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醫手法養生
  • 嚴雋陶主編
  • 5302字
  • 2021-09-01 15:49:03

第六節 手法操作意外情況的緊急處理

推拿手法操作簡便、易行、安全、有效,而且不良反應少。但由于施術者經驗不足、診斷輕率、濫用各種非規范操作手法等原因,經常導致出現一些異常情況。異常情況的發生,輕者會影響推拿治療應有的療效,加重受術者的痛苦,重者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損害,甚至會危及生命。

推拿手法操作異常情況發生的原因,不外乎施術者對疾病的機制不詳、診斷不明、推拿手法操作不當、禁忌證和注意事項不清等。因此,操作者必須提高自身的理論基礎和技能,提高診斷的準確率,提高手法操作的正確性和安全性,特別是旋轉、扳、牽拉等運動關節類手法,這樣方能預防意外的發生。常見的推拿手法操作異常情況一旦發生,必須予以及時正確地處理。

常見的推拿手法操作異常情況有:暈厥、軟組織損傷、骨與關節損傷、休克、腦血管意外、神經和內臟損傷等。

1.暈厥 暈厥是大腦一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暫的意識喪失,肌張力消失而倒地的現象。推拿手法操作過程中,患者發生暈倒、昏厥現象,有人稱之為“暈推”。

(1)誘發因素:暈厥常因悲哀、恐懼、焦慮、暈針、見血、創傷、劇痛悶熱、疲勞等刺激因素誘發。因推拿手法操作誘發暈厥的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被操作者原因有首次接受治療、體質虛弱、過度緊張、過度饑飽、過于疲勞等。手法操作者原因,如手法過于粗暴、操作時間過長或做頸部整復手法時刺激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叢引發腦供血不足。

(2)臨床表現:推拿治療過程中或治療結束后,患者突然意識喪失、面色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甚至驚厥和昏倒等癥狀。

(3)臨床處理:立即終止推拿治療,將患者平臥于空氣流通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可采用掐人中、拿合谷、拿內關、掐十宣等方法促其蘇醒,可給予吸氧和溫水口服,密切觀察生命體征。一般輕癥患者,很快解除癥狀。重癥患者應及時請專科醫師會診,給予正確處理。

(4)預防措施:對于初次接受推拿治療的患者,應做好解釋工作,避免患者心存緊張情緒。同時避免患者在過饑、過飽狀態下接受推拿治療。推拿手法刺激不宜過重,尤其對體質虛弱或精神緊張的患者。正確選擇整復手法,整復手法的操作應輕巧協調,隨發隨收,避免強力推扳。

2.軟組織損傷 軟組織損傷是指各種急性外傷或慢性勞損以及自身疾病等原因造成人體的皮膚、皮下淺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韌帶、關節囊、滑膜囊、椎間盤、周圍神經及血管等組織的病理損害,稱為軟組織損傷。臨床表現有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等。推拿最易導致的軟組織損傷有皮膚、肌肉、韌帶和椎間盤組織等。

(1)誘發因素:初學者,手法生疏,操作不當,或手法操作在固定部位時間過久,從而損傷皮膚,甚至導致皮下出血;或操作者沒有注意修剪指甲導致患者出現皮膚破損;熱敷時,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或在熱敷時、熱敷后再加用手法治療,則容易引起皮膚損傷;在對頸、腰段脊椎推拿過程中使用過度旋轉、側屈、擠壓類手法,從而引起椎間盤等軟組織損傷。

(2)臨床表現:皮膚損傷的患者,患部往往先有一陣較明顯的灼熱感或劇痛,然后可發現皮膚的表層不同程度破損。燙傷可表現為熱敷局部出現紅腫、水泡,甚至表皮脫落并伴有灼熱感或劇痛感。皮下出血表現為皮下可見大小不等的瘀斑,局部疼痛、微腫、壓痛,甚至關節運動可因疼痛而受限制。肌肉、韌帶和椎間盤組織損傷后,原有病痛加劇,運動障礙明顯,出現保護性姿勢和體位,局部深壓痛、叩擊痛,以及受損椎間盤相對應的神經根支配區有疼痛、麻木、皮膚知覺減退等癥狀和體征。

(3)臨床處理:出現皮膚破損后應當保持傷口清潔,可在局部涂上紅藥水,避免在破損處繼續操作,并防止感染。出現燙傷時,首先判斷患者燙傷程度,若只是輕度燙傷,一般在局部涂抹油類就能自愈;如出現水泡,可首先使用生理鹽水沖洗患處,并以消毒注射器抽出水泡內的液體,不必剪去表皮,以免感染;如表皮已脫落,可修剪其邊緣,再涂以甲紫或磺胺軟膏,并加壓包扎。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出現局部小塊青紫時,一般不必處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腫脹疼痛較劇烈,青紫面積大而且影響活動功能時,可先冷敷止血,再進行熱敷以及局部按揉處理,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發生椎間盤損傷時,應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重者,還需針對性選用鎮痛劑、神經營養劑,并加適量鎮靜劑。如疼痛癥狀仍不能緩解,選用局部封閉治療或脫水劑、激素靜脈滴注治療。有典型脊髓受壓癥狀,而經以上療法無效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4)預防措施:要求醫者加強手法基本功的訓練,正確掌握各種手法的動作要領,提高手法的嫻熟程度,適當使用潤滑介質。熟練掌握人體解剖知識,根據人體部位的不同,選取正確的手法。熱敷的毛巾要求厚實柔軟,熱敷時不能把剛取出的熱敷毛巾直接放在患者局部,而應該給患者做好熱敷局部的鋪墊,注意詢問患者對溫度的適應性,不能過熱,且注意觀察,及時調整。

3.骨折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受到破壞所引起的以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畸形及骨擦音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1)誘發因素:在推拿治療時,由于過度擠壓胸廓的前部或后部,使胸腔的前后徑縮短、左右徑增長,導致肋骨骨折;推拿治療時,術者做雙下肢過度屈髖屈膝的被動運動,使腰椎生理弧度消失、脊柱前緣承受壓力。如果驟然增加屈髖屈膝的沖擊動作,可以造成胸腰椎壓縮性骨折。

(2)臨床表現:肋骨骨折時,患者出現局部疼痛,深呼吸、咳嗽、噴嚏或轉動軀體時疼痛明顯加劇,骨折處明顯壓痛,胸廓擠壓試驗陽性。若伴有胸悶、氣急、呼吸短淺、咯血、皮下氣腫癥狀,應考慮產生胸部并發癥。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時,患者出現脊柱胸腰椎交界處局限性疼痛,腰部活動受限,活動時疼痛加重。體格檢查可見患椎棘突隆起、壓痛,傳導叩痛。因局部出血及防御性反射作用,患者雙側腰肌多呈痙攣狀。

(3)臨床處理:推拿治療過程中或治療結束后,患者出現上述現象,應立即進行拍攝X線片檢查,明確診斷和治療方案。

若單純性的肋骨骨折,因有肋間肌固定,很少發生移位,可用膠布外固定胸廓,限制胸壁呼吸運動,讓骨折端減少移位,以達到止痛的目的。

若肋骨骨折產生胸部并發癥,應及時轉科會診治療,排除險情。

若穩定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原則上以非手術療法為主,宜臥硬板床休息,腰下墊軟枕。疼痛緩解后,腰背肌鍛煉可以增強背伸肌力量,使壓縮的椎體復原。

若不穩定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或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伴有脊髓損傷者,應及早手術治療。

(4)預防措施:俯臥位行上背部推拿時,要慎重選用手法,尤其是雙手重疊刺激較重的掌根按壓法。若屬于必須使用者,必須注意手法的力量,不可以過重和過于持續。老年患者和惡性腫瘤致肋骨有病理變化的患者要慎用或禁用胸部按壓手法。雙下肢屈髖屈膝手法使用時,應注意控制在正常的生理活動范圍內,不要附加超限度的腰部前屈的沖擊力。

4.脫位 由于暴力作用,使構成關節的骨端關節面脫離正常位置,引起關節功能障礙者,稱為脫位。關節脫位多發生在活動范圍較大、活動較頻繁的關節。

(1)誘發因素:臨床多因手法過于粗暴,或對關節的正?;顒佣日J識不足,被動運動超過正常關節活動度。例如:術者做較大幅度的頸部旋轉運動或急劇的前屈運動,可導致寰椎橫韌帶撕裂、寰樞關節脫位;或者有齒突發育不良等先天異常,也可因盲目的頸部手法操作姿勢不當,手法過度,引起寰樞關節脫位;在進行肩部疾病推拿治療時,運動關節類手法使用不當,易造成醫源性肩關節脫位。

(2)臨床表現:患部會出現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等癥狀,伴有畸形、關節盂空虛和彈性固定的脫位特殊體征。

(3)臨床處理:應立即進行拍攝X線片檢查,明確診斷和治療方案。一旦確診,要立即復位、固定和盡早進行功能鍛煉。若疑有寰樞關節脫位時,應將患者平臥,在頭部兩側置墊,以達到固定頭部的目的,避免脊柱過伸、過屈或扭轉對脊髓的損傷。明確診斷后給予相應的處置。

(4)預防措施:施術者應對骨與關節的解剖結構和正常的活動幅度有深刻的了解。治療前,應仔細診察,進行相關實驗室檢查,以排除某些推拿的禁忌證;在推拿治療時,不亂使用強刺激手法及大幅度超越骨關節活動范圍的手法。

5.休克 休克是一種急性綜合征。由于各種強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機體,使循環功能急劇減退,組織器官微循環灌流嚴重不足,以致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代謝嚴重障礙的全身危重病理過程。推拿治療的過程中,如果使用特殊的手法,持續刺激或在患者空腹、過度疲勞、劇烈運動后行手法治療,可出現休克反應。

(1)誘發因素:臨床多因患者體質虛弱、過勞、過饑、過度運動、出汗過多、泄瀉、大出血,或精神緊張、體位不當,或因術者推拿手法過重、時間過長而致。

(2)臨床表現:休克病理過程可分為休克代償期、休克失代償期(代償衰竭期)和休克晚期(嚴重期)3個階段。推拿治療誘發的休克一般為休克代償期,患者常表現為表情淡漠、反應遲鈍、嗜睡、意識模糊甚至昏迷,并伴有皮膚蒼白、口唇和甲床輕度發紺、四肢皮膚濕冷、脈搏細弱而數、血壓下降、呼吸深而快、尿量明顯減少等表現。

(3)臨床處理:推拿治療中,出現休克病癥時應立即終止推拿手法治療。如僅表現為心慌氣短、皮膚蒼白、冷汗等癥狀,應立即取平臥位,或頭低足高位,予口服糖水或靜脈注射50%葡萄糖。如癥情較重,應立即予以抗休克治療,補充血容量,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給予血管擴張劑,以維護心、腦、腎臟的正常功能,必要時立即請內科會診治療。

(4)預防措施:為防止休克的發生,患者首次接受推拿治療時,術者應對其做好思想工作,消除其對推拿的恐懼感。臨床進行推拿治療時,術者對體質虛弱、過勞、過饑、過度運動、汗出過多的患者,操作手法不宜過重、時間不宜過長;使用重手法刺激時,必須在患者能夠忍受的范圍內,且排除其他器質性疾病。

6.內臟損傷 內臟包括消化器官、呼吸器官、泌尿器官和生殖器官,這4個系統的器官大部分位于胸、腹腔內。推拿治療中選擇不恰當的手法,或在不恰當的時間進行操作,可造成內臟損傷。臨床上常見的內臟損傷疾病有胃潰瘍出血及穿孔、閉合性腎挫傷。

(1)誘發因素:對內臟的解剖位置認識不清,在臟器位置使用了暴力手法或重手法。如胃潰瘍患者在飽餐后,或在潰瘍出血期接受了生硬的推拿手法治療,可引起胃壁的挫傷和黏膜裂傷。

(2)臨床表現:胃穿孔后,可有全身癥狀和腹膜刺激癥狀,腹肌強直,有劇烈腹痛,伴有壓痛、嘔吐,嘔吐物內可含有血液,易發生休克。單純性閉合性腎挫傷臨床表現較輕,僅有腰部疼痛和暫時性血尿,較嚴重的損傷主要表現為休克、血尿、腰部疼痛劇烈、患側腰肌強直,并有包塊觸及。

(3)臨床處理:出現胃潰瘍出血,應根據病情需要,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禁食,保持平臥位或頭低足高位,以預防腦缺血。積極準備輸液、輸血,立即請消化內科會診。出現腎挫傷,應囑患者臥床休息,并進行抗感染和止血治療,同時觀察血尿變化,直至血尿消失。

(4)預防措施:了解內臟的解剖位置。在臟器位置禁用重手法和叩擊類手法。飽餐后不宜立即接受手法治療。胃潰瘍出血期患者,也不宜接受手法治療。

7.神經損傷 由于推拿手法使用不當或外力作用造成神經系統的損傷,包括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損傷兩大類。其危害程度之嚴重,可居推拿意外之首。輕則造成周圍神經、內臟神經的損傷,重則造成腦干、脊髓的損傷,甚至死亡。

(1)誘發因素:手法使用不當或強行使患者做被動運動。

(2)臨床表現:膈神經損傷時出現膈肌痙攣、呃逆。腋神經、肩胛上神經損傷時,出現單側肩和臂部陣發性疼痛、麻木,肩關節外展功能受限,肩前、外、后側的皮膚感覺消失。蛛網膜下隙出血,則會出現突發性原有癥狀加重,雙下肢乏力、麻木疼痛。重則出現下肢癱瘓。

(3)臨床處理:對于膈神經損傷,應避免勞累和運動鍛煉,教導患者通過腹式呼吸來對抗膈肌癱瘓。對于腋神經、肩胛上神經損傷,應使用輕手法推拿患者局部受損肌群,減少肌肉的萎縮,預防關節攣縮。同時患者應保證充分的休息時間,有利于神經功能的恢復。出現蛛網膜下隙出血時,應減少搬動,避免加劇出血。盡可能就地搶救,治療以降低椎管內壓力為主。必要時,可抗凝治療,同時請相關科室會診。

(4)預防措施:嚴格遵循在人體各關節正?;顒臃秶鷥冗M行操作。提高手法的技巧性及準確性,切忌使用猛烈而急劇的粗暴手法。對于有出血傾向、凝血酶原缺乏或有動脈血管硬化的患者,要避免對其頸椎部位重手法的治療。

8.腦血管意外 腦血管意外又稱腦卒中、中風,是各種誘發因素引起腦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臨床上表現為一過性或永久性腦功能障礙的癥狀和體征。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腦血管意外是臨床常見的急性腦血管疾病,對生命危害大,致殘率高。

(1)誘發因素:臨床多因頸部推拿治療時,運用旋轉手法和屈伸手法導致椎動脈血流速度明顯減緩,造成腦部供血量急劇下降,誘發腦血管意外。

(2)臨床表現:突發眩暈、惡心、復視、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猝倒、意識障礙等。

(3)臨床處理:腦血管意外一旦發生,需立即停止手法操作,平臥休息,及時請神經內科會診給予妥善處置。

(4)預防措施:盡管國內外曾有關于頸部推拿誘發腦血管意外的報道,但頸部推拿仍是較安全的治療方法。為避免腦血管意外的發生,對有嚴重動脈硬化傾向的患者,在使用頸椎整復手法操作時,應輕巧協調,避免暴力推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陕县| 玉龙| 白沙| 乐陵市| 盐边县| 华亭县| 隆子县| 赤水市| 蓬溪县| 岑溪市| 保康县| 招远市| 青田县| 延津县| 桦南县| 安阳市| 沙雅县| 洛宁县| 德惠市| 开远市| 饶河县| 洛隆县| 邵武市| 都安| 齐河县| 罗江县| 巴马| 阿拉善盟| 澄江县| 安徽省| 印江| 乌兰察布市| 洱源县| 龙海市| 深圳市| 那曲县| 游戏| 普陀区| 卫辉市| 遂昌县| 朝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