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陽明傳:十五、十六世紀中國政治史、思想史的聚焦點
- 李慶
- 903字
- 2022-01-23 15:50:39
四、家庭關系
王華在家鄉研讀趕考到最后考中進士(即從成化十二三年到十七年的四五年間)的這段時期,王家發生了一件事:王華娶了個側室楊氏,而且懷孕了。[21]
楊氏至少為王家生育了兩個孩子:王華的次子守儉、四子守章。王華和她關系好,卻未能在鄭氏去世后將她扶正。如前所述,父母很中意鄭氏,鄭氏也孝順公婆。但王華有自己的感情生活。或許正因為這樣,父母不允許給楊氏名分,使她最終無法成為“夫人”。[22]
王華納外室,以一般人情推測,已經有兒子的王守仁的母親當不會很快樂。但處在納妾習以為常的明代社會,自然無法表示什么,只能默默地把感受埋在心底。年幼的王守仁,或許在幼年時代就感受到這樣的一種氛圍。這事,對于他心理當有影響。
對于這位新的家庭成員,王守仁開始時無法接受。有的傳記中,載有王守仁和其“繼母”有矛盾沖突的傳說:
王華有一個愛妾,在鄭氏去世之后升為正室。說這位“繼母”對于王守仁不太好。王守仁很不舒服。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一個賣鸮鳥(貓頭鷹一類)的,這是一種傳說中不祥之鳥。于是就買了一只。并且立即去找巫婆,給了她一些銀子,并和她商量好,如果繼母來找她,如何如何說。
回到家中,王守仁就把鸮鳥放到繼母臥室的被子底下。
繼母走進臥室,掀開被子時,鸮鳥突然飛出,大為吃驚。于是找巫婆。巫婆就說,這是因為你們家有妖魔怪氣。需要焚香驅魔。上香驅魔儀式中,巫婆裝作王守仁母親的亡靈附體,說“汝對吾兒無理”云云。繼母非常害怕,表示:“今后再也不敢了。”以后,王守仁和繼母的關系就得到了改善。[23]
這無疑是當時人或后人編造出來的故事。
這事,有的傳記,列于王守仁十三歲,說他是對“續弦”(也就是趙氏)干的。這和有關的記載不符。據鄒守益說:王守仁幼時失去母親,很是“倜儻出常規”(這是客套話,實際是說他不守規矩),他父親王華對他嚴加管教,而趙氏則多加維護勸導。[24]設想一下,一位狀元郎/高官的家里一個十歲的孩子,把一只鳥放到夫人的寢室中,后來還叫巫婆來驅魔,即使是傳說,也有點過于離奇了。所以,即使有這樣事情的影子,也當是在故鄉時和楊氏之間的事。
這時,王守仁要面對的是父親有了側室,而這個側室,似乎并未被祖父母接納。[25]
這反映了王守仁幼年時家庭關系的一個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