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催化師:中化、中糧、華潤團隊學習法之道
- 王昆 李瀅 慈龍江 高君等
- 1336字
- 2021-03-27 00:07:21
序二
20世紀90年代,當時的中組部干部教育培訓中心將行動學習法引入中國。應用最早的企業是華潤集團,后來在中糧集團、中化集團等逐漸推行開來,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應用這種方法作為企業干部教育的方式之一。
2018年,中共中央印發《2018—2022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以下簡稱《干教規劃》),其中在培訓方式、方法創新中,首次提出探索、運用行動學習等方法開展干部教育培訓。
在《干教規劃》的指引下,國資委干部教育培訓中心在相關班次進行了團隊學習法的培訓,并邀請王昆介紹具有中化集團特色的團隊學習法及其在中化集團改革創新過程中發揮作用的典型案例,從而了解團隊學習法的成因及其在企業的組織發展和創新變革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我認為,行動學習法雖然源于國外,但在中國企業的應用發展中逐漸演變為一種結合東方文化的、獨特的學習型組織建設和組織發展的方法論,特別適合國有企業和大型組織,這就是團隊學習法。團隊學習與行動學習最大的不同就是主體不同,團隊學習的主體更多的是企業內的團隊,行動學習的主體比較多元,也許都不一定是同一個組織內的成員。此外,團隊學習更多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由參與研討的人員提出并開展;行動學習多用于培訓和研討中,主題多由組織者給定。團隊學習為員工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去表達自己的意見,打破了科層制帶來的組織邊界限制,為改進工作提供第一手的信息和工作建議,更有利于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目前,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外部的政治、經濟環境也在加劇變化,企業亟需一種方法論助力建設學習型組織,激活個體和組織以推動變革,比學趕超領先的跨國公司,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經過30多年的探索,團隊學習法在企業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涵蓋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在日常的經營管理中解決問題、凝聚團隊,還是制定戰略、推動變革,團隊學習法都能幫助團隊群策群力、達成共識,找到實施的路徑。
團隊學習法本質上和黨的群眾路線理論高度一致,都是發動群眾的智慧,集思廣益找到推動工作的辦法。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再到群眾中去,既能發揚民主也能有效集中,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決策方法。團隊學習法是群眾路線新時代的創新體現,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套體系完整、步驟清晰、工具齊備的方法論。在國有企業和大型組織中的實踐表明,團隊學習法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工具、方法和理論。
催化師是團隊學習法應用中的靈魂人物,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團隊學習研討的實際效果,《催化師》更像一本操作指南,將團隊學習法的概念、步驟、工具和難點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加上案例作為輔助,讓希望開展團隊學習的企業和組織能更容易地掌握研討的過程和作為催化師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我相信,有了這本書,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開展團隊學習方面的研討,以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持續推動企業建設學習型組織。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企業從最初的蹣跚學步逐步走向成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不斷完善經營管理體系和能力,探索出不少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工具、方法和理論,也希望能在更多的企業中推廣應用,并且不斷地提煉、總結實踐經驗,逐步建立并豐富中國企業自己的管理理論,樹立中國企業管理的“四個自信”。
張宏
國資委干部教育培訓中心副主任
2020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