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做出好選擇
  • 馬華興 王鵬
  • 3605字
  • 2021-01-08 09:55:34

進修學歷對職場提升有幫助嗎

“這幾年我身邊很多同事和朋友都選擇去進修學歷,我也有點動心,但是我還是有些糾結,因為畢竟有家庭,有孩子,真要去讀書還是要有很多付出的。所以我想知道,進修學歷到底對職場提升有多大幫助?”

進修學歷是現在比較火的一個話題,尤其你上個抖音,刷個微博,感覺網上的人幾乎人人碩士學歷起,不是985就是211,于是進修學歷就成了很多人下意識的選擇。一般人會認為,高學歷就是敲門磚,多讀書總不會吃虧。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關于進修學歷與職場提升的關系,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區分

有一次,我去大學做職業規劃的講座,被一位同學提問:

“老師,我今年大三,很糾結要不要考研?”

我調侃地問:“你是考上研究生就死嗎?”

學生很懵地說:“不啊,我肯定要畢業啊。”

我接著問:“那就是研究生畢業那天死?”

學生徹底崩潰了:“為什么就得死呢?我肯定得活著啊。”

“好,那你怎么活?”

“去找個工作。”

“什么工作?”

“沒想過,不知道。”

是否考研這件事,判斷依據是未來的工作是否需要研究生學歷。所以至少應該先想明白未來要去做什么,現在的學歷是為未來的工作做準備。

但現在很多人并沒有仔細考慮過未來的職業規劃,考研反而成了逃避就業的手段。

這種問題不僅僅在大學生身上發生,很多職場人也一樣:在沒有目標的情況下盲目跟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結果往往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我分享一個我在咨詢中遇到的真實案例,一位咨詢者一上來就開啟了抱怨模式:“我工作十幾年了,三年前因為丈夫調到上海工作,所以我們全家從一個南方城市來到上海。我36歲了,大家都說現在學歷很重要,我覺得到我這個年紀了也確實需要提升自己,于是考了MBA(工商管理碩士)。

這個年紀拖家帶口的,一邊忙工作,一邊又要帶孩子,過程中的困難和心酸就不多說了,可是付出了這么多之后,現在終于熬到MBA即將畢業,卻發覺工作很難找,投了簡歷很少回復。網上很多工作我認為我都能做好,我甚至可以從初級做起,可是為什么沒人找我面試呢?

丈夫的工作現在也不穩定,眼看孩子那么小,就要全家面臨失業。我越來越迷茫,難道當初自己的決定是錯的嗎?”

在這個案例里,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在沒有清晰的目標崗位的前提下盲目準備。

準備,一定是先準再備。但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人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下意識給自己一個目標,用來逃避當前的困境,結果往往使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中。

讀MBA是個手段,而不是目的。理論上我們應該先確定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崗位,經過調查之后發現MBA學歷是個門檻,于是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讀完MBA順利進入新崗位。反過來就是案例中的悲劇,沒想過未來要去做什么崗位,只是大家都說應該提升學歷,于是隨波逐流,結果付出巨大的代價還是卡在最后的就業上。

有意思的是,人往往在做了這個決定之后一定會找各種理由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有一次我在一個培訓課上說了這個MBA學員的案例,有一個學員當場反駁我說:“老師,難道人不應該有更高的追求嗎?你看那些商業上的成功人士,不都是去進修了嗎?比如王石、劉強東,都去提升學歷了。學習不應該這么功利,應該有自己的追求。”

她話音剛落,立刻又有兩名學員現場聲援她,同時表達了對我這種將學習功利化想法的鄙視。

我突然間就有一個想法,問了他們一個問題“你們考過MBA嗎?”結果他們三個人當中,一個已經MBA畢業,一個正在考,一個正在讀。

看來,我剛剛是無意間講到了人家的痛處。想必他們也是費了很大勁考MBA,結果人生并沒有很大改變吧。

于是我趕緊說:“你們說得也對,人是要有夢想和追求的,比如去完成一個讀書的夢想,沒有什么期待,就是想讀個MBA學歷,這個完全可以,應該支持。”

我說完之后,那個讀完MAB的學員又嘟囔了一句:“就是,高學歷總是沒壞處的,說不定以后就用上了呢。”

為了課程正常進行,我們沒有繼續討論這個話題。但是“高學歷總沒壞處”這個想法確確實實誤導了很多人。

在學歷進修這件事上是有兩種思路的:

思路一就是我上文說的,進修只是手段,最終目的是通過提升學歷獲得自己想要的崗位。如果是這個思路那肯定得先有確定的崗位,然后再準備讀書。

思路二,讀書就是自己未完成的一件事,讀書本身就是目的和想要實現的夢想,這也沒問題。但不應該將各種情況混為一談,尤其是自己稀里糊涂什么都沒想清楚的情況下就去進修,拖家帶口地去完成自己讀書的夢想。家庭條件允許的話沒問題,要是本來就不富裕還要投入這么多時間和金錢,性價比實在是有些低。

聚焦

學歷進修在職場中一般有三個典型的價值:專業認證、結交人脈和能力提升。

2012年的時候我正式進入生涯規劃這個領域做咨詢和培訓。但是當時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我的職業背景很一般,沒有什么世界500強、大企業副總裁之類特別唬人的名頭。面對前來咨詢或者培訓的客戶,我怎么才能讓對方相信我的專業度呢?

很自然地,我想到了去進修學歷。我的目的很直接,增加專業度的認證,職業背景一般就靠學歷來補。既然是專業度認證,知名度越高的學校就越好,于是我選擇去讀北大的心理學專業的在職碩士研究生。

當年的在職研究生對工作忙的人來說非常友好,周末上課,先上課修學分,課程全部結束之前參加國家統一考試,通過了就能獲得學位,俗稱“先上車再買票”。加上北大名氣也大,開學的時候我發現我們班居然有200多號人,很多都是拖家帶口讀書的。

在這個班里我發現有四種人。

第一種人就是想要一個認證,所以上課考試從不缺席,但是下課就走,不參加班級的任何聚會和活動。

第二種人是沖著人脈來的,每次上課都到,考試卻不一定。但是班級活動非常熱心,恨不能把班級里每個同學的底都摸一遍。其中有一位大姐讓我印象極其深刻,每次見到她不是在和同學談心,就是在和同學談心的路上。有一次她來找我談心,詳聊之下才知道,她是獵頭。

第三種人是來提升能力的,上課必坐第一排,下課必追著老師提問。當時我們班里就有這樣一位,專業考試近乎滿分通過,震驚全系。碩士高分畢業后,接著去讀了博士,聽說現在成功進入科研圈,專心做研究。

第四種人最多,上課看心情,考試憑緣分。班級活動也參加,但基本都是背景墻。他們其實自己都沒想清楚到底為什么來進修學歷。

在職研究生讀了兩年,開學時候200多人的班級,最后拿到學位證順利畢業的只有不到30人。

學歷進修的三類價值中,專業認證其實是能力外顯化的一種形式,簡單說就是能夠證明你受過專業的訓練,具備專業能力。有了這個認證能夠增加雇主或者客戶對你的認可度。比如你的職業是科研人員、培訓師、咨詢師,或者公務員,這些情況去進修學歷的性價比就很高。

結交人脈并不是簡單的認識人,而是你認識的人能夠在職業發展上真正幫你解決問題。比如,你是獵頭,或者在管理咨詢公司,你能夠從同學中直接找到客戶,快速整合資源。

能力提升則真的是去學知識的。學校的課程從專業知識上看,是普遍落后于社會實踐的,但優點是非常系統化,你可以通過課程的系統化學習將工作中很多零碎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對專業的理解能上一個大臺階。

但要特別注意一點,雖然在職進修學歷有這三個好處,但一定要主次分明,畢竟你的精力有限,需要聚焦核心價值,千萬不要貪多。

取舍

想要進修的人有疑慮,很多正在進修的人,也會有困惑和糾結。

人們做很多事都是沒有理由的,有時候僅僅是因為三個字,就可以瘋狂投入。這三個字叫:不甘心。這三個字像一個魔咒,拖垮了很多人。

曾經有一個學員在課上問我一個問題:“我考研考了兩年都沒考上,是應該放棄,還是繼續考?我很糾結,因為有的朋友和我說應該堅持,人不應該一遇到困難就放棄。但是有的朋友說我應該及時止損,沒必要為了堅持而堅持,說我這是執念,老師,你說我該怎么辦?”

從職業規劃的角度看,他們說的都對,可以說他有個寶貴的品質叫“堅持”,也可以說他這是種病叫“執念”。執念和堅持之間到底有什么區別呢?我是這樣理解的:

執念,是放不下自己之前的投入,感覺已經投入了這么多了,所以不甘心,還想再搏一把,心里想的是:也許再堅持一下就有轉機了呢?但是“堅持一下”之后,真正能獲得的好處,他自己也說不清,甚至是完全不確定的。這種感覺其實更像是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總想著下一把會翻盤,結果越輸越多,越輸越想贏。

堅持,則是你可以清楚地知道你所堅持的事能給未來帶來的好處,而且這個好處是實實在在可以看到的。

所以這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在于關注點不同:執念關注的都是自己過去的投入,心心念念放不下的是自己的損失,卻全然不顧未來是不是有真實的可見的回報:而堅持關注的是自己的未來,自己所堅持的不是堅持這件事本身,而是對堅持這件事最終所能達成的結果,這個結果是自己能看到、能實現的。

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于,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所以,果斷拋棄那些沒有目標的盲目努力,堅持那些有具體產出的持續行動吧。

總結

★進修學歷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謀定而后動。

★進修學歷有專業認證、結交人脈、提升能力三項價值,但切記要聚焦,不能貪多。

★正在進修的人,要放棄沒有目標的盲目努力,堅持有具體產出的持續行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神县| 石景山区| 海口市| 固镇县| 旅游| 上杭县| 乌苏市| 唐河县| 阿鲁科尔沁旗| 友谊县| 凯里市| 阿拉善左旗| 福贡县| 静乐县| 紫金县| 三河市| 萝北县| 友谊县| 淮南市| 集安市| 彰化县| 卓资县| 石河子市| 台中市| 图们市| 英山县| 南陵县| 淮安市| 故城县| 墨玉县| 玉门市| 科尔| 黄大仙区| 铜梁县| 建阳市| 赤水市| 靖安县| 牙克石市| 拉孜县| 龙海市|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