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英法戰爭鋒芒初露(1)
古樸的家族
與多數美國人一樣,華盛頓家的祖上也都是英國來的移民。按照輩分向上追尋,可以追溯到諾曼底人擊敗英格蘭那時。那些來自諾曼底的征服者,聽命于他們的長官,占領了英格蘭的大部分領土。就是在那勝利榮光的時候,他們中的每個人都得到了土地和特權。在這些手中握有特權的人中,華盛頓家的祖上獲得了廣闊的土地——達勒姆郡。
威廉是征服者們的首任領袖,他給了他們無上的榮譽,并且不斷把這些人的權利擴大,還讓他們連續擁有世襲的特權。但是,不管什么時候,外來的侵入者總是會受到當地人的反抗。在眾多的反抗者中,諾森伯蘭人是最不老實的。為了對付這個威脅,威廉需要立即在邊遠的地方安插一些親信。身為一個思想清醒的統治者,他很清楚應該安插什么人到那種地方。
威廉·德·赫特伯恩家族就是在那個時候來到這里的,而這個家族就是華盛頓的祖先。經探究發現,在諾曼底時期,這個家族在當地就已經是很有名氣的望族了。這個姓氏最早是由一個村莊的名字而來的。這個村莊被當地的主教分封給華盛頓的祖先,于是他們就沿襲了這個名字。這樣的事情很好解釋,在威廉執政時期,教士和貴族們已經習慣了用分封地的名稱做自己家族的姓氏。關于這個家族的細致傳承歷史,我們現在已經很難找到確切的資料,不過可以確認的是,他們的確是諾曼底征服者中的一分子,而且是和很多貴族一起獲得了大塊的分封土地。
為了表示個人的忠誠,威廉·德·赫特伯恩拿個人的赫特伯恩村莊和本教區的威星頓村莊作了交換,并承諾每年都會對主教繳納免役稅4英鎊,在一些重要的狩獵活動中,他們還會伺奉主教的兩只靈提狗;要是發生了戰事,他們還會增派一名裝備齊全的男子。獲得了新的土地后,這個家族把名字改成了德·威星頓。在當時的局勢下,參與軍事事務是非常緊急的一項任務,此外,大規模的狩獵活動也是不能拖沓的。在達勒姆郡,由于那些得到封賞的家族擁有很大面積的土地和森林,所以他們的狩獵活動要求非常嚴格。
這以后的很多年,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家族的名字,一直到了1257年,大家才從國王特許教會所有地的契約書上知道了這個家族的名字。皇室賦予他們這樣大的恩惠,使得多數傳教士都成了王權的忠誠捍衛者。當那些新興的資本家們聯手爭奪國王權力的時候,這些忠誠的教士們自愿組成了皇家護衛隊,為權利和榮譽而戰。不過不幸的是,到了1264年,國王被擊敗,并被關了起來。而就在那支國王護衛隊中,我們找到了威星頓村莊威廉·威星頓的名字。
對于威星頓家族來說,這次事件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可是他們并沒有從此潦倒放棄。在愛德華三世執政時,威星頓家的人依舊經常出席各種社交場合。時至今日,我們仍可以搜尋到這個家族的徽章樣式,那是一朵金色的玫瑰,由天藍色的襯底做烘托。很快,新的考驗就來了,1346年,英格蘭國內空虛,蘇格蘭國王趁機大規模進攻諾森伯蘭。為了捍衛這個國家高貴的領土,為了能讓后世子孫永享榮譽的光環,威星頓家族積極響應號召加入到戰斗中來。蘇格蘭的戰敗給這場戰爭畫上了句號,威星頓家族在這場戰爭中的鮮明立場為其贏得了本應屬于他們的榮耀。
威星頓家族恪盡職守,為了踐行先祖的承諾,每一次規模宏大的戰役他們都積極參與。我們已經很難想象如此多的戰役為整個家族帶來了什么,不過優秀的戰斗品格一定是從這個時候培養起來的。后來的200多年里,歷史記載中始終閃耀著威星頓家族的名字,他們在邊境地帶依然活躍,受到大家的崇尚和敬仰。可是最后這個家族仍走到了盡頭,因為沒有嫡系男子做繼承人,威星頓家族失去了所擁有的封地繼承權。
此后,在封地的貴族名單上,就很少能看到威星頓家族的名字了。然而他們并沒有完全消失,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們家族的人在教會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1416年,約翰·德·威星頓被選舉為女修道院的院長,該修道院隸屬于福音大教堂。這座修道院在當地享有很高的聲譽,教皇親自任命每屆的修道院院長。除了那些榮耀和尊敬,該修道院的院長還可以享受到很多實際的利益。
在這以后漫長的300年里,威星頓家族總是享有這座修道院的管理權,有時候,他們的權力甚至都超越了當地政府。值得慶幸的是,威星頓家族并不是一個只顧私利的家族,他們清醒地張開了雙眼,看清了整個歷史的發展方向。約翰·德·威星頓為了維護弱小者的利益,勇敢地站了出來,他主張消除貴族教士的特權。
為了堅信個人的信仰和理想,這位年輕的戰士與當地的主教和副主教在公共場合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因為得到了廣大教徒的支持,他輕而易舉地就取得了勝利。為了女修道院的榮譽,約翰奮斗了很多次,因為卓著的功勛,他又被大家選舉為當地男修道院院長。約翰任院長的時間長達30年,直到他1466年去世。即使他逝世了,大家也沒有將他忘卻,為了方便紀念他,大家把他安葬在距離圣·貝內迪克圣壇不遠處的教堂北側的大門旁邊。
細心的讀者或許已經看了出來,此時的威星頓家族已不再是一脈單傳了,它已經有了若干的分支,分支跟母體之間沒有太大的關聯,都依照著個人的方式在向前發展著。這個大家族的成員們,有的稱霸一方,在英格蘭坐擁巨額的財產;有的成了學術精英,在學術界風華正茂;還有的躋身政壇,成為叱咤風云的領軍人物。在悠長的發展傳承中,這個古老家族的名字再次發生了變化,發展成了華星頓,隨之又被稱為華省頓,最后演變成了今日的華盛頓。
美國國父華盛頓就來自這個古老家族中的一支后裔。他的先祖是約翰·華盛頓,蘭開郡沃爾頓人。約翰曾經擔任過諾桑普頓郡的郡長,1538年,因為他在諾桑普頓立有戰功,所以被賜予了一座莊園,還有附近的一些土地,而到了1620年,這個家族所在的莊園就被大家普遍稱為“華盛頓莊園”了。
在華盛頓莊園的眾多后裔中出現了一位爵士,名叫威廉·華盛頓,他與歷史上享有聲譽的白金漢公爵的妹妹結合了。因為白金漢公爵是查理一世最得力的大臣,所以威廉所帶領的華盛頓莊園在政治立場上也向斯圖亞特王朝傾斜,雖然這在當時為他們帶來了榮譽,但隨后這也成為了他們的災難。作為威廉爵士的兒子,亨利·華盛頓爵士成了他的法定繼承人,他繼承了父親英勇善戰的精神。他所統帥的騎兵團在布里斯托爾戰役中曾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奠定了整個戰役勝利的堅實基礎。
越到后面,亨利表現得越出色。在沃切斯特的司令官被敵人俘虜后,他被任命為沃切斯特的總軍官。那時的英格蘭,王權已經被動搖了,各處的起事軍隊早已聯合到了一起,立下誓言要推翻王權,建立一個資產階級自由的國家。在異常的混亂中,喬裝后的國王逃到了亨利爵士的封地。俗語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國王剛到這里沒多久,一封勸降信就送到了亨利爵士手里,信中要求他聽從廣大人民的意愿,號召他交出國王。亨利爵士果斷地回絕了這個要求。通過一番衡量,他選擇了王權這一邊,決心為了國王的信任抗爭到底。
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于1886年10月28日矗立在美國紐約市海港內的自由島的哈德遜河口附近,被譽為美國的象征。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的服裝(一說羅馬古代長袍),頭戴光芒四射的冠冕,七道光芒象征世界七大洲。自由女神像腰寬106米,嘴寬91厘米,右手高舉象征自由的火炬,長達128米,火炬的邊沿上可以站12個人。左手捧著一本封面刻有“1776年7月4日”字樣的法律典籍,象征著這一天簽署的《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象征著掙脫暴政的約束和自由,而其體態又似一位古希臘美女,使人感到親切自然。當夜幕降臨,神像基座的燈光向上照射,將女神照得宛如一座淡青色的玉雕。
得到亨利的回復,起事軍隊的首領華萊上校親自帶領5000名士兵來到了華盛頓莊園,想要以武力強迫亨利交出國王。面對緊張的局勢,亨利爵士遣派了一名使者前去征詢國王的意見,可是離開后的使者總是杳無音訊。在華盛頓莊園外,起事軍隊總是駐扎在那里。轉瞬三個月過去了,莊園內部的日常供給已經愈發艱難。如果這個時候華萊上校率軍攻打,華盛頓莊園根本無法抵御,一定堅守不了一小時。可是,執著的亨利爵士仍舊堅信“等待國王的命令”。終于,國王的命令送到了,不過不是讓他抵抗,而是命令他投降。按照國王的指示,1646年7月19日,亨利投降了,很有體面地投降了。華盛頓家族總是傳承著一種美德,那就是堅持不懈,永不言敗。恰是憑借了這種家傳的美德,我們的主人公才得以帶領美國人民走出那段黑暗的歲月。
在查理一世離開人世后的那幾十年,華盛頓莊園的發展狀況對于我們來說,是知之甚少的。在克倫威爾掌權期間,所有的王權擁護者都明白自己舒適的生活不會再有了。1655年,克倫威爾被貴族們的一次暴動激怒了,進而導致克倫威爾對他們的報復。為了保護自身的安全,逃到鄰國去避難成了很多貴族的選擇。在這些逃離的人中間,就有華盛頓莊園中的兩兄弟和家人——約翰與安德魯。他們是英勇的亨利爵士的曾孫,也是華盛頓莊園的合法繼承人。
1657年,兄弟二人和家人輾轉來到了美洲的弗吉尼亞地區。在位于波托馬克河與拉帕哈諾克河間的北峽地區,也就是威斯特蘭縣,他們購買了一塊土地。沒過多久,約翰就娶了同縣一位名叫安·波普的姑娘,并在布里奇斯河畔安居下來,通過幾年的努力,他成了一名莊園主。日子久了,約翰的名氣也大了起來,先后出任了市民議會的議員和地方行政長官。在他管理期間,他為本地人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情,為了紀念他的無私奉獻,大家把他居住過的教區稱為華盛頓教區。
從此以后,華盛頓家族便在弗吉尼亞定居下來,那座莊園養育了他的好幾代子孫。華盛頓的父親奧古斯丁,便是約翰的孫子。1694年,奧古斯丁在這個莊園里出生,他曾先后結了兩次婚。第一次是在1715年,威斯特蘭縣的巴特勒先生的女兒簡嫁給了他,成為他第一任妻子,他們一共生育了4個孩子,活下來的卻只有勞倫斯和小奧古斯丁。1728年11月24日,簡便因病去世了。第二次婚姻是在1730年,奧古斯丁迎娶的是鮑爾上校的女兒瑪麗。他們兩個人一共生育了4個兒子:約翰、查爾斯、薩繆爾和喬治,此外他們還有2個女兒:伊麗莎白和貝蒂,不幸的是貝蒂幼年時便夭折了。我們的主人公,在這4個兒子當中最為年長。1732年2月22日,在布里奇斯莊園的老宅中,他出生了。
華盛頓剛出生不長時間,他的父親就在附近的斯塔福縣買下了一座新莊園,并且舉家遷移到了那里。早期的華盛頓多數時間都是在那里打發掉的,在莊園后面有一片廣闊的草地,那是他的體育場和練兵場。
當時的弗吉尼亞,教育水平還相當滯后,大家打趣稱呼當地的小學為“爛牧場小學”。為了讓下一代健康成長,當地的莊園主們都把個人的孩子送到英國去留學,于是,華盛頓的父親奧古斯丁便決定把自己的長子勞倫斯送到英國去。因為當時的華盛頓年齡還不大,不適合獨自在異地生活,所以他便被留在了當地的小學。就是在這所學校里,華盛頓接受了最簡單的閱讀、寫作和算術課程。
童年教育對于華盛頓來說并不是很理想,但是他從父親的言傳身教中學到了很多珍貴的經驗。奧古斯丁的身上有一種良好的道德感染力,也正是因為他的存在,小華盛頓天真的心靈才被鐫刻上了最高準則的信仰。當華盛頓8歲的時候,他哥哥勞倫斯從英國學成歸來了。兩兄弟的年齡雖然相差14歲,但感情卻很好。勞倫斯總是很貼心地照顧弟弟華盛頓,而華盛頓也因個人的聰慧才識獲得了哥哥勞倫斯的尊重。
西印度群島戰爭爆發后,勞倫斯應征入伍。直到戰事結束后,1742年秋季,他才回到了故鄉。由于領導這次戰斗的弗農上將與溫特沃斯被派到了英國,所以勞倫斯在故鄉停留了短暫的一段時間后,便準備到英國去尋求更大的進步。不過他的想法并沒有得到實現。在費爾法克斯縣,他愛上了受人尊敬的威廉·費爾法克斯的長女安妮,隨后,也就是在1743年4月12日,他的父親突然病得很嚴重。在這樣的情形下,勞倫斯馬不停蹄地趕回了家,接受父親的臨終遺囑。奧古斯丁在臨終前留下遺囑,把自己豐厚的財產合理地規劃,分給了他的孩子們。就在同年的7月,安妮嫁給了勞倫斯。這時的勞倫斯已經不想再四處漂泊了,他居住在從父親那里繼承來的莊園內,和安妮幸福地生活著。為了表達對弗農上將的紀念,他把個人的莊園改名為弗農山莊。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華盛頓也越來越大。他對體育運動情有獨鐘,經常通過很多方式鍛煉身體。所以幼年時的他看上去要比其他孩子高大強壯一些。華盛頓不但擁有健康的身體,還知曉怎樣用正直無私的天性來約束個人的一言一行。在年少的集體生活中,他很輕松地就獲得了伙伴們的支持,經常被選舉為仲裁者或是游戲中的領袖,這種規則一向沒有被打破過。
在弗農山莊的歲月
父親過世后,哥哥勞倫斯對華盛頓的疼愛一點都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了。他常常請華盛頓來弗農山莊做客,全方位地關心著這個弟弟。勞倫斯聰明的思想和忠誠的品行讓他順理成章地成為被當地人所擁護的領袖。因為可以常常來勞倫斯家,所以華盛頓有了和費爾法克斯先生接觸的機會。喬治·華盛頓指導黑人農奴們進行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