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打破思維中的“墻”,激發自己創新的潛能
- 猶太人成功勵志書
- 范宸
- 1871字
- 2020-11-20 18:29:50
《塔木德》中說:“開鎖不能總用鑰匙,解決問題不能總靠常規的方法。”
從前有一個猶太富翁,他有兩個兒子。孩子大了,猶太富翁也老了。富翁開始苦苦思索,到底讓哪個兒子繼承遺產。富翁始終拿不定主意,想起自己年輕時白手起家,他忽然靈機一動,找到了考驗兒子的好辦法。
一天,富翁鎖上宅門,把兩個兒子帶到100里外的一座城市,然后給他們出了個難題,許諾誰答得好,就讓誰繼承遺產。富翁交給兩個兒子一人一大串鑰匙、一匹快馬,看誰先回到家,并把宅門打開。馬跑得飛快,兄弟倆幾乎是同時到家的。但是面對緊鎖的大門,兩個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試右試,慌亂地從一大串鑰匙中尋找最合適的那把;弟弟呢,由于他剛才光顧著趕路,鑰匙不知什么時候丟了。兩個人都急得滿頭大汗。突然,弟弟一拍腦門,有了辦法。他找來一塊石頭,幾下就把鎖砸開,順利地進去了。自然,繼承權落在了弟弟手里。
在一般情況下,按常規辦事是沒有錯的。但是,當常規已經不適應變化了的新情況時,就要解放思想,打破常規,善于創新,獨辟蹊徑。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平時所使用的能力,只有人們所具備能力的2%~5%。這就說明,人要有打破常規的創造性思維。只有這樣,才可能把心胸變寬廣,把“一根筋”轉變為多角度思考,在近乎絕望的困境中找到信心,找到希望,煥發出新的生機,從而獲得出人意料的成功。
怎樣才算打破常規呢?《伊索寓言》里的一個小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形象的解釋。
在一個暴風雨的日子,有一個窮人到富人家討飯。
“走開!”仆人說,“不要來打攪我們。”
窮人說:“只要讓我進去,在你們的火爐旁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認為這不需要花費什么,就讓他進去了。
窮人在烤衣服時,請求廚娘給他一個小鍋,以便他煮點石頭湯喝,因為他實在太餓了。
“石頭湯?”廚娘感到很奇怪,“我要看看你怎樣把石頭做成湯。”于是她答應了窮人的要求。窮人到院里撿了塊石頭,洗凈后便放在鍋里煮。
“可是,你總得放點兒鹽吧。”廚娘看著鍋里的石頭說。她給了窮人一些鹽,又給了窮人一點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廚娘又把能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了湯里。
你也許猜到了,這個窮人后來把石頭撈出來扔回院里,美美地喝了一鍋肉湯。
如果這個窮人剛開始便對仆人說:“行行好吧!請給我一鍋肉湯。”會是什么結果呢?毋庸置疑,他肯定什么都得不到,但他以不同尋常的做法為自己贏得了所需要的東西。由此可見,打破常規并不需要有天才的頭腦,而是需要智慧和勇氣。
保加利亞隊與捷克斯洛伐克隊在歐洲進行一場籃球錦標賽。當比賽只剩下8秒鐘時,保加利亞隊以2分領先,此時保加利亞隊貌似已穩操勝券。但是,這次比賽采用的是循環制,保加利亞隊必須贏球超過5分才能取勝。可要用僅剩的8秒鐘再贏3分,談何容易?這時,保加利亞隊的教練突然請求暫停比賽。許多人對此付之一笑,認為保加利亞隊大勢已去,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教練即使有回天之力,也很難力挽狂瀾。可是,當比賽重新開始時,球場上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見保加利亞隊拿球的隊員突然運球向自家籃下跑去,并迅速起跳投籃,球應聲入網。這時,全場觀眾目瞪口呆,全場比賽時間到。當裁判員宣布雙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時賽時,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亞隊這出人意料之舉,為自己創造了一次反敗為勝的機會。最終加時賽的結果,保加利亞隊領先對手6分,如愿以償地出線了!
保加利亞隊的教練沒有受思維定式的束縛,巧妙地從傳統思維的“枷鎖”中跳出來,自己往自己的籃筐里投球,從而獲得加時賽的機會,并最終贏得勝利。
經驗固然重要,但有時候不固守經驗,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因而,在實踐中,人要善于打破常規思維的束縛,這對于一個人的成敗具有非凡的意義。
美國加州有一家老牌飯店,該飯店的電梯過于狹小老舊,已經無法適應越來越大的客流量。于是,飯店老板準備配備一部新電梯。老板請來全國一流的建筑師和工程師,請他們一起探討該如何安裝電梯。這些建筑師和工程師的經驗都很豐富,他們足足討論了半天,最后得出一致結論:飯店必須停業半年,這樣才能在每個樓層打洞,以便安裝電梯。
“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老板皺著眉頭說,“要知道,那樣營業額會損失很大。”但建筑師和工程師們堅持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案。就在這時,飯店里的一位清潔工剛好經過,他聽到了他們的話,說:“要是我,就會直接在屋外裝上電梯。”所有人都被清潔工的話震驚了,老板記住了這句話。第二天,飯店就開始在外面安裝新電梯。這在建筑史上,也是第一次把電梯安裝在室外。
人類的創新能力可以說是最偉大的奇跡,一個人每天都會做出許多決定,而每次做決定都是激發創意的好機會。所以,要大膽嘗試新方法,嘗試得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