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的管教:將親子沖突變為合作的7種技巧
- (美)貝基·A.貝利
- 1655字
- 2021-05-13 17:19:20
什么是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控制想法,是對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有所意識。有了這種意識,你會成為自己行為的控制者。缺乏自我控制會讓你的人生被人、事、物左右。在搖擺不穩的人生遠航中,人、事、物會遙控你。你會對自己沒有意識,或者只關注其他人的想法和感覺。那一天在高速公路上,我讓自己的人生被一袋巧克力左右了。
最終我漸漸意識到,我認為如果自己能夠預測其他人對我做出何種反應,那么我就能自保,并且控制我周遭的事情。因此,為了取悅他人,我在猜測別人的心思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最終對自己坦誠的時候,我意識到了自己是在努力弄明白別人想要什么,這樣我才好利用這一點來操縱他們帶來我想要的。我在成長的過程中從未想過還有其他方法。在那一刻之前,我的自我價值根植于贏得他人的贊美和讓世界按照“正確”的方式,也就是我的方式運轉。
自我控制是一種愛的行動,而且是一個你必須不斷做出的選擇。
對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有所意識是一項重大的成就。大多數人對自己在想什么一無所知,問問看吧,他們的回答通常是“沒想什么”。然而,心理學家們知道,而且你自己的觀察也可以佐證,內在言語在大腦中不斷地出現。專家們估計我們每個人每天有77 000多個想法。你此刻有什么想法?我經常心思游走,閱讀時,偶爾我會意識到我真正在想的是我的待辦事項清單。諷刺的是,我不知道自己讀了什么,也沒有完成任何一件待辦事項。事實上,雜亂的心思讓我頭腦空空,且不受控制。
對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有所意識是一項重大的成就,而且是邁向自我控制的第一步。
重新訓練我們頭腦的時候到了。這樣我們才能不再是我們的沖動和不安全感的奴隸。能自我控制,你才會是自律的人。自律會使你成為你想要成為的那種家長,這是管教孩子關鍵的先決條件。記?。耗銦o法教他人你自己都沒掌握的技能。
在我開始從用恐懼指導自己和孩子的行為轉到用愛來指導時,我常常會退回到利用恐懼的手段上,這讓我頗為氣餒。我成了一個易激動、大喊大叫的瘋子(正如我發誓絕不要的那樣),而且這種情況出現得比我愿意承認的更為頻繁。然而,我意識到了一定是有什么潛在的想法讓我這么不正常。當我冷靜、平靜的時候,我能明白在商店里對著店員們大喊大叫不會激勵他們解決問題。我也明白讓孩子感到害怕不會引發他們的合作精神。那么是什么力量控制了我,誤導了我呢?我要如何將其轉化為更親密、更有效的力量呢?
我總是聽人說,管教孩子時你必須“既堅定又公平,多積極少消極,尊重孩子,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始終如一且可預料,做自我控制的榜樣”。然而,我自己都從沒學會如何做到這些。當孩子表現得行為粗野、魯莽并且毫無責任感的時候,你是如何身體力行,展現以上閃光品質的呢?當孩子大喊大叫“我恨你”,或者因為菜單上沒有比薩而大發脾氣,或是在因為不能熬夜收看《戴維·萊特曼深夜秀》[1]而深感痛苦的時候,家長應該如何保持冷靜呢?
在尋找替代方法中,最終我總結出了自我控制的7種力量。這7種力量能夠在成年人和孩子身上培養自我控制。
學會了自我控制的家長能夠做到以下幾點:
·關注他們想讓孩子完成的事情;
·祝賀孩子的成功和選擇;
·從孩子的視角看事情,以及從自身的視角看事情;
·創造性地教孩子如何以可接受的方式用語言與人交流她的希望和沮喪;
·讓孩子對這些教導負責。
一個失控的成年人做不成以上任何一點。失控的成年人關注的是他們不希望發生的事情(“立刻停下!”),他們只從自己的觀點看事情(“我就要被你氣瘋了!”),他們用懲罰而非教導來管教孩子(“回你的房間里待著去!”)。
當你失去自我控制的時候,你就喪失了管教自己和孩子的能力。出于這一原因,自我控制——由對自身的想法和情感的意識而產生的平靜,必定是你為人父母的首要重點。只有當你具備自我控制的能力時,你才能為孩子提供親密的指導。要想擺脫“別跟我學,照我說的做”這一我們在成長中都厭惡的做法,你需要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必定是你為人父母的首要重點。
[1] 《戴維·萊特曼深夜秀》是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一檔聊天娛樂節目,專門采訪名人嘉賓,播出時間為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11:00至12:00?!g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