西以后,像及時雨那樣,為江西的民眾和政教,帶來福祉和大的變化,使江西產生新氣象。
或許是在政壇上比王守仁經歷豐富,對于江西的政局比王守仁有更深的認識,邵寶的回答很含蓄。大意是:我會記住你的期待,但是也會注意,不行之過分。及時雨如果下得過分,也會造成災難,“江河溢而泛濫,草木泄而衰黃。功垂成而復敗,變豐稔為兇荒”。也就是認為,促進社會的發展,官員的行政作為是必要的;然而,過度地想憑個人的意志行事,或許會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
王守仁受到了啟發,“俯謝不及”。他們盡興而別。這是一位有一定閱歷的先輩對于正在官場活躍的王守仁的教導,對于后來王守仁的作為,有一定的影響。[23]從這些文字中,可以看到當時王守仁和官場人物關系的一個側面。
在京城的進士圈,江南地區的人員形成了互相交錯的人際關系網絡,這是當時整個明代中央政權的實際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