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時間做朋友:你一定要學的高效時間管理術
最新章節
- 第37章 后記
- 第36章 不可不知的偉大時間管理法(6)
- 第35章 不可不知的偉大時間管理法(5)
- 第34章 不可不知的偉大時間管理法(4)
- 第33章 不可不知的偉大時間管理法(3)
- 第32章 不可不知的偉大時間管理法(2)
第1章 前言
哲學家伏爾泰曾經提出一個謎題:“世界上什么東西是最長的,也是最短的;是最快的,也是最慢的;是最容易分割的,也是最廣大的;是最不受重視的,也是最值得惋惜的;沒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東西歸于消滅,使一切偉大的事物生命不絕?”
智者查帝格想了想,回答說:“時間。”在他看來,時間是無窮無盡的,可以無限延伸,但是,一旦我們沒有把握住時間,時間就會在浪費中變得越來越少,以至于我們常常來不及完成計劃;對快樂的人來說,時間往往過得很快,而在那些辛苦等待的人看來,時間卻過得很慢;時間可以無窮寬廣,也可以被切割成最渺小的幾個部分;時間沒有到來的時候,大家往往都不重視,等到它過去之后,又追悔莫及;時間可以讓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悄然而逝,同時也能將那些偉大的時刻凝固、永存。
伏爾泰與查帝格的對話有各種各樣的解讀,但實際上里面隱藏著一個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時間的管理問題,即只有通過有效的規劃與管理,時間才能夠按照我們的意愿產生應有的價值。從古至今,人們都意識到時間的重要,都知道時間對自己意味著什么,但是這并不代表每個人都善于掌控時間、管理時間。對于多數人而言,時間管理仍舊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他們并沒有意識到時間管理的作用與價值。
事實上,時間管理的概念從時鐘被發明出來之后,就開始被重視。美國社會哲學家劉易斯·芒福德在《技術與文明》中提到了13世紀發明的機械時鐘,這些機械時鐘出現在寺院里面,最初的目的就是讓人們能夠準時參加宗教活動。這時,人們已經有意識地開始對自己的時間進行管理,雖然管理的區域非常狹隘。到了1345年前后,歐洲人開始普遍接受一個觀點:1小時分為60分鐘,1分鐘分為60秒。這樣一來,時間被劃分得更加具體,而且也有了一個具體的參照標準,人的活動開始從自然活動中分離出來。幾百年之后經過工業革命,時鐘開始普及開來,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工具,與此同時時鐘開始改變整個世界的運作方式,而時間管理也成了一門“顯學”。
時間管理概念的出現給了我們更多把握時間的機會,它教會我們如何設定具體的目標、如何分解目標、如何區分重要和次要的事情、如何列出任務清單。讓我們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也有了更為精準的把握。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時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時間管理理論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體系。
有關時間管理的研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按照不同時代的不同需求與條件進行劃分,時間管理實際上經歷了四個不同的階段,這也是時間管理理論發展的不同階段。
——第一代的理論著重利用便條與備忘錄,管理者側重于如何在忙碌中調配時間與精力。
——第二代的理論強調行事歷與日程表,管理者明顯意識到時間管理需要側重于規劃未來。
——第三代的理論講求優先順序的觀念。管理者依據事情的輕重緩急設定短期、中期、長期目標,再制訂相應的計劃,設定最佳時間。不過為了避免時間過度緊繃,喪失彈性,很多人還是會適當運用前兩代的理論,以維護生活的品質。
——第四代的理論從根本上否定“時間管理”這個名詞,強調對個人進行管理。管理者不再過分看重時間與事務的安排,而是將重心放在了維持產出與產能的平衡上。
無論如何變化,時間管理理論在不同時期都產生了重要的作用。今天的管理者并沒有完全將不同時代的理論隔離開來,而是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需求下靈活選擇,從而確保時間利用和分配的效益最大化。
拋開時間管理理論的進化史,我們仍舊無法更為清晰地了解時間管理究竟能夠給我們帶來什么,或者說多數人可能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健康的時間管理概念,從現實的背景來說,我們的時間仍舊處于一種隨心所欲的狀態,或者說至少我們還沒有懂得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時間。
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為什么我的時間總是不夠用?這種時間危機幾乎成了一個社會性的話題,人們渴望找到一種解決危機的方法,渴望能夠讓自己看起來不會總是處于背負時間債務的狀態——盡管這種方法就在我們身邊,但幾乎沒有人會認真執行。
想要了解自己的時間是不是用得合理,我們可以將時間簡單地劃分為有效利用的時間與無效利用的時間兩種,這兩種時間實際上處于分裂的狀態。通常來說,有效時間主要包括自己做事的時間,而且做的都是一些重要的能夠產生實際價值的事情,包括工作以及必要的休息和放松。無效時間指的就是做一些無意義的事情所花費的時間,比如上班時間玩游戲、瀏覽網頁或者閑聊,又或者早上睡懶覺,這些事情不僅不會產生任何價值,還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安排。如果我們的無效時間越來越多,那么就證明我們的時間管理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不過時間管理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它所包含的內容也不只有這一項,嚴格來說,有效的時間與無效的時間安排并不嚴謹,真正的時間管理看重的是時間的高效利用,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做更有價值的事情,這里面涉及主次之分,涉及效率和效能,涉及各種技術性的、技巧性的管理方式。而有一點是肯定的,時間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讓時間的利用變得更有價值,讓時間的效能得到提升。
正因為如此,本書重點講述了時間管理的各種方法,從提升時間管理水平的各個方面入手,講述了提升時間利用價值的各種方法,還重點講述了各種偉大的時間管理法。對時間管理方式和方法的介紹,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時間管理的概念,能夠掌握更多的方法。
本書語言通俗,所講述的各種理論也都經過了通俗化的處理,內容深入淺出,確保讀者可以更加直觀地掌握相關的知識。不過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與工作方式都不相同,每個人對時間的理解和運用方式也不相同,因此,任何一種時間管理的方式和原則只能作為一種基本的參考,讀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從中掌握一些時間管理的要領,但是想要徹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還是應該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和調整,才能利用自己的時間獲得更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