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花樓詩會,滿譽而歸

  • 大明風華
  • 神策曼陀羅
  • 4127字
  • 2020-10-12 18:24:32

陳玉凌等人自過三關之后,便入紹陽書院受學,由任徇親自教授,但課業確是極嚴,每日點卯散學不可無故而不到或早退。

課中不可神游天外,不可夢周公,本日課業必須完成,否則重處,然其嚴則嚴矣,而本進士出身,學問自然非凡。

教授八股程文、試帖之詩,天文地理,無所不及,樣樣皆精,又兼其曾出任一省高官,便也時常教授些為官之道以及如何處理時政。

諸學子也都不敢怠慢,只仔細聆聽,不敢有絲毫錯露,每日如此,一連持續了三個月之久。

任徇也知受學如強弓弓弦之理,過疏馳則綿軟乏力,過緊繃則剛過易折,于是便放眾學子一大休,歇課兩日,兩日后復回原狀。

眾學子經三月苦修,早已精疲神盡,此時聽聞大休,卻是歡呼鵲躍,有些學子準備趁此良機好好游玩一番,也有些學子邀人去飲酒。

陳玉凌對此無有興趣,便直接回家去看陳菡等三人,話說這三個多月不見,倒也十分想念。

陳玉凌回到離書院不遠的院子時,發現院子里多了幾個小丫頭在拾弄些花草,幾個仆人灑掃庭院,不遠處陳菡左右忙著指揮,倒是頗有一番指點江山的模樣。

陳玉凌悄悄靠過去,突然雙手環住陳菡纖腰,陳菡倒嚇一跳,頓時花容失色。

回頭看時卻見是陳玉凌,當下便怔住,既而暈紅自頸部延伸至臉頰,稍后又掙脫陳玉凌雙手,快步離開。

這倒是讓陳玉凌不明所以,以前在會稽縣衙時二人也如此般打鬧,也未有今日之反映,久思不解便懶的去想,如此這個小插曲便過去了。

晚間陳玉凌又陪陳菡等人進餐,各自談了三月之經歷,只不過多是陳廷陳敬二人陳述,陳菡是埋頭扒飯,更不去看陳玉凌。

第二日,陳玉凌閑來無事,便去街上閑游,感嘆府城繁華之際,便不禁東游西走,好不自在。

可亂花迷人眼,淺草沒馬蹄,只顧著游玩,卻迷了路,陳玉凌心中苦笑不已,只好往人多處走,以便問路。

走到一座花樓前,但見二樓有一錦匾,書云紅袖樓,亭閣處有一群鶯鶯燕燕依靠在男女懷中,歡聲笑語,搔首弄姿。

一樓入口處也有許多人進去,儒冠博帶,衣奢褂華,麻衣布履者皆有,門口有兩個姐兒只管不斷賣笑招待入樓之人。

觀察良久,只見人入不見人出,極為怪異,陳玉凌好奇之下便也跟著進去。

入得樓去只見雕梁畫棟,峰疊浪起,廊腰蔓回,鱗次櫛比,也多掛些名人墨筆,花鳥待女圖冊,構造也極盡精巧。

一樓早擺了些吃食,供客人零嘴,這些人或五人一桌或八九人一桌,早將本就不太大的一樓擠了個水泄不通,只不過在堂前倒留下三丈寬的地界,無人逾躍。

稍時,一個氣宇軒昂的青年人走到堂前,示意眾人安靜下來之后,依次隆重請出三個中年人從左至右依次排列。

又早有幾個小廝伺候著看茶落座,待三人坐定后,滿堂喝彩不止。

陳玉凌初來乍到,不知此為何處,也不知這堂前四人是何人,便向身邊之人詢問,被問者也未因陳玉凌年少而著惱,便耐心一一介紹。

原來那最先上臺者名叫孫云字龍舉,祖籍紹興,是成化末乙未年會試之舉人,博學多才,人品貴重,被紹興府知府所看重,更是青年學子之翹楚。

上坐三人,最左邊的年長者是青陽書院山長,名叫薛琮,也是進士出身,中者乃是本府通判大人,名叫李純。

最右邊一位是慧社社主師弟,名劉元,人稱山水老人,雖是白身,但學問甚高,著書立說,蔚為大宗。

待介紹完后,孫云又言本次集會所為詩會,在場眾人,無論鴻儒白丁,黃發垂髫,亦或是公子倡優,且可按題作詩,由三位前輩親自評判,以見優劣。

陳玉凌問言既知此會為應題作詩之會,頓時沒了什么興趣,詩詞娛性而已,小道所為。

更兼詩詞本由心由性而作,特選其題而作更是自縛其長,無病呻吟,并無十分大的實際作用。

于是又向身邊之人問清路,便起身向外走去。

眾人都是坐著,都欲大顯身手,一呈才情,只陳玉凌一人立身向外,倒稍顯突兀。

這一幕孫云自然看在眼里,只文人自來清高,自恃身份才情者更是如此,孫云只心道此小童竟然如此不識趣。

自己話音剛落,此人便轉身離去,如此輕慢于我,是何道理?

不得不說這種習慣于眾星拱之,高高在上之人,天地在他們看來也太暇小,眼中早已揉不得沙子。

但孫云也不好在眾人面前發作,壞其涵養,只得故做大度道:“小公子且留步,何故離去,莫非是花樓招待不周,或是小公子才情卓世,輕看我等?”

陳玉凌聽到有人叫住自己,還扣予一只輕賢慢士的大帽子,即刻回頭見是孫云言語。

便回道:“非是小子輕慢,只是我尚年幼,其學不精,而眾人都是高學雅士,我怎敢與眾人坐而論道,只覺羞慚不堪,便欲退去。”

孫云又道:“即是如此,何不旁聽眾人之作及前輩點評,如此亦當可增強見識,何樂而不為?”

孫云步步緊逼,定要陳玉凌當眾出丑,陳玉凌如何不知,只不在乎,當下更不著惱。

便回道:“小子無知淺薄,眾位學兄及前輩高論,對我而言無異于對牛彈琴,實乃夏蟲不可語冰也,我不如且回去多廢苦工溫書,日后有緣便再向諸位討教。”

說完便又轉身向外走,孫云見這小童雖年少,但答話卻絲毫無漏,心下惱怒不己。

又道:“我觀汝也有十二三歲,想畢也己入學,但為何張口無知,閉口淺薄,難道爾乃不學無術之輩,汝師也是庸碌誤人之徒?

眾人也覺不可思議,平時親近待人溫文而雅的孫云今日為何惡語相向,為難一個小童。

堂前幾位長者亦是皺眉,而陳玉凌一聽其貶低自己,倒不欲理會,但涉及其師尊,如何能忍!

無論是王鞏還是任徇皆有教授之厚恩,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但今日遭孫云無故加辱,這陳玉凌縱然是再好的涵養,也是怒從心生。

孔子云:“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孔子亦云:“忍無可忍,無須再忍。”

當即便高聲道:“好,小子也有些技癢,便與諸位切磋一番,權當娛樂罷了。”

孫云以為得逞,心下高興不已,又講了些場面話后,便宣布詩會開始。

花樓小廝為每桌皆添了上等的文房四寶,這詩會共有三題,由三位前輩各出一題,由眾人作答。

首先薛琮出題為送別,這是個很簡單的題目,但很難寫就,諸位都是青年學子,入世不深,縱有離別也無有深思之痛,很容易離題千里。

不過孫云倒是有著驕傲的資本,很快落筆寫就,詩云:“春芳落盡鳥猿啼,折柳路邊人依依。停泊駐岸亭階遠,回眸遙看盼歸期。”

薛琮拿過紙,細看評道:“這首詞卻是不錯,其中之情甚濃,況成詩極快,且人景相合,景中含情,離別之苦躍然紙上,龍舉果然大才!”

另兩人接過后,也點頭稱是,其余眾學子也是齊聲喝彩,連二樓姑娘也是心有所動。

孫云聽過薛琮等人高評,自然極為得意,又諍諍然看著陳玉凌滿是挑釁,陳玉凌卻不為所動,離別之苦陳玉凌小小年齡卻早有體會,但卻無十分悲傷。

因為無論是王鞏離去,還是自己離家,并不意味著永久的離別,反而透著豁達。

于是想也不想,便落筆寫道:“浪蕊浮花當不住,晚風微雨過池塘。飛絮晴畫山光寂,春夢草色酒如熏。新來小樓憑闌眺,心事阻情良辰少。故園煙柳燕子嘆,江南別離頻回首。”

寫完之后,便將紙遞予薛琮,薛琮接過細看后,心中驚異。

便評道:“此時平淡如水,但情如濃墨,以人寫景,以景喻人,又將動物及物景賦予人之情感,卻是活寫。”

“更加難得的是,全詩前三句無寫離別,卻處處透著離別,尤其最后一句,雖別離卻無悲傷,卻顯灑脫樂觀,極為難得,小小少年便有如此手筆,真乃英雄出少年矣!”

評完又將紙拿于另兩人,兩人也認同薛琮評價,又將此詩與孫云之詩對比,難分伯仲,不分千秋。

只這兩人完成后,有許多人還末落筆,也有人匆匆寫就,無病呻吟,也羞于遞于薛琮看,于是根據情況,薛琮便決二人不分高下。

孫云聽完薛琮評判,不想陳玉凌有如此詩才,當下也不敢再小瞧于他,其他學子也對這小學弟來了興趣。

第二題,由李純出題,李純含笑出題為老年懷暢,這題卻是極難,以未老之軀而思已老之懷,于常人幾乎不可能,此非對一生有絕對掌控者不能為之。

李純不愧是官場之人,出題極是老辣,此題一出,眾皆呀然,只好放棄,便只等孫云及陳玉凌新作出爐。

陳玉凌早早便有志于天下,早年隨王鞏學習,耳濡目染之下,也早已對人生有規劃。

老至之時,要么成功,要么成仁,別無他選,因此稍想一下便落筆道:“但上玉殿共君謀,且任焦琴遺古丘。燕雀常懷南冠夢,鷓鴣鳴破上林秋。淡離塵世遺三徑,閑遣風煙泛遠舟。回首遠山云海里,半世逍遙半世仙。”

揮毫滿紙,周圍眾人驚訝聲四起,不待遞交李純,便由周圍之人不禁朗聲誦出,眾人聽罷,品吟良久,感悟明世。

李純等三人也是沉浸詩中不可自撥,此等暮年,文成武就,淡雅適然,回望一生,逍遙似仙,連他們自己也無此等心境,此詩可為傳世之作。

恢復過來時,也是喟然常嘆,深感后生可畏,也都深知陳玉凌此后必非池中之物,因此褒獎溢美之詞不絕于口。

孫云聽后,也是深感不如,又細汗上頭,苦憋出幾句,自己尚覺不堪,更不敢讓李純品斷,只是羞慚,不敢看人。

于是李純便決陳玉凌之詩為優等,又見孫云似是才思僅止于此,而第三題又是自成一宗的劉元出題,何等之難,可想而知,也不好在眾人面前過于使孫云面上無光。

只好判定本次詩會陳玉凌取得頭籌,眾學子也極佩服陳玉凌詩才,因此也是高聲祝賀不斷。

只是孫云卻極為不服,此等桀驁不馴之人,自是不見黃河不流淚,不撞南墻不回頭。

硬生生要求劉元出第三題,再與陳玉凌比過,李純何等人物,如此被人驅駁,臉色極為難看,但不好訓斥,便回身落座。

只是現實再一次無情打擊了孫云,劉元出題為回文詩,這回文詩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回環往復的修辭之詩,文體上稱之為“回文體”。

讀來回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蕩氣回腸,意興盎然之感。

此題確是極難,陳玉凌也覺甚為棘手,苦思無得,倒也不失落,只道:“前輩不愧為當今文壇宗師,確是非凡,此題小子確實無答。”

薛琮和李純二人也是想不出,其實這也并不奇怪,放之晉后,也只唐時詩仙詩圣,宋時蘇軾秦觀,此等才思敏捷之輩,也須思襯良久才有所得,何況于他們。

孫云更是冷汗涔涔,毫無頭緒,但也不敢說劉元故意刁難,自己雖然敢回駁李純,只因知府撐腰。

可要得罪了劉元,便在紹興之地,士林之中,名聲掃地,因此也只好認栽。

劉元也欣賞陳玉凌之態,便也豪爽的宣布陳玉凌為此次詩會魁首,詩才絕世,眾望所歸。

詩會罷后,眾人又在花樓里吃酒,都與陳玉凌攀談,陳玉凌也不好拒絕,便一一回應。又有花樓請陳玉凌賜下第二首墨寶。

陳玉凌重新臨驀一遍交于老板,又向薛琮等三人見禮后,卻是眾人皆歡,只是此前全場焦點的孫云被人遺忘在角落中。

不多時,宴畢,眾人皆散,陳玉凌也自尋路歸去。

然此次詩會,有人名譽落地,有人載譽而歸,有人憤恨不滿,有人淡然自適,只是彼此此后的人生不僅是詩酒年華,卻也有了金戈鐵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营市| 德化县| 政和县| 和硕县| 个旧市| 德化县| 张掖市| 武功县| 华容县| 宜良县| 驻马店市| 从化市| 贵州省| 庆安县| 南华县| 婺源县| 蓝田县| 仙居县| 台江县| 邢台市| 石景山区| 铜山县| 思茅市| 英吉沙县| 郸城县| 墨竹工卡县| 丽水市| 化州市| 东方市| 汉源县| 兴义市| 安岳县| 桂东县| 瑞昌市| 武义县| 讷河市| 南召县| 合川市| 茌平县| 延吉市| 高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