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和自己的弗吉尼亞士兵們一起加固碉堡,通過個人的一言一行激勵他們。可是麥凱上尉與他的軍隊在駐扎的時候并沒有采取任何防御措施。更嚴重的是,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華盛頓的印第安盟友竟然把他拋棄了。他們看到英軍在優勢強于個人的敵軍面前的防御工事非常糟糕,同時亞王認為英軍在征求他的意見方面也不夠有誠意。而事實上,導致他這樣做的真正原因是他想把個人的妻兒送到安全的地方。所以他僅把一小部分武士留在了營地。
3日的早晨,華盛頓正在和士兵們做碉堡的加固工作,偵察兵送來消息說,法國軍隊有大動作,正在大約4英里外的地方。華盛頓馬上安排好軍士,靜候法國人的進攻。大約十一點鐘,在很高的樹叢上,有法軍士兵用滑膛槍向英軍掃射。華盛頓懷疑這是一種計謀,是想引他的士兵到樹林中去。他下令讓所有士兵都退到戰壕里,敵人不出現,就不要開槍。整個白天,兩方士兵都在小規模地掃射。后來下起了大雨,退到戰壕里的士兵苦不堪言,很多滑膛槍都浸濕了無法使用。
晚上八點鐘,法國方面要求談判。華盛頓有些拿不定主意,他擔心這是法國的陰謀,想趁機潛入碉堡。遺憾的是,唯一一個能講規范法語的工程師德佩魯內爵士還受了傷,于是華盛頓只好讓他曾經的擊劍老師與譯員雅各布·范布拉姆上尉去。上尉兩次帶回來的條件都是讓守軍投降,華盛頓回絕了法方的條件。第三次,范布拉姆帶回來的是用法文寫的書面投降條款,上尉用不規范的英語盡量把那些條款翻譯出來,而華盛頓和軍官們就站在一邊聽,努力地分析那些條款中的意義。
翻譯出來的主要條文是;法國軍隊和印第安人承諾,華盛頓一行人可以按照軍令指示,攜帶一切財物和軍用物資,堂堂正正地離開碉堡,返回居民區,他們不會加以阻撓,但是加農炮之類的軍事設施必須摧毀;他們也可以把財物安頓在秘密的地方,并派人看守,以后再來用馬匹運走;他們還必須保證一年之內,不再干涉法國國土,以及在其上修筑任何建筑設施;放還在伏擊朱蒙維爾的戰役中俘獲的法軍戰俘;在沒有移交法國戰俘之前,范布拉姆上尉與斯托波上尉還應留在法方,充當人質。最后雙方達成了這個協議。
第二天清晨,華盛頓與他的下屬們打著旗,堂堂正正地從這個碉堡走了出來。可他們剛一出來,法軍的盟友印第安人就開始搶奪財物。華盛頓看了出來,法國人根本就沒有制止,而且他們也制止不了。他命令把拿不動的財物和加農炮、火藥等其他軍用物資全部銷毀。在這樣的形勢下,他們一直拖延到十點才踏上凄涼的征途。他們一直走到距離“困苦堡”3英里的地方,才駐扎營地過夜,掉隊的士兵們也隨即趕了上來。
在這次交鋒中,弗吉尼亞軍隊陣亡12人、受傷43人。麥凱上尉的軍隊死傷人數不明。據說法軍和印第安人的損失更多。
第二天的征途上,華盛頓盡量用堅毅、快樂的作風鼓舞狀態低迷的士兵們。食品供不應求的狀況下,華盛頓親自參加艱苦的勞作。終于他們順利地抵達了威爾斯溪,在那里,他們獲得了充裕的糧食。華盛頓讓士兵們在那里休息,自己去了威廉斯堡,和麥凱上尉一起向總督作軍事匯報。
沒多久總督府就宣布說,雖然他們出師不利,但是對于華盛頓與他的軍隊,仍要加以表彰。不過獎勵的名單里少了兩位軍官,一位是穆斯少校,他被指責為懦弱膽小;另一位就是華盛頓不走運的擊劍老師——不規范的翻譯員雅各布·范布拉姆,他被控訴為蓄意誤譯投降條款,犯有叛國罪。
華盛頓的不滿意
英斯上校的軍士們總是在修建前方的崗哨和據點,而此時剛回到亞歷山德里亞軍隊的華盛頓,則被德威迪總督屢次催促招募新兵,然后把軍隊帶到威爾斯溪和英斯上校會合。在杜凱納堡的斯托波是個比較自由的俘虜,由于最近一次戰斗的勝利,那里的法國人放松了警戒。在他寫給英軍軍官的信件(附杜凱納堡平面圖)里面說道:“這里有1000人,不算印第安人。只有康特勒庫爾與一支5名軍官、40名士兵組成的護衛隊住在碉堡里面,其他人都在外面。要是能挑選出100名可靠的肖尼人、明戈人以及特拉華人,相信完全可以趁其不備攻占碉堡。”
英軍的計劃還在執行中,但是華盛頓卻在此時選擇了放棄。事情是這樣的:10月份,總督把事實上的兵力增加到了10個連,因為編制不同,所以他把皇家與地方兩種軍隊都改編成了獨立連。這樣,在原本的弗吉尼亞軍隊中,上尉就是最高級別的軍官了。華盛頓認為在這個時候讓他接受上尉的軍銜有損他的名譽,因為之前立法委員會已經通過投票,向他“在任職上校期間的優秀表現”致謝。
抗法聯軍總司令、馬里蘭總督夏普非常想讓華盛頓擔任軍隊的臨時軍官,所以就讓菲茨希爾上校寫了一封信給華盛頓,說明了這個意向。但是華盛頓對他的軍銜被降這件事感到很憤慨,所以他義正詞嚴地回絕道:“您讓我繼續擔任上校職務,這令我出乎意料。要是你感覺我能夠任職一個不只沒有軍銜,還沒有與之相對應的薪餉的職務的話,那您是把我和那些虛有職務的人看得一樣低賤。”他隱晦地指出這不是英皇的命令,而是德威迪總督的緩兵之計。華盛頓還補充道:“我希望能獲得真摯坦誠的對待,所以我不再接受軍職。但我對這一切將予以默認。謹附上總督閣下的來信,懇請你轉達我的感謝。我是不愿退出軍界的,相反我非常愿意留下來為他效勞。還勞煩轉告,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榮譽,也是聽從親朋好友的勸告。”
華盛頓的這種做法令很多人詫異,但是即使他不這樣做,政府的另一條例也會迫使他這樣做的。條例是這樣指示的:由英皇和英皇在北美地區的總司令所任命的全體軍官,其級別應在各行省總督所任命的所有軍官之上;另外,地方軍隊的將級和校級軍官在與英皇委任的將級和校級軍官同時服役時,沒有任何軍銜,皇家軍隊的所有上尉及其下級軍官,其級別應在任職較久的地方軍官的職位之上。
要是華盛頓有異議,他會建議這是一條侮辱各殖民地同胞人格的條例。這種公開蔑視殖民地人民的名譽與智慧的做法很容易削弱美利堅人對英國的擁護,并為美利堅人最終宣布獨立鋪平了道路。
德威迪總督拒絕釋放被俘的法國官兵使華盛頓再次不滿。他這樣做是因為法國人把很多英國人囚禁在了加拿大。華盛頓在掛出停戰旗的同時曾建議,用法國軍官德魯與兩個見習軍官換回被作為人質的斯托波上尉與范布拉姆。但法國人并沒有回應這個要求。華盛頓對總督的不誠信和不果斷非常不滿,但是他的申訴并沒有什么明顯效果。
英法雙方發生了一些小規模的戰役后,駐巴黎的英國大使和駐圣詹姆斯的法國大使都有所行動,指責干擾和平的活動。然而,法國一邊滿口和平,一邊卻整裝待發,計劃做進一步的行動。法國皇室把法國大使當做了制造和平假象的煙霧,令大使非常不滿。英國也在做軍事行動,自稱是為了防御和抵抗。英軍總司令坎伯蘭公爵接受命令指揮這場戰役,愛德華·布雷多克少將負責實施具體的作戰計劃。他們商定了1755年的四項作戰目標:將法國人從他們非法占領的新斯科舍省地區趕走;將法國人從他們建立在香普蘭湖畔的王冠角的碉堡中趕走,因為據說這一碉堡是在英國境內;將法國人從他們建立在安大略湖與伊利湖之間的尼亞加拉碉堡中趕走;將法國人從賓夕法尼亞與弗吉尼亞邊境處趕走,并收復俄亥俄河流域。
華盛頓辭掉職務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母親,認真地履行他長子的責任照顧全家。他喜愛農活,正當他打算在弗農山莊務農時,一觸即發的戰爭打破了村莊的平靜。望著那些整裝待發的炮艦、運輸艦和閃閃發亮的武器,還有那些往來的士兵,他不禁感慨,這場恢弘的戰役是多么不同于他所指揮的饑餓戰啊!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多么好的建功贖過的機會啊!他非常渴望能以志愿兵的身份來參加這次遠征。
德威迪總督,還有一些其他人將華盛頓的才能,以及他在邊境戰斗的經驗向布雷多克將軍進行了介紹。后來,羅伯特·奧姆上尉——布雷多克將軍的一個副官接到命令,寫了封信給華盛頓,邀請他前來加入布雷多克將軍的參謀部。同時,奧姆還表達了他自己對華盛頓的敬意,華盛頓也很熱情地回應了他,從此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在參謀部中做志愿人員,既沒有薪餉,也沒有實權,還常常要犧牲個人利益,在外出的時候,也沒有人代管個人的事務。不過華盛頓仍義無反顧地接受了邀請。在這個崗位上,他既可以滿腔熱情地擔任軍職,又不必犧牲個人的尊嚴。他迫切地希望能在參謀部獲得一些軍事經驗。
華盛頓的到來,受到將軍的副官奧姆上尉與莫里斯上尉的熱烈歡迎,三人還結成了知己。他的才能也得到了將軍的贊揚。很快,華盛頓就摸清了將軍的脾氣,雖然將軍的脾氣有些急躁,但是為人正直忠厚,做起事來一絲不茍。
除了德威迪外,布雷多克還邀請了四位總督共聚在亞歷山德里亞,一同制訂作戰計劃。華盛頓被介紹給他們,并與他們一一詳見,他們早就聽說了他的才干。華盛頓認為,在四位總督中,雪萊具備一位紳士和政治家的風范。布雷多克的軍事秘書便是他的兒子威廉。
4月14日召開了一次會議,會上公布了將軍的委任狀。在協商作戰計劃時,各總督認為紐約應作為指揮中心。布雷多克為了執行英皇對他的指示,對此表示反對,因為英皇清楚地指示,他本次遠征的目標是法國人近期在俄亥俄河上建立的據點。
總督雪萊帶領他和威廉·培珀瑞爾爵士的軍隊,還有很多紐約士兵組成的連隊,負責進攻尼亞加拉與王冠角地帶;而印第安人事務的唯一管理人與總監威廉·約翰遜上校則負責進攻杜凱納堡。祖籍愛爾蘭的威廉·約翰遜上校,1734年至美洲后便定居在紐約的莫霍克河附近。他在各個土著部落里設立了辦事處,通過貿易積累了大筆財富,并成為印第安人在某種意義上的統治者。因此大家希望他能順利完成這場戰役當中的任務,布雷多克也預見他的計劃能輕而易舉地實現。
把法國人從新斯科舍省驅逐出去的任務,交給了本省的副總督勞倫斯上校來完成。之前,在蒙克頓中校的幫助下,勞倫斯上校曾成功地擊敗過法國人。
大會結束后,看到需要運輸的物資量很大,華盛頓不禁質疑。他想起曾經為了把9門回旋炮與少量物資運過山去,遇到過很大的困難。他說:“要是我們的行軍速度受到運輸大隊的緩慢步伐制約的話,那將是非常討厭的,真的非常討厭。”布雷多克只是報以嘲諷的微笑,似乎在詰說這個青年軍官對行軍的狀況不熟悉,少見多怪似的。
在亞歷山德里亞,華盛頓安排完個人的事務后,就到馬里蘭的弗雷德里克敦和將軍會合。5月10日,華盛頓被任命為布雷多克將軍的副官。將軍是在4月20日自亞歷山德里亞出發的,但是弗吉尼亞的承包商未能按照合同送來充足的運輸工具,并且軍糧的數量與質量同樣令人很失望。導致將軍不得不派人去購買牲口,來充當軍隊的口糧。
而此時的本杰明·富蘭克林也來到了弗雷德里克敦。長久以來,他總是在賓夕法尼亞省議會出任議員,同時他也是美國的郵政部長。賓夕法尼亞議會聽說,布雷多克將軍認為他們消極怠工而非常生氣,于是議會就安排富蘭克林到將軍跟前聽從調遣。他來時的身份是郵政部長,他的到來就是為了方便總司令和各省總督之間的信準確快速地傳達。
到5月19日,各方軍隊都已在坎伯蘭堡集齊:人數增加到1400人的兩個皇家團;還有2個中尉與2個上尉的兩個地方木工連,每連30人;由1名上尉、2個助手和10名士兵組成的一個向導連;由斯圖爾特上尉指揮的弗吉尼亞輕騎兵;由30名水兵及其軍官組成的水兵支隊;還有來自紐約的兩個獨立連殘部,其中的一個獨立連是由霍雷肖·蓋茨上尉指揮的。
隨軍的還有蘇格蘭人休·莫塞爾醫生,他后來成了華盛頓的好友。他曾跟隨查爾斯·愛德華的軍隊,在卡洛頓戰場上一敗涂地,后來定居于弗吉尼亞。
營中還有另外一位醫生,詹姆斯·克雷克,是個年輕的蘇格蘭人。他很敬重華盛頓,還與他一起參與了“大草地”戰役,他一直在弗吉尼亞軍隊中任職。
這支軍隊是按照軍事會議批準的方案組建的,華盛頓對這支軍隊非常滿意,并對本次采用的戰術非常有信心。
對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英國人很好奇;而對于英國人,印第安人同樣好奇。他們每天都穿得十分野性,駐足在英軍營房的附近觀看軍隊練習,心中隱隱佩服。他們特別喜歡看青年軍官們賽馬。相比之下,印第安女人比男人更喜歡在英軍駐地附近閑逛。這些年輕的印第安女人就像吉卜賽人一樣極具誘惑力。有一位被稱為“白色霹靂”的酋長的女兒就是如此,她叫“明亮的閃電”。那些英國軍士們很快就認可了這些美女的魅力,引得印第安武士們醋意大發。為了避免引起爭端,印第安酋長下令禁止印第安女人走進英軍營房,但這卻束縛不了英軍士兵追逐美麗的姑娘。最后,“白色霹靂”還有其他一些武士不得不把她們護送回到了奧奎克。莫里斯的秘書彼得斯這樣寫道:“由于英軍士兵們非常喜歡這些印第安女人,所以她們回去的時候攜帶著大量的英鎊。”
見到士兵們因為運輸工具而苦不堪言,華盛頓建議盡量使用馱馬。但是布雷多克將軍不愿意舍棄他的歐洲作戰方式,也不喜歡華盛頓影響他的軍事行動。
富蘭克林所采購的馬匹與馬車終于到了,這使得將軍得到了解脫。富蘭克林憑借自己強大的個人威望,從賓夕法尼亞農民那里購到了物資,雖然他們非常不愿意。當然,他還要承擔對這些農民錢款進行補償的責任。令他深感窘迫的是,他后來拖了很長時間,才把這筆出于愛國目的而欠下的債還清。
法軍勝利
6月10日那天,布雷多克將軍帶領著他的副官,以及其他參謀人員,還有輕騎衛隊從坎伯蘭堡出發了。就在6天前,彼得·霍爾基特爵士早已帶領著個人的軍隊提前出發了。所有的行動,就像華盛頓所預言的那樣,要想翻越大山,必定要經歷一番艱辛。在爬山時,因為道路太過艱險,軍隊被拖散了。要是這個時候有人來偷襲,那軍隊必定會受到一定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