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章 什么是經營史學

本書回顧了從江戶時代末期到2018年的日本經營史。在撰寫本書之前,我的大腦中一直存在著兩個問題:

(1)日本經濟起步早、成長快,但為什么此后便黯然失色了?

(2)過去肩負日本經濟成長使命的人有誰,而現在又有誰?

其中,第一個問題可以分解成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為什么說日本經濟起步早,并快速地駛入了正軌?

日本經濟的發展固然晚于歐美國家,但是在新興國家和地區中卻是最早的。要想找出這一問題的答案,必須要把時針撥回江戶時代末期日本開放港口(結束鎖國)的那一刻。

第二個問題是,駛入正軌的日本經濟是如何實現世界史上罕見的長期高速增長的?

在20世紀初完成了工業革命的日本,從1910年到1980年維持了幾乎世界上最高的經濟增長率。日本經濟雖然因為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失敗而出現了暫時性的倒退,但從結果來看,其快速成長期持續了大約80年,這是十分驚人的。深入挖掘其中原因非常重要。

第三個問題是,長期的高速增長,由于20世紀90年代初的泡沫破滅而戛然而止,此后的日本經濟一蹶不振,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了今天。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對于日本經濟來說,20世紀90年代被稱為“失去的十年”,但實際上,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現在,甚至變成了“失去的二十年”“失去的三十年”。因此,搞清日本經濟黯然失色的真正原因,對于探索日本經濟如何走向新生具有重大的意義。

為此,本書聚焦經濟增長的實際狀態變化,以此來回顧日本經營史。

在討論經濟增長之際,必須要將目光轉向問題(2),也就是關于肩負日本經濟成長使命的人是誰的問題。為什么這么說呢?其理由就存在于經營史學這一學問的特殊性之中。

什么是經營史學

討論日本經營史的前提,是搞清楚經營史學是什么。所謂經營史學,就是利用歷史的方法對經營組織的變遷進行實證解析的學科。研究對象不僅是企業,還包括政府機構、非營利團體(NPO)和非政府組織(NGO)等。但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對象還是企業,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可以說,經營史學就是將經營學和歷史學結合在一起的產物。說明經營史學獨特性的有效方法,是將其與相近的學科進行比較。因此,我先將經營學和經濟學進行比較,在此基礎上再將經營史學和經營學進行比較。

經營學與經濟學

在企業經營領域,經營者及企業的個性和自主性具有重要意義。經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得以存在,大概也是因為人們重視這些個性和自主性吧。

在純粹的經濟學中,企業和經營者的個性和行為的自主性都被抹殺了。所有的企業和經營者都被設定在特定的環境中,基于某種經濟合理性開展同樣的行動。之所以對其進行這樣的設定,是因為逐一關注企業和經營者的個性,構建抽象的模型,再展開高難度的經濟理論分析,這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企業像生物一樣,每一家企業都有其個性,會自主開展行動。要想讓企業和優秀的經營者生存、成長,商機自然必不可少,但實際上能充分利用商機的,其實只有為數不多的企業及經營者。

戰敗后,在被盟軍占領的時期,日本曾有100多家大大小小的摩托車廠,如今卻只剩本田、雅馬哈等少數幾個廠家;依靠晶體管打入世界市場的,并非率先開始大批量生產的神戶工業株式會社(以下簡稱“神戶工業”),而是在商品化開發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后改名為索尼株式會社)。只有那些卓越的企業及經營者,才能充分利用商機,取得成功。

經濟學將重點放在共性和客觀性上,而經營學重視的則是個性和自主性。經營史學是經營學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接下來,本書從經營史學的角度出發,對日本的經濟成長展開討論,同時回答前述第(2)個問題。

經濟學與經營學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其實也反映在經濟史學與經營史學的不同視角中。經濟史學是從結果出發對歷史現象進行評估,將重點放在確定其客觀意義上。與此相對,經營史學則更重視過程,是從事前(ex ante)的視角對特定的事件展開分析。

經營史學和經營學

在分析特定現象的時候要重視過程,這一點在經營學和經營史學之間并無區別。那在研究方法上,兩者又有哪些異同呢?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產生這樣的疑問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日本著名的經營學家沼上干提出的“行為經營學”分析方法,在以下兩個方面與經營史學的分析方法具有共性:

第一個共性就是主張案例研究的有效性。

沼上干在其著作《液晶顯示器的技術革新史——作為行為聯動系統的技術》中,對這一點做了如下闡述:

針對案例研究,有人提出要從自然科學常用的方法論立場出發,根據以下四個標準對案例研究提出批判:

(1)內在效度(使用的解釋模型是否合適);

(2)建構效度(概念與數據能否做到一致);

(3)可靠度(反復觀察后能否得到相同的結論);

(4)外在效度(利用其他的樣本能否得到相同的結論)。

案例研究必須要達到前兩條標準,但對后兩條標準則不作要求。為什么呢?后兩條標準“如果在社會上受‘結構不變性原理’所支配的這一假設不成立,就不能對社會科學研究提出這樣的要求”。(1)

根據上述的討論,沼上在該書中的立場是“社會科學研究應該達到的目標,并非找到那些可以用于一般情況下的模式,而是要了解其背后的行為系統”。

假設經營史學的研究方法也存在“結構不變性原理”,并簡單粗暴地將其用于解決所有問題,對于這種過于簡單的演繹方法,還是應該采取謹慎的態度。經營史學強調歷史背景,無非是要我們將著眼點放在每一個案例背后的“行為系統”的固有發展脈絡上。

第二個共性就是主張考慮時間流逝帶來的影響。換言之,就是要進行時間序列分析。沼上在該書中非常重視這一點,經營史將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分析視為第一要義。

相對于沼上提倡的“行為經營學”,經營史學家主張將相對的時間經過與絕對的時間經過相聯結。也就是說,不僅要進行時間序列分析,還要考慮絕對年代,這樣做才能體現經營史學的獨特性。

所謂考慮絕對年代,是指一件事情放在21世紀初應該這樣做,而放在20世紀30年代就應該那樣做,也就是說,在分析各種各樣的現象時,要在考慮其時代背景之后再作評價。

考慮絕對年代的前提,是必須要對時代有準確的認識。換言之,就是要有正確的歷史觀。只有擁有正確的歷史觀,才能擁有正確的大局觀。正確的歷史觀和大局觀是奠定經營史學基礎的必要條件。

應用經營史的研究方法

如果再具體地談一下在今天的日本應該明確的經營史學的存在意義,那便是經營史學能夠給出不同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針對日本經濟和日本企業改革具體的落實方案。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因為能從經營史學歸納出應用經營史這一方法。所謂應用經營史,是指通過研究經營史,分析產業發展和企業發展的動力,即主導產業和企業發展的力量,在此基礎上給今天相關產業和企業面臨的問題以解決對策。

一般而言,想要從根本上解決特定的產業和企業面臨的深刻問題,無論有多么“高尚的理念”和“正確的理論”,如果不能結合該產業和企業所處的歷史背景,是不會取得成效的。并且,要想解決問題,就必須要有巨大的能量,但是,產生這種能量的根源在于該產業和該企業所蘊含的發展動力。

不過,在很多情況下,這種動力都是潛在的,要想將其挖掘出來,則必須對該產業和企業長期的變遷進行細致的觀察。

如果能夠在觀察中把握發展的動力,就能據此找到解決問題所必需的能量。將這一能量融入時代背景中,結合恰當的理念和理論,或許今后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這就是應用經營史的觀點。

本書采用應用經營史的研究方法,在回顧從江戶時代到今日的日本經營史的基礎上,希望能針對日本經濟以及日本企業改革給出不同于其他研究方法的具體落實方案。

本書的章節構成

本書首先介紹了為日本經濟實現較早起飛并迅速駛入增長軌道做出貢獻的人。在第一章中,我將講述從日本第一次遭遇資本主義的幕末開港,到日本完成工業革命、日俄戰爭結束時期的歷史。接著,我將深入挖掘為日本經濟實現長期高速增長做出貢獻的人。第二章講的是從日本經濟增長加速的明治末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歷史。第三章講述了日本經濟遭受挫折之后的再出發,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期的那段歷史。在第四章中,我們將目光對準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期和穩定增長期。

本書后半部分提出了日本經濟為何失速,以及如何走向新生的問題。在第五章中,我主要講述從泡沫經濟破滅到現在這段時期的歷史。第六章,我將從寫作本書的2018年這個時間點出發來探索日本經濟走向新生的道路。在后記中,我將對全書進行總結復盤。


(1) [日]沼上干:《液晶顯示器的技術革新史——作為行為聯動系統的技術》,白桃書房,1999年,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乡市| 西青区| 贵港市| 大洼县| 南汇区| 常山县| 伊宁县| 寻甸| 西盟| 京山县| 砀山县| 江都市| 铜山县| 涞水县| 拉孜县| 德格县| 辰溪县| 铅山县| 综艺| 璧山县| 临江市| 玉山县| 久治县| 百色市| 奇台县| 上饶县| 崇义县| 昌江| 连平县| 怀来县| 垣曲县| 临高县| 会理县| 湘潭县| 左贡县| 商都县| 淮滨县| 龙泉市| 讷河市| 汤阴县|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