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專家和管理,哪個更有利于職業發展

“好多企業都是兩條職業發展路線:管理線M線和專家線P線。我面臨一個選擇,要走專家線還是管理線。不少人和我說,職業發展一定要做管理,自古如此,學而優則仕,業而優則管。是這樣嗎?”

在傳統組織里,典型的職業發展就是職業晉升,典型的職業晉升通道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管理崗。

比如“專員—主管—經理—總監—副總”的晉升路線,就是如此。

但在最近幾年,“官大一級壓死人”的現象開始減少,業務專家的地位在很多企業里有了明顯的提升。這是因為組織結構發生了變化,金字塔式的結構變得越來越自組織化。

傳統的組織是特別陡峭的金字塔結構,越到金字塔尖,人數越少,權力也越大。所以職業晉升就是一步步爬到金字塔尖的過程。

而現在是VUCA時代[3],組織結構更加扁平化和自組織化。扁平化,意味著過去十幾個層級的金字塔,壓縮成了四五個層級。自組織化,意味著過去需要靠某個級別管理者才能啟動的一個項目、一個市場、一個產品,現在兩三個人自己組織一下就可以完成。

比如,淘寶最大的成衣品牌韓都衣舍,他們把組織打散成300多個小組,每個小組由設計師、頁面制作專員和貨品管理專員三個人組合,小組單獨出成衣,三個人就可以上架一套衣服,每個人都是自己業務的專家。

這種自組織和扁平化的發展,使得管理崗的權力和地位明顯下降,而專家則變得更有價值,地位和待遇也更高。

實際上,大多數創業公司的早期,都是三個專家組合而成的。一個老師,一個營銷專家,再加一個運營專家,就可以開一個學校。

那么,我們回到問題本身,一個即將進入組織的人,走管理線還是專家線更有前途呢?

專家和管理的分界線

我先列出這樣幾種組織,大家先分析一下,在這樣的組織里,是專家更有價值,還是管理更有價值?

a.管理咨詢公司

b.互聯網金融公司

c.心理咨詢工作室

d.鐵路運營公司

e.飛機制造公司

f.快餐連鎖店

g.德云社

僅僅從公司的屬性就能看出,并非所有組織都是管理至上。

管理咨詢公司就應該由專家們組成;心理咨詢工作室也肯定是專家更有前途;別看德云社的相聲演員們學歷從初中到碩士都有,但是他們在說相聲方面都是專業的手藝人。

而相對的,鐵路運營公司、快餐連鎖店一定是管理崗更有發展前景;互聯網金融公司和飛機制造公司則一定是兩條腿走路,管理、專家都能發展。

a.管理咨詢公司(專家)

b.互聯網金融公司(雙向)

c.心理咨詢工作室(專家)

d.鐵路運營公司(管理)

e.飛機制造公司(雙向)

f.快餐連鎖店(管理)

g.德云社(專家)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呢?這里有一個分界線:給客戶交付的成果是否能夠標準化?

管理咨詢、心理咨詢、相聲這類組織交付成果都極為個性化,交付中會出現各種偶發事件。非標產品的成功交付,主要靠經驗的長期積累,這種行業、公司,一定是專家至上。

而相反,快餐連鎖店、鐵路運營公司給客戶交付的整個產品和服務,都可以用一長列標準化的流程和產品固化。這類組織能發展,更需要的是各個環節的標準化銜接和把一套標準規?;瘡椭疲@需要靠管理來實現。所以管理起了重要的作用。

飛機制造和互聯網金融,確實是需要標準化、規?;?,但其知識密度高,交付成果更復雜,會出現大量偶發事件。所以就變成了專家和管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所以,專家和管理哪個角色更重要,更有發展前景,取決于你所在的組織給客戶的交付成果是否標準化。如果特別標準成熟,那管理一定比專家更有前途;如果特別個性化,那專家一定更有發展;如果二者都重要,那就一定是專家線和管理線,都有發展途徑。

專家發展的三個要點

如果你選擇走專家路線,我要給你三點建議。做到這三點,專家這條路就算走通了。

1.選擇一個長雪道

巴菲特的《滾雪球》里說投資就像滾雪球,第一步找到很濕的雪,第二步找到足夠長的雪道。

找到足夠長的雪道是專家選擇行業的重要標準。

我曾經咨詢過一個程序員,他過去幾年一直使用的是非常小眾的Perl語言,該語言的使用率越來越低。他是Perl的專家,但那個雪道太短,滾著滾著雪就沒了。后來他只好換Java作為主要語言。

顯像管電視專家現在基本沒什么業務,因為這個技術被淘汰了;煤炭能源專家也沒什么發展,因為煤炭能源被限制了;電話銷售流行時,不少金牌銷售轉型講師,現在這個雪道的雪也快消失了,電話銷售都變成了人工智能。

長期存活的領域往往來自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教育醫療,因為這些領域雪道夠長,那些兩百年以前的大工匠,現在依然是大工匠。

2.提升經驗

衡量專家的標準不是技能,而是經驗。經驗和技能是有本質區別的。

技能是對通用現象的熟練評估、應對和操作;經驗則是對小概率現象的評估、應對和操作。

一個技術高超的醫生,割闌尾很熟練;但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能最快判斷肚子疼是闌尾炎,還是腸套疊,還是腫瘤,還是疝氣,并采取不同的應對方法。

如果想在專家這條路上走下去,盡可能讓自己接觸行業內的小概率事件,并學會解決這類問題。

3.提升職業能見度

有一句話叫作“你專業不專業不重要,客戶和老板認為你專業才重要”。自我營銷在現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社會越來越重要。專家需要給自己增加各種帶有公信力的背書來提升“職業能見度”——學歷高、有認證、有出版物、常在媒體曝光。這樣,才能讓更多人認為你是一個專家。

管理發展的三個要點

如果你選擇走管理路線,我同樣給你三個建議:

1.整合資源

過去,管理叫“管人理事”。管,是要求;理,是整理。

管理就是,把事(工作任務)分解整理清楚,然后要求每個人按規則操作。

但隨著知識型組織的大規模普及,管理的理念也發生了變化,從“管人理事”,變成了“管事理人”。

管事,就是按照事的方法和規律做事;理人,就是整合和激勵人力資源。

管理變成了整合和激勵人力資源,按照事情的方法和規律正確地做事。

根本的區別在于:過去的管理更傾向于控制和整理,控制人,整理事;而未來的管理更傾向于整合和迭代,整合人,迭代事。

因此,管理者的一個重要能力就是整合內外部資源的能力。識人用人,發揮團隊不同成員的優勢,并會激勵內部團隊和外部客戶,整合上下級、上下游的資源,就是管理者的頭等大事。

2.擅長人際溝通

不善于人際溝通的業務專家可能是個好專家,他靠作品就能證明自己的專業度;但不善于人際溝通的管理者一定不是個好管理者。

無論是“管人理事”還是“管事理人”,最終目的都是通過別人拿到結果。而要“通過別人”,就必須懂得人際溝通。

人際溝通技能是一個技能樹,不是簡單的“會說話”。你需要把事情表達清晰,傳達到位;需要聆聽了解他人需求和感受,并恰當地反饋;需要說服下屬、領導和客戶;需要能在談判桌上,交換籌碼,討價還價;還需要會演講激勵團隊……這一切都可以歸納到“人際溝通”這個能力樹中。

3.敢于擔當

歷史上有很多實際技能不強,卻能成為領袖的人。商業中也有很多技術能力、業務能力一般的人,成了老板。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具備了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質:敢于擔當。說的直白點就是,敢在沒充足把握的情況下冒險。

因為管理者是通過別人拿到業績,也就意味著要背別人的指標,保護自己的團隊,承擔下屬失敗的后果。這一切,都需要有顆能冒險的心。

如果老板交代一個任務,但這個任務并不在下屬的職級職責之內,而是有那么一點越界;那么那個敢于主動承擔這個任務的人,往往會成為管理者。

把專家和管理整合起來

VUCA時代的組織需求更加多變,這要求組織對人的分工更靈活,更要求一個人的可塑性高。假如一個人給自己貼了個“專家”標簽,而職業需要他去成為管理者,或者他自己需要成為管理者時,他就會自我設限,反而會阻礙了他的職業發展。

所以,不妨試試把專家和管理整合起來,做一個管理專家團隊的管理者,或者做一個領導力專家。

2009年,我在一家500強通信企業工作,每年都有晉升評級,先自我申請,然后再組織競聘。我那時覺得自己更適合走專家路線,于是那年在職級通道上填了“一級專家”;之后我老板把我叫到他辦公室,問我為什么申請專家。我說,我覺得自己更喜歡在一個領域深入,所以更適合專家。他和我說:“你知道有一些研發管理者,他管的團隊都是專家,這就需要一個專業很強的人來做管理,你不覺得你更適合這個崗位嗎?”

我聽完心領神會,申請了管理崗位。之后成了一個研發試驗室的負責人。我的老板最后說的那句話就點出了“專家+管理”整合之道。

總結

★給客戶的可交付成果是否標準化是衡量做專家還是管理的分界線。

★專家發展三個要點:選擇長雪道、提升經驗、提升職業能見度。

★管理發展三個要點:整合資源、擅長人際溝通、敢于擔當。

★試試把專家和管理整合起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什县| 定西市| 长顺县| 社会| 纳雍县| 敖汉旗| 郁南县| 镇平县| 龙泉市| 信丰县| 泽库县| 特克斯县| 同德县| 化隆| 镇坪县| 伊金霍洛旗| 吴忠市| 伊宁市| 集安市| 清苑县| 瑞昌市| 三江| 长白| 天津市| 洪泽县| 文水县| 清苑县| 四川省| 石景山区| 察雅县| 建德市| 抚松县| 承德市| 巴青县| 麻城市| 太和县| 疏附县| 招远市| 五峰| 金溪县|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