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失落了嗎:從日本第一到泡沫經濟
- (日)橘川武郎
- 1023字
- 2021-01-14 17:52:20
序言
2018年既是平成時代的最后一個整年,也是明治維新后的第150年。本書就是我在這一年執筆撰寫的。
從明治維新開始到現在的150年里,一方面,日本在現代化和工業化的道路上突飛猛進,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發展成就,并躋身發達國家的行列;另一方面,在這短短的歷史中,有一段時間被稱為“失去的十年”,日本經濟的成長幾乎陷于停滯,日本企業的競爭力下降。
在1968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GNP)就已經位居資本主義國家中的第二位,那時是日本經濟發展最令人振奮的時刻。但在迎來明治維新150年之際,日本經濟的前景依然不明朗,幾乎看不到什么值得興奮的現象。
明治維新以來的日本經濟的成長勢頭為什么在進入平成時代之后消失殆盡了呢?日本經濟和企業怎樣才能恢復活力呢?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正是我撰寫本書的目的。
我是研究日本經營史的,從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發表與本書主題相關的論著。此次,我決定將這些研究成果匯總、整理,寫一部從日本被打開國門到現在的經營通史。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以及日本企業持續低迷,直到今天也沒能擺脫這一困境。
我認為,歷史學就是一門解決當前問題的學科。從這個立場出發,我想為“日本經濟為什么黯然失色?日本經濟如何走向新生?”這兩個問題給出答案。
經營史學在社會科學的各領域中尚屬比較新的學問,是1929年經濟大蕭條前后在美國誕生的。由此可知,這一學科與現實社會關系密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伴隨著企業經營理論的發展,經營史學開始走向世界,經營史學會紛紛成立。
從與現實社會的關聯來看,以2008年的“雷曼事件”為開端爆發的世界性經濟蕭條持續至今,人們由此開始深思“資本主義到底怎么了”。經營史學可以讓人們從歷史的視角觀察現代社會,并為現代社會提供啟示。在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大家對經營史學的期待不斷增強。
經營史學已不單純是解析經營歷史的學問了。經營史學可以通過厘清過去的脈絡,揭示現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開拓通往未來的道路。現在的經營史學扮演著新角色,發揮著新作用。
很多人都說歷史很無趣,是否真的如此呢?如果將那些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按照發生的時間順序,進行邏輯性考察,我們便能順著一條線捋出一個個故事(story)?!皻v史”的英語單詞是“history”,如果把這個詞分成兩部分,它就變成了“hi story”,也就是“你好,故事”。
閱讀本書無須具備特別的基礎知識,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在參考我“編織”出的“故事”的同時,也能編織出自己的“故事”。
在本書出版、發行之際,感謝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的堀口祐介先生對我的鼎力支持!
橘川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