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醫院營養專家:腎病飲食調養一本通
- 劉英華 李惠子主編
- 2804字
- 2021-12-24 18:07:39
第六節 腎健康自查
腎是我們身體的重要器官,在身體中起“凈化”的作用。其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生成尿液,將我們身體的代謝產物及某些廢物、毒素等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同時腎能重吸收水分及其他有用的物質,并且可調節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從而保證身體內環境的穩定,新陳代謝正常運行。
由此可見,擁有一顆健康的腎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要非常重視我們的腎健康。除了參加定期的健康體檢外,我們還要學會對腎的健康狀況進行自查,要了解腎健康及腎病變時我們身體的表現,當身體出現一些癥狀時,可能提示我們的腎出了問題,需要及時就醫。
一、腎健康時我們身體的表現
① 小便沒有泡沫及異味: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尿液沒有泡沫且顏色清澈無異味。
② 身體局部無水腫:早上起床后臉部沒有明顯的水腫,或者下午我們的上下肢沒有不正常的水腫現象。
③ 夜尿無增多:夜間排尿不超過2次,每次尿量200~400mL。
④ 無腰痛、疲乏、無力等不適。
⑤ 面色光澤,無濃重眼袋及面色蒼白或發黑等。
二、腎病變的常見癥狀
臨床上,有好多患者初次就診就被確診為“晚期腎病”,這是因為患者得病的初期,可能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即使有一些不舒服的表現,也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視。所以關注腎健康,早期發現我們腎的疾病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定期的體檢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出現以下癥狀時,就要去醫院,找專業的醫生進行檢查,排除一下腎是否出了問題。
1.水腫
水腫可能是腎病患者最常見的一個表現。通常在晨起的時候會看見眼瞼或者顏面水腫,勞累后加重,休息后減輕,嚴重時雙腳踝內側、雙下肢等部位也會出現水腫。
通常情況下,我們飲水過多或者睡眠時間長,也可能會出現輕微或者一過性的水腫,但如果不是這樣的水腫,則需要去排除一下,看看是不是腎出了問題,因為腎如果出了問題,我們身體的水分、代謝廢物等無法從體內排出,就會出現水腫。
2.尿液中帶泡沫
在沒有特殊飲食的情況下,如果尿液中的泡沫增多且持續存在,也就是泡沫長久不消失,這表明尿液中的蛋白質較多,這就提示我們的腎有可能出了問題,需要及時就醫檢查。
3.血尿或者尿變色
在沒有什么特殊原因的情況下,出現了尿中帶血,或者尿液呈濃茶色、洗肉水樣、醬油色或者渾濁如淘米水,并且沒有尿急、尿頻、尿痛及其他不舒服的情況下,我們就要考慮是不是腎出了問題。
4.血壓明顯升高
腎功能不全的人,血壓一定是偏高的,由于體內廢物長時間不能排出體外,腎就會產生一些使血壓升高的物質。同時血壓高本身又會加重腎損傷。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腎病引起的高血壓與其他高血壓一樣,也會出現頭痛、頭昏、眼花、耳鳴等癥狀,但有些患者長期血壓較高,對高血壓的癥狀已經耐受,可能沒有任何感覺,所以經常測量血壓就顯得十分重要,不能單獨依靠癥狀及自己的感覺來判斷血壓的高低。因此,對于初次出現的血壓高或者高血壓患者突然血壓明顯增高,就要排除腎病引起的可能性。另外,對于高血壓患者,如果出現夜尿頻繁,且癥狀持續1周沒有改善,要到醫院做檢查。
5.夜尿增多
正常人白天平均排尿3~5次,夜間排尿一般不超過2次,每次尿量200~400mL,如果排尿次數超過正常稱為尿頻。通常,成人在60歲以內,一般不應該有夜尿,如果在正常飲食下,年輕人多次夜尿或者老年人夜尿次數明顯增多,千萬不要以為是正?,F象,這時我們需要排除一下腎臟的問題,這很可能是腎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現,應及時去醫院檢查。這一點經常被一些老年人忽略。
6.排尿量不正常
正常人24小時尿量約為1000~2000mL,如果24小時的尿量少于400mL稱為少尿,如24小時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時內完全無尿,稱為無尿;24小時尿量超過2500mL,稱為多尿。因此,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如果沒有發熱、大量出汗或大量飲水等特殊情況,出現排尿次數和尿量過多或過少都要引起注意,很有可能是腎功能不良的表現,需及時就診排除腎病。
7.尿蛋白和尿潛血
體檢的時候查尿常規,發現尿里有蛋白或尿潛血陽性,這是腎病的重要指征。這一點有時會被大家忽略,或者被一些非腎病專業的醫生忽視。所以當發現體檢尿常規有異常,應及時復查,同時建議找腎病專業的醫師就診,進一步確定原因。
8.腰痛
腎區會感到酸痛不適,隱隱作痛,且帶有持續性鈍痛,腎結石患者甚至可出現絞痛癥狀,許多患者有輕微疼痛,自覺可以忍受,就不去就醫,這是十分不可取的。
9.尿路感染
剛開始時,患者可能會有經常性尿路感染癥狀,時間長了,就有可能演化為腎功能不全,所以尿路感染要及時治療,同時避免反復出現的尿路感染。
10.臉色蒼白或者發黑
一般腎比較健康的人皮膚都富有光澤,如果看上去皮膚不好,沒有光澤,眼袋濃重,臉色蒼白、發黑,沒有精神,也有可能是腎健康異常導致的。
11.痛風、高尿酸血癥
痛風、高尿酸血癥都是血液中尿酸過多造成的,血液尿酸高的人尿酸會沉積在腎里,使腎功能受損。
12.容易疲憊乏力
腎功能開始變弱的時候,很多身體內的廢物難以從尿中排泄出去,或者我們的一些營養物質從腎漏出,然后從尿液排出,這樣身體就會出現因某些營養素的不足而導致的疲倦、乏力。
13.貧血
腎除了有排泄廢物的功能以外,還有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的功能。如果在無其他出血原因的情況下出現了貧血,也可能是腎功能受損的一個癥狀,一定要去醫院檢查,排除腎性貧血。
14.食欲不振
當腎功能出現異常的時候,身體內的代謝廢物及毒素等無法排出,常常會出現食欲不振、厭食、惡心或者嘔吐等癥狀,這也可能是腎功能不良的表現。臨床上出現這些癥狀的患者常常去消化科診治,而忽視了去腎內科排查,以致耽誤治療。
三、常見的關于腎的檢查項目
1.尿常規檢查
尿常規檢查包括尿液的外觀、理化檢查、尿沉渣檢查、生化檢查,是早期發現和診斷腎病的重要線索,但尿常規檢查多為定性結果,常需要其他更敏感和精確的檢查方可確診。需要注意的是尿常規檢查需要留中段尿,否則會影響檢查結果。
2.腎功能檢查
腎功能檢查項目很多,臨床上一般指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血β2-微球蛋白以及尿滲量、尿免疫球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等,不同指標代表的意義各不相同。該檢查可以早期發現腎病,并且可以了解腎受損的部位和程度,有助于臨床診斷和治療。
3.影像學檢查
腎的影像學檢查包括超聲顯像、靜脈尿路造影、CT、MRI、腎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檢查等。
4.腎病理學檢查
腎病所需的病理學檢查標本多來自經皮腎穿刺活檢術。這是一種有創傷的檢查,但是對多種腎病的診斷、病情評估、判斷預后和指導治療非常有價值,尤其是各種原發性、繼發性腎小球疾病等。
四、常見的腎病檢查流程
通常情況下,如果我們出現上述癥狀,懷疑自己的腎出了問題,首先,需要做尿常規檢查,通過尿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蛋白質等數據進行分析,判斷腎病可能出現的部位及性質;其次,是做腎功能的檢查,包括血清中肌酐、尿素氮、尿酸等的測定,幫助我們了解腎的功能情況,幫助診斷和指導治療;再次,我們可以通過影像學檢查,如B超、X線檢查等,幫助我們了解病變的部位;最后,如果上述所有的檢查都不能確定病變的具體性質,我們就需要做穿刺行病理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