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紹陽之試,賦稅之論

  • 大明風(fēng)華
  • 神策曼陀羅
  • 3541字
  • 2020-10-12 18:24:32

陳玉凌等人找好住處后,又在紹興城繁華之地游玩了幾天,便收心準備入學(xué)去了。

這紹興府城書院眾多,良莠不齊,但之前王淳也很明了的介紹了府城學(xué)院的細情,最后向陳玉凌推薦了紹陽書院。

這紹陽書院始建于明太祖時期,首任山長叫許陽,是太祖時進士出身,任過兩河轉(zhuǎn)運使,臨老告休后便創(chuàng)立書院授學(xué)傳道。

這書院建成雖不太久,但確是人才輩出,后幾任院長都是進士出身,門人第子也不乏聲名顯赫之輩。

到了這弘治年,現(xiàn)任山長是任徇,原是江浙都司布政使,為官清廉,頗有建樹,臨老告休后便受邀到紹陽書院任山長。

這許多年雖不在官場,但影響力仍在,因此前來紹陽書院求學(xué)的人和許多達官人送禮走后門的人將這書院門檻都踏破了。

但這任徇卻是立身極正,求學(xué)者必需要過入學(xué)三關(guān)中的第一關(guān)才能進入書院學(xué)習(xí),跑官謀事者則一概不見。

如此原則雖得罪些人,但任徇根基深厚且占著事理倒也不怕他們。

陳玉凌初到府城,對這各書院之事是一頭霧水,也只好根據(jù)王淳的建議去紹陽書院考察一番。

這日,在陳菡伺候穿戴整齊后,帶好書引等物價,便尋路來到紹陽書院門外遠觀。

這書院占地極廣,縱橫間約摸有二十畝地,從院墻隱約可見院內(nèi)房屋連片,置地頗有規(guī)律,各種構(gòu)造極為考究。

偶爾也有幾個布袍學(xué)子從側(cè)門進出,神色匆匆,也不高聲。

近前去看時,這書院外早己擠滿了人,有衣著華貴的公子官人,也有身穿袴衣的寒門士子。

那院門外在兩頭威嚴的石獅子,怒目圓睜,石獅子旁立著兩塊官員出行時的官牌,一曰回避,一曰肅靜。

這院門前有一段石階,皆是花綱巖所制,每一階皆有一句圣賢之言,院門由珍貴的黃梨木所制,用紅料漆成。

門框邊各有一聯(lián),左邊寫著“數(shù)三十六峰奇峻雄鐘,看?柱中流,卻莫賞荒草青煙,塞北苦丘。”

右邊書云“順七十二灣浪濤而上,聽夜泊鼓角,應(yīng)不減船山燈影,江南書聲。”

正中間是狼毫行草寫就的紹陽書院四個大字,細看之下卻是自成一派,大氣非凡。

陳玉凌經(jīng)過一番觀察,對這紹陽書院高看幾分,心有暗屬。

少時,便有兩個教諭打開大門,見眾人亂糟糟的,心中雖不悅,但也未有失禮之處。

只讓謀事者站在石階左邊,求學(xué)者站在石階右邊,陳玉凌聽言自然立于右側(cè)。

然后教諭指著右邊的肅靜官牌讓眾求學(xué)者肅整嚴靜,耐心等待入學(xué)三關(guān)之試,又指著左邊的回避官牌讓眾謀事者各自離去,表明山長任徇不見其人的意思。

但幾個有些身份的貴人卻不肯離去,吵吵攘攘不休,兀自要見任徇,這些人在本地都有些背景,何曾碰過壁!

只是這教諭卻不理他,不卑不亢的道:“不管爾等是何人,皆宜速速離去,再吵嚷不休,便有官司尋著。”

左邊有個富貴青年高聲道:“我爹便是這紹興府同知,今日遣我來求見山長,好歹非見不可。”語氣輕蔑,意氣洋洋。

這教諭問言冷笑道:“你這人甚是無知,我等山長,何等人物,江浙兩地官員見山長仍須見禮,只你這小小同知公子,何敢如此!”

這青年又道:“是又如何,但這山長己去官身,復(fù)為良民,又在紹興治下,但要見他,竟如此托大,是何道理,再不出來,便打砸了書院,揪他出來。”

話音剛落,但有一個聲音傳出:“哦,是誰要打砸這書院?”

這聲音之主便是任徇,的確年老,須發(fā)皆白,但聲仍洪亮,軀尚挺直,卻是威嚴不減。

左邊眾人見任徇親自問話,竟都鴉雀無聲,連那富貴青年也啞了火,任徇目光掃過左側(cè)眾人,卻沒人敢與他對視。

稍沉吟后,任徇便道:“冒犯之言,老夫不欲計較,你等此來為何,我已知之,但無意為之。”

“老夫年事已高,只欲傳道受業(yè),以終天年,你等之事,老夫無心無力,且各自離去罷。”

左側(cè)眾人既知任徇婉拒之意,又懾其威,便一一怏怏離去。

任徇對此景早已習(xí)以為常,也無其他言語,只吩咐右側(cè)求學(xué)者帶好書引待驗明正身后開始入學(xué)三關(guān)測試。

這三關(guān),一關(guān)不過者黜之,過一關(guān)者入雜學(xué),過兩關(guān)者入明學(xué),各有教諭授學(xué),過三關(guān)者,由任徇親自傳教。

等驗明身份后,眾人便開始了測試,第一關(guān)是默寫孟子見梁惠王篇,這對眾人來說很簡單,不過一會兒,便俱都完成。

任徇一一審看,當(dāng)場評斷,但事出所料,此次共有一百三十多人參與測試,但這第一關(guān)便剔除了四十幾人。

被除名的人心中不服,自然反口詰問,任徇便道:“你等所默皆無錯露,但字體不堪入眼,有人本就字體不習(xí),有人卻是一味求快。”

“需知字如其人,以此等字體,此等俗心劣性何以科舉中第,今日黜落便是與爾等一個教訓(xùn),常此以往,無望科舉不說,更是一生無成。”

被剔的人聽聞此言羞紅滿臉,快步離去。第二關(guān)是考破題,任徇出題為:“子曰:以德報怨。”

這題從表面看同樣簡單,于是就有二十多人破題大意為用德行去回報怨懟,以德服人。

也有四十多人想的深些破題意為以德行服可教化之人,以怨懟對無德之人。

陳玉凌和剩余之人破題大意為區(qū)分對待,直德各由所報。

任徇看過后,道:“破以德服人者,流于表面;破德怨報可否教化者,有所裨益,破區(qū)別而待是為上佳。”

又解釋道:“世人僅知以德報怨,而不知其后句,知后句者不解深意,至于其謬甚也,孔圣大賢,由然是異人而教,因品而待。此乃其中本意。”

因此第二關(guān)便又黜落破以德服人的二十幾人,這前兩關(guān)皆是考察細節(jié),倒讓眾人警醒。

可出人意料的是第三關(guān)卻不考圣賢之言,而是加賦之論,只需答加或不加。

這題一出,有些人便趕緊下筆作答不加,這沒什么好遲疑的,自古以來,圣王治世,皆是以輕徭薄賦為盛世之標準。

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本朝三十稅一俱是治世現(xiàn)象,加賦就意味著加重人民負擔(dān),培養(yǎng)貪官惡吏,污了朝廷清名。

更有甚者極可能引發(fā)農(nóng)民起義,于國于家無益,所以加賦是萬萬不可。

也有一些人癡迷于科舉,對這類實務(wù),從無考量,如何能答的出,但出于常識,也胡亂答了不加,諸如此類,也有人答了加的。

這加起來約有五十幾人,剩下的陳玉凌等二十幾人卻答了加而知其因者。

任徇一一看過,對答不加者未作評論,卻一一問起答加者其所為何。

有人答當(dāng)今天下國富民安,加賦亦無不可,也有人列舉實例來論證加賦的可行性,像明初的三十稅一到今日的十五稅一,并未引起叛亂起義,當(dāng)然也有支支吾吾而答不上的。

當(dāng)問道陳玉凌時,陳玉凌因徹學(xué)王鞏所留下的關(guān)于賦稅類的手記加之本身思考,當(dāng)下便答道:“談加賦與否,應(yīng)當(dāng)從賦稅本身及其源泉而論,自有夏而始,眾國民以秋收之物供之于王用,稱為祀,此為稅之始。”

“以此而論,此時之稅僅用于王用,尚未成熟,及至周、秦漢、唐宋,及至本朝,稅制極漸至成熟,此時之稅并非僅收于王用,大抵為充抵國庫,以備不虞。”

“此乃賦稅之由來,而賦稅本身并無加與不加之說,只論與時節(jié)而定,國事艱難之際,君昏臣庸之際切不可加賦,而天下承平之日則可加稅。”

任徇問言打斷道:“為何亂時不加,而整時卻加?”

陳玉凌便答道:“喪亂之時,加稅無異于抱薪救火,終是割股飽腹,腹飽而身斃,而天下太平之時,萬民沐恩澤而安居樂業(yè),此時加稅可在民眾承受之內(nèi),自然無虞。”

任徇又道:“既然如此,明初太平而稅低,今番弘治年之前已有土木堡之亂,為何反而稅高?”

陳玉凌便又答道:“此時便要認定加賦所為何求,明初天下確是太平,但剛驅(qū)逐暴元,天下民生凋弊,加賦對于民眾來講卻是才出虎口又入狼窩,此舉又與暴元何異?”

“太祖本出于民間,自深知民生困苦,因此而稅低,且多地都司、府、縣俱都免稅以養(yǎng)民。”

“再者太祖英明睿智,克己猶為,深恨貪官污吏,盤剝?nèi)嗣瘢瞬患佣悾瑸槎蠊倮魫盒校爸梁槲湮茨辏煜略獨鉂u復(fù),天災(zāi)人禍并無,三十而稅已綽綽有余,自不必加賦。”

“而今日之加賦亦有所道理,前番土木之亂,軍費無數(shù),成化年問黃河數(shù)度泛洪,沿途受災(zāi)者甚眾,又因天時之難,陜西河南以及河北等地作物欠收,致災(zāi)者甚眾。”

“且四五月前,京城地動,百姓震死者極多,房屋也毀壞許多,此時前番國庫早已吃緊,當(dāng)今陛下又自內(nèi)孥出錢震災(zāi)。”

“因此雖災(zāi)頗多,但左絀右支之下,亦可勉強為之,但要長久卻是不可,而此時加稅正可,北方雖受災(zāi)極重,但南方卻愈加繁華。”

“受災(zāi)處可免稅,無災(zāi)處十五而稅也無傷大雅,集南方眾都司府縣之力?除北地芥蘚之疾,猶如高屋覆水,沛然莫能御者。”

“在此之時,加賦卻是理所當(dāng)然,誠然會有少數(shù)人受損,但一家哭何如一路哭,治大國如烹小鮮,當(dāng)有大魄力以定取舍。”

任徇聽完,心中十分滿意,又見陳玉凌如此年輕便有此等高論,心中已認定其為可塑之材,其他眾學(xué)子聽罷同是嗟嘆拜服,對賦稅之見也是凜然一新。

但任徇只是點頭稱是之外,并無其他表現(xiàn),因為他并不想陳玉凌變成王荊公筆下的仲永,只稍后黜落答不加及答加而不知因何加者。

因此過一關(guān)過者有二十幾人,過兩關(guān)者有五十余人,三關(guān)皆過者也有二十幾人,任徇到是對本次入學(xué)者極為滿意。

吩咐好教諭為眾人各自分好受學(xué)層次,又稍稍打量了一會兒陳玉凌后便離去了,待任徇走后,眾人心思卻活泛起來。

入了這書院,自已心中高興之余,也都起了結(jié)交的心思,三五成群的談?wù)撝?

陳玉凌也是高興,今日于書院所思所見讓他確信此番入學(xué)必有所得,這使得他為達到目的而少走了許多彎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屏南县| 木兰县| 宜宾市| 阿勒泰市| 邹平县| 和政县| 房产| 西和县| 五峰| 马公市| 乌鲁木齐市| 酒泉市| 当雄县| 来凤县| 霍山县| 博野县| 黎平县| 嘉义市| 乡城县| 岳阳市| 乐清市| 晋州市| 资中县| 东乡| 思茅市| 镇原县| 新建县| 宜都市| 乌鲁木齐市| 长宁县| 彰化县| 通榆县| 玉环县| 澄迈县| 崇礼县| 肇州县| 桐梓县| 互助| 佛学|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