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輝歲月:第三視角看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等聯合課題組
- 3798字
- 2021-01-05 16:00:38
前言
若想開啟了解哈薩克斯坦這一草原之國的神秘大門,納扎爾巴耶夫就是最好的鑰匙之一。作為民族領袖,納扎爾巴耶夫是哈薩克斯坦的靈魂。他的思想理念是指導哈薩克斯坦發展的理論基礎,他的治國方略是國家管理的經典案例,他領導國民的奮斗歷程是哈薩克斯坦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的重要歷史片段。
自1989年6月擔任哈薩克加盟共和國共產黨第一書記,1990年4月當選哈薩克加盟共和國總統,1991年12月1日成為哈薩克斯坦總統,至2019年3月20日辭去總統職務,納扎爾巴耶夫執政哈薩克斯坦約30年。這是哈薩克斯坦面臨國內外風云變幻跌宕起伏的30年;是克服艱難險阻,使國家由貧窮落后變成中亞強國的30年,也是將哈薩克斯坦由默默無聞的亞洲腹地草原國家變成國際社會廣為關注的現代國家的30年。哈薩克斯坦的巨變與納扎爾巴耶夫的領導密不可分。納扎爾巴耶夫稱得起哈薩克斯坦“民族領袖”的稱號。
一
傳統上,哈薩克人只有名字,沒有姓。哈薩克人的名字由“本名+父名+祖父名”三部分構成,日常生活中稱呼名字時一般使用簡化的“本名+父名”這一偏正結構。家長在給子女起名時,一般會從自己以及自己父親的名字中各挑選一個詞,作為孩子名字中的“父名”和“祖父名”部分,既防止本名重復率高難以區別,又讓他人很容易了解該人的血統繼承和家族淵源。沙俄統治后,受俄羅斯文化影響,哈薩克人也仿照俄羅斯人名字的構成形式“名+父稱+姓”,并在父稱后加上俄語尾綴(oV、eV、oVa、eVa)。也有人在父名后加上ulR(國際寬音標,意思是“他的兒子”)或qRzR(國際寬音標,意思是“他的女兒”)。
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全名是“努爾蘇丹·阿比舍維奇·納扎爾巴耶夫”(Nursultan Abishevich Nazarbayev)。這個名字是他的奶奶給起的,來自《古蘭經》的哈薩克語。努爾蘇丹(Nursultan)是名,意思是有作為的執政者。其中“努爾”意喻光明、日光、光線,“蘇丹”指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執政者。阿比舍維奇(Abishevich)是父稱,即阿比什的孩子(即父親的名字叫阿比什)。納扎爾巴耶夫(Nazarbayev)是姓,即有遠見或眼光敏銳的貴人,該詞由兩個詞根構成,“納扎爾”是有遠見、眼光敏銳、觀察力強的意思,也有“將自己奉獻給神”的意思,“巴耶夫”是俄語的用法,取自哈薩克語“巴依”,意思是地主、有錢人、主人等。從名字可以看出,家人希望納扎爾巴耶夫成為一個有作為、有出息的富人或官人。據說,納扎爾巴耶夫出生時體重5千克,天生就是位“重量級人物”。
二
納扎爾巴耶夫1940年7月6日生于阿拉木圖州卡斯克連區切莫爾甘村,位于七河流域的外伊犁阿拉套山山麓,屬于大玉茲恰普拉什特部落(烏孫后裔)。切莫爾甘村旁邊有條清澈的切莫爾甘河流過,一條小路從村莊通往山上。這條路由納扎爾巴耶夫的雙親和村民們親手修建。在這個村子里還生活著納扎爾巴耶夫的一個遠房親戚,就是阿卡耶夫(吉爾吉斯斯坦首任總統)的母親。
納扎爾巴耶夫的經歷如下:
1960—1969年,卡拉干達鋼廠下屬的技校畢業后開始在卡拉干達鋼廠當工人,從事一線生產。
1969—1973年,在哈薩克加盟共和國卡拉干達州鐵米爾套市的共青團和黨委工作。
1973—1978年,卡拉干達鋼廠黨委書記。
1978—1979年,卡拉干達州委書記(相當于中國地級市的市委委員)、第二書記(相當于中國地級市的市委常務副書記)。
1979—1984年,哈薩克加盟共和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書記(相當于中國的省委委員)。
1984—1989年,哈薩克加盟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相當于中國的省長)。
1989年6月22日—1991年9月7日,哈薩克加盟共和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相當于中國的省委書記),其間于1990年7月14日—1991年8月23日任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1990年2—4月兼任哈薩克加盟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大體相當于中國的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直至哈薩克共產黨于1991年9月7日解散。
1990年4月24日起任哈薩克加盟共和國總統。
1991年12月1日在總統選舉中當選為哈薩克斯坦總統。
1995年4月29日全民公決同意總統任期延長至2000年。
1999年1月10日贏得總統選舉。
2005年12月4日贏得總統選舉。
2011年4月4日贏得總統選舉。
2015年4月26日贏得總統選舉。
2019年3月19日宣布自3月20日起辭去哈薩克斯坦總統職務,仍擔任安全委員會主席、祖國之光人民民主黨(簡稱“祖國之光黨”)主席、哈薩克斯坦人民大會主席、憲法委員會委員。
三
2019年3月,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宣布辭職,時任參議長的托卡耶夫繼任總統。從納扎爾巴耶夫能在自己事業高峰之際而自愿放棄國家元首職位這一點,就可看出他對國家的真摯熱愛和對未來的關心。
托卡耶夫是納扎爾巴耶夫的老朋友、老同事、老部下。納扎爾巴耶夫對托卡耶夫的品德和能力高度評價,認為他是一位誠實、負責和勤奮的人,是值得將國家托付給他的人,是可以帶領哈薩克斯坦人民繼往開來的人,對托卡耶夫寄予厚望。
托卡耶夫總統認為納扎爾巴耶夫是一個偉人,是一位在整個世界以及歷史上都已獲得高度認可的政治家,他帶領哈薩克斯坦人民實現了獨立,創造了“哈薩克斯坦模式”,成功地將哈薩克斯坦轉型為現代化的先進國家。
納扎爾巴耶夫和托卡耶夫均是中國人民熟知的老朋友、好朋友。中國高度評價納扎爾巴耶夫的功績,對托卡耶夫也充滿信心。作為重要鄰邦和永久全面戰略伙伴,中國始終尊重哈薩克斯坦人民的選擇,支持哈薩克斯坦穩定和發展,努力深化兩國關系和各領域合作,衷心希望哈薩克斯坦繁榮昌盛。
四
本書致力于總結納扎爾巴耶夫關于國家治理的思想理念,研究他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和模式。通過回顧哈薩克斯坦政治、經濟、安全、民族、宗教和對外政策的發展歷程,分析納扎爾巴耶夫思想理念逐漸成熟和完善的過程。可以說,本書既是了解納扎爾巴耶夫思想的研究專著,也是記錄哈薩克斯坦獨立后發展歷程的史冊。
作為學者,納扎爾巴耶夫理論著述頗豐,他慣于從歷史根源挖掘事物本質,借鑒他國經驗思考現實問題,體現出深厚的理論功底。他的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和空洞的說教,實實在在的話語就像與讀者面對面談心,娓娓傾訴他的思想觀點。無論是列述國家面臨的難題,還是分析各種方案的優劣,從來都是直言不諱,沒有遮掩回避。通過樸實無華的語言,納扎爾巴耶夫與讀者建立了坦誠的交流氛圍,使得我們有機會窺視他的內心世界。
作為政治家,納扎爾巴耶夫總是能夠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里,努力實現突破和創新,圍繞社會變革的需要,尋找社會最大公約數,指明前進的方向。蘇聯解體后,整個歐亞地區成為新的地緣政治元素,哈薩克斯坦作為新獨立國家,其國內發展和國際交往都充滿不確定性,很多時候并沒有可供參考的樣板,只能摸索前行。納扎爾巴耶夫以其膽識魄力,總能在國家發展出現重大挑戰或轉折時期展現他的遠見卓識,精準把握關鍵問題,提出有效應對措施。他的思想既包含哈薩克傳統文化底蘊,又富有現代精神。
作為勞動者,納扎爾巴耶夫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優秀員工。勤勤懇懇地忘我工作讓他贏得了同事和領導的信任,并在民眾的擁護下成為國家領導人。他的成就都是苦干得來,沒有任何捷徑,也不走旁門左道。寬廣的眼界和胸懷造就了豐富且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納扎爾巴耶夫的理論建樹同他的成長歷程和優秀品質息息相關。他的思想和理念來自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工作實踐,是深入民眾和基層務實工作的經驗積累,只有不斷經歷挫折與奮進、失敗與成功,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才能體會其中的深意。
五
本研究成果得到中國石油中油國際中亞公司和哈薩克斯坦哈德石油合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大力資助。作為最早進入哈薩克斯坦市場的中國能源企業,中國石油參與了哈薩克斯坦石油工業的現代化建設進程,見證并經歷了這個國家獨立以來發生的巨大變革,目睹了哈薩克斯坦經濟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改善。這一歷程也是納扎爾巴耶夫的思想和政策合理性的實踐檢驗過程。
多年來,中國石油始終秉承“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宗旨,堅持“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合作理念,與合作伙伴一起創新技術、培養人才、提高效率,目前業務涉及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管道運輸、銷售貿易和工程技術服務等多個領域。
中國石油的工作實踐和體會對課題組的研究工作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使之對哈薩克斯坦的政策和納扎爾巴耶夫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研究成果更具有客觀性和現實性。
吸引國際油氣企業進入哈薩克斯坦,同時實施油氣出口多元化政策,是哈薩克斯坦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哈油氣合作的實踐與成果有力地促進了哈薩克斯坦的能源工業發展,驗證了納扎爾巴耶夫當年決策的英明。
六
本書的寫作匯集了國內從事中亞研究的主要單位和優秀學者。課題研究過程艱辛漫長,課題組查閱了大量資料,反復研討,最終將這一系統體現納扎爾巴耶夫思想的著作呈現給讀者。
各部分撰寫者分別是:
第一章:成長道路 趙常慶
第二章:政治改革與發展 包毅
第三章:經濟調整與實踐 高際香、張寧
第四章:國有資產管理與改革 張寧、高際香
第五章:民族多樣與統一 王明理、吳宏偉
第六章:宗教和諧與寬容 盧山冰、王明理
第七章:國家安全與穩定 丁曉星
第八章:外交多元與平衡 李自國
趙常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包毅: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研究室副研究員
張寧: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研究室研究員
高際香: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俄羅斯經濟研究室研究員
吳宏偉: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研究室研究員
盧山冰: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王明理: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研究員
丁曉星: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亞所所長,研究員
李自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所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