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大教授世界文學講義3
- (日)沼野充義編著
- 3003字
- 2021-12-03 15:18:02
《源氏物語》是歐洲風格的大河小說嗎
沼野:再回到開始時的話題。前面您說過,沉湎于讀書的年輕時候,曾經覺得日本的文學作品對貧窮的描寫非常多,覺得很無聊。與之相比,外國的文學則是內容豐富的有趣的世界。我自己作為外國文學的研究者,也有過相同的感觸。有很多和我同時代的研究外國文學的同道中人也這樣說。加賀先生認為日本文學側重于描寫貧窮的原因之一也許是外國文學所描寫的生活比當時的日本富裕很多,認為以飲食為代表的生活比當時的日本更加豐富多彩。另外也許還有顯然是文學本質方面的差異。
剛才加賀先生講到《源氏物語》是世界大河小說的先驅,單從這層意義來講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作品,我也這樣認為??墒牵绻臀鳉W的近代文學的小說相比較的話,日本的古典小說又不能與之相提并論,它有其獨特的華美之處。不是簡單的一句哪個更好就能說清楚的問題。我認為東西方文學具有本質的差異,這個側面因素非常大。
在這里,我想向加賀先生請教一下對日本古典的看法。第一點,《源氏物語》從量的方面來講無疑是一部非常宏大的小說,但是和西歐近代小說相比在作品構筑的層次上有所不同。西歐文壇把這類小說叫作大河小說(大長篇),我認為之所以用這種比喻的說法自有其道理。這種大長篇不只是篇幅長,內容量多,而且是像大河一樣,首先有小說的開端,像河流的源頭,然后經過流淌的過程,最后匯入大海??梢哉f,這樣確定的目標、構思的意圖支撐了小說的構造。因此才能用“大河”這樣的比喻。但是,日本的《源氏物語》雖然被稱作“物語”,但是從構筑全篇小說的構思能力方面來講確實感覺略有單薄之處。全篇只是一帖一帖單純的疊加。最后到《宇治十帖》的篇章,終于有了可以稱之為統一的世界觀之類的內容。我認為開篇大部分都是相似境遇的不斷重復,沒有辦法確定整篇小說作為一部大長篇的脈絡走向。不只是我一個人這樣說,加藤周一先生等也這樣認為。日本的長篇的作品在構造方面比較薄弱,和西歐近代小說有所不同。
我不是因此想說日本的小說不行。打個比方說:西歐近代的大長篇,也包括加賀先生的作品,如同大河一樣流淌。相比而言,我認為《源氏物語》等代表日本中世紀的小說,則如同不斷重復的拍來涌去的漣漪一樣,無法掌握其整體的流向。
再說一個相關的問題。相對于這種存在構思問題的巨作,日本古典文學獨具特性的是短歌、俳句。我認為這是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簡短完整的文學作品。因此日本的文學作品相較于西歐那樣的鴻篇巨制雖然構筑方面存在不足,但有評論說其完美地概括精短的文學形式,才是日本文學的主流。日本文學總體來講,長于短小的形式,短于鴻篇巨制。文學史家小西甚一也曾有此評論。那么,以寫長篇為志向的加賀先生這樣的作家會怎樣評論日本文學鐘情于短篇這一美學特征?我對此非常好奇。換句話,再進一步提個問題,文學可以分為詩歌和小說兩大類,您對詩歌是怎樣評價的?想聽一下您的見解。
加賀:就《源氏物語》的情況而言,從作品的構造看,首先是一個女性在生活中和光源氏相識,且把這個故事用類似短篇的形式描寫出來。然后,在下一篇又有不同的女性出現和光源氏相識。以這種形式不斷重復,不同的女性不斷出現,并和光源氏相識??墒牵僮x下去則是詳細描寫頭中將等源氏敵對方的人物的出現,以及他們之間發生的政治斗爭。因此有很多的女性出現以如同夢幻式的佳話不斷重復擴展,其背后的宮中的生活和政治,卻由此非常真實地表現出來。這種寫法,實際上在故事的背后是緊密關聯的。這種聯系的方法,則和歐洲的長篇小說相當相似。因此,我認為它是詳細描寫事實和時代的小說??偠灾瑥摹巴亍遍_始讀到“宇治十帖”,就會明白其中也有歐洲式的創作方法。
沼野:確實表現出很強的思想性。
加賀:思想性很強啊。到了“宇治十帖”,里面故事整體出現了很強的戲劇性要素,又有浮舟自殺的一場戲。故事的構思和“宇治十帖”之前有很大不同。那不同的部分則是歐洲式的寫法。從“桐壺”開始讀到“夢浮橋”前后部分,則是以各種形式來美化女性的。但是,在某一處把身份低下的女性聚在府邸之中,于是又出現了女性之間的關系問題。以這種寫法來進行描寫。最開始的時候,隨著章節的變化就會出現不同的女性,給讀者一種不斷重復相同故事的感覺。隨著對宮中的男人們的關注,再追尋他們的行為發展線,就變成了一部完整的小說。在京都六條建了府邸之后,關于女性之間的交往的描寫就更清晰了,之后則迅速切入“宇治十帖”。所以,故事沒有給人以突兀的跳躍感,而是逐漸變化的呈現。這種創作方法一般的作家做不到吧!紫式部如此周密地構思創作,這種創作方式對熟悉歐洲小說的人來說,乍一看也許會覺得不可思議。不過,試著倒過頭來再讀一遍,就會清楚地明白它作為一部嚴謹的小說完全成立。“宇治十帖”則完全是用歐洲式的寫法??紤]到這些因素,在世界上最先想到以這種歐洲式寫法進行創作的,說不定就是紫式部。
而后《源氏物語》里面出現了和歌,女官們也相互唱和吟誦。這是從《萬葉集》開始出現的短詩,《源氏物語》將這種吟和短詩的傳統恰當地嵌入作品中。若問詩的水平如何?其實我也在悄悄地寫詩??墒钦f到自己創作的資質,其實我更感興趣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所謂的詩,自己看到的對方,這個對方無論是自然,還是鄰人都無關緊要??偠灾?,描寫自己親眼看到的、自己相信的一切。但是,小說的情況又有不同,當你在觀察一個人時,他也同時被其他的人所關注,而且,這位其他的人還會被別的地方的另外的某人觀察著。小說就是以這種形式由這種多元的視角相互影響而成的。詩,極端地說,如果描寫自然,就把自然這個對象用單一的視角、凝聚的語言表達出來。所以說松尾芭蕉的詩句是非常出色的。現在我在拜讀松尾芭蕉的詩句。松尾芭蕉或許是日本人中最先恰當地區別運用漢字、平假名、片假名三種表現方法,創造出巧妙地吟誦自然的詩作的人。
一邊想著這樣的問題,一邊想著《源氏物語》為什么和歐洲的小說不一樣呢?我想依然可以說是因為自然不同。和俄羅斯等國相比,日本的自然完全不同。我在信濃的追分有一棟小小的別墅,在那附近走一走,會注意到隨著季節的變化景色也在發生變化。面前會突然出現小溪,猛然間會感覺到淺間山像要飛上天一樣靠近自己。這樣的景致在歐洲很少,特別是俄羅斯就更少。我認為也許是這種自然的差異,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改變著小說的構思。
沼野:那么我想也許有聽眾要提問,我就先說到這里吧。在結束前請允許我再說一句話。關于《源氏物語》的構造,我認為加賀先生的觀點和認識,是非常難得的見解。加賀先生認為《源氏物語》不只是男女間噓寒問暖的戀愛故事的各種手法的重復翻版,而是可以解讀在這種背景下的政治因素,以及宮中的人際關系等,這一切的背后有著作者深思熟慮的構思。我聽了后認為《源氏物語》是這樣的,而以此來評價加賀先生自己的小說則更加貼切。
我為什么這樣說,因為拜讀《云之都》時,也發現了精心描寫的小說背后的歷史、社會事件。從以爭取學術自由和自治為目的的東大人人社團事件[4]開始,到二戰后的虛無頹廢派引起的有名的麥加殺人事件[5],以及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大學紛爭事件,以及三島由紀夫的切腹事件[6]、淺間山莊事件[7]。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進入到21世紀后的“9·11”恐怖事件。這些內容竟能全部出現在同一部小說中,而且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這非同一般。我在聽加賀先生講解《源氏物語》的同時,重新回顧了加賀先生的小說。
這次有幸聽到了加賀先生非常寶貴的演講。那么各位最后有什么問題的話,請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