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中說:“學習是最高的善。”
在猶太人看來,一個人不管到了多大年紀,也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只要他還活著,就可以學習。猶太人認為,學習使人嚴謹,嚴謹使人熱情,熱情使人潔凈,潔凈使人克制,克制使人純潔,純潔使人神圣,神圣使人謙卑,謙卑使人恐懼罪惡,恐懼罪惡使人圣潔,圣潔使人擁有神圣的靈魂,神圣的靈魂使人永生。因此,知識具有崇高的價值。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人說“我的年紀太大了,還學什么”或者“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學習”,這對猶太人來說都是不可思議的事。猶太人認為,人可以通過學習保持青春,保持年輕的心態,而且,擁有知識能獲得財富,獲得精神上的富足。所以,只要活著,猶太人總在不停地學習,對猶太人來說,學習是一種神圣的使命。猶太人認為,學問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他們秉持著這樣一種理念:肯學習的人比知識豐富的人更偉大。
西勒爾年輕的時候有一個愿望,那就是專心致志地研究《猶太教則》。可是,他沒有足夠的時間,也沒有充裕的金錢,他的愿望顯得有些遙不可及。左思右想之后,西勒爾終于找到了一個可以達成心愿的辦法:拼命地工作,靠工錢的一半過活,把剩下的錢送給學校的看門人。
“這些錢給你,”西勒爾對看門人說,“不過,請你讓我進學校去聽課,我很想聽聽賢人們在說什么。”
在幾天之內,西勒爾就靠著這種辦法聽了不少課。可是他的錢實在太少了,到最后他連一片面包也買不起了。這時候,讓他感到難受的并不是饑餓,而是看門人堅決地攔住了他,不再讓他走進學校一步。
怎么辦呢?后來,西勒爾終于找到了一個好辦法。他沿著學校的墻壁慢慢爬上去,然后趴在天窗邊。這時候,他就可以清楚地看見教室里面上課的情形,也可以聽到教師講課的聲音。
安息日前夕,天寒地凍,冷風刺骨。第二天,學生們照常到學校去上課,屋外陽光燦爛,可是屋里卻漆黑一片。學生們很納悶,為什么這么暗?原來,西勒爾正躺在天窗上,他身上積了一層白雪,已經被凍得半死。他在天窗上已經躺了整整一夜了。
從此以后,凡是有人以貧窮或者沒有時間為借口不去求學,猶太人就會這樣問他:“你比西勒爾還窮嗎?你比他還沒有時間嗎?”
猶太人認為,學習知識的目的是增長智慧。
猶太人非常重視終身教育,即使是學識淵博、受人尊敬的教師,也不會停下學習的步伐,仍然堅持每天讀書,以此來充實、完善自己,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猶太人的家園里,無論是在街頭巷尾,還是在車站或廣場,專心致志讀書的人隨處可見;在每個猶太人的家中,書房的設立也是必不可少的。
猶太人孜孜以求地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他們愛學習的品質為他們所擁有的智慧發揮了文化滋養的作用。
人只有加強學習,重視學習,其知識才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學海無涯、學無止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