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沉默的孩子

現在流傳著一些王守仁幼年的傳說。

成化十二年(1476)五歲時,他還不太會講話,家中都很著急。有個鄉間的“神人”,說他的名字“云”,泄漏天機。聞此言,祖父就把他的名字改成了“守仁”。說也奇怪,他這就開了口,而且還能背誦一些祖父讀的詩書。可見,王守仁幼年時雖很聰明,但是在口頭語言表述上,開口得比較晚。[17]或許祖父的吟詩誦讀,對少年的王守仁有著很深的影響,他在默默之中就受到熏陶。

大約在王守仁七八歲時,也就是成化十四五年間,父親王華從北京考試回來,因落榜了,只能繼續以授徒為生。

他帶著少年的王守仁,前往海鹽、德清、東陽等地,夜間就住宿在寺廟中。所以年少時,神仙佛道之類,在王守仁身上有相當明顯的印記。[18]

少年的王守仁從小就有過的這種奔波的經歷,浙東地區佛教、神仙道教的氛圍,對于他日后的人生以及思想的形成,有相當的影響。[19]

王華嚴格地培養王守仁,期待他能夠走科舉考試的道路,有所成就。當然,經書中的那些圣賢形象,也留在了王守仁的腦海里。或許是這樣教育的結果,王守仁在年輕的時期,就抱有不僅要讀書科舉,還要“學圣賢”的遠大志向。

在鄒守益《王陽明先生圖譜》中,這樣記載:

自是對書靜坐,思為圣學,而未得所入。公怪,問曰:“不聞書聲。”曰:“要做第一等事?!惫唬骸吧嶙x書登第,又何事耶?”對曰:“讀書登第,還是第二等事。為圣賢,乃第一等事。”[20]

而在《年譜》中,成化十八九年間,有這樣的記載:

先生豪邁不羈,龍山公常懷憂,惟竹軒公知之。一日,與同學生走長安街,遇一相士。異之曰:“吾為爾相,后須憶吾言:須拂領,其時入圣境;須至上丹臺,其時結圣胎;須至下丹田,其時圣果圓。”先生感其言,自后每對書輒靜坐凝思。嘗問塾師曰:“何為第一等事?”塾師曰:“惟讀書登第耳。”先生疑曰:“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圣賢耳?!饼埳焦勚υ唬骸叭暧鍪ベt耶?”

以上兩條資料,都說明了早期王守仁并非只想科舉進身,而有著更高遠的志向。這不會是無稽之談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德市| 云阳县| 江津市| 旬邑县| 祥云县| 上林县| 齐齐哈尔市| 望奎县| 寻甸| 武穴市| 哈密市| 沅江市| 平山县| 潢川县| 馆陶县| 临湘市| 乐都县| 牡丹江市| 正安县| 大连市| 东方市| 喀喇| 繁昌县| 云浮市| 奇台县| 成都市| 望谟县| 海丰县| 景洪市| 横山县| 葫芦岛市| 江门市| 富平县| 黑水县| 筠连县| 鄯善县| 青川县| 定边县| 贺州市| 防城港市|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