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怎樣做一個擅長提問的聰明人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只是解決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巧問題,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

美國的一家數據分析公司在一項調查中發現,小孩說話的內容中有70%~80%是由問題組成的,而大人只有15%~25%的問題。該公司價值和戰略方面的主管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從上學到工作,只有能夠答出正確答案的人才能獲得最多的認可或獎勵,而不是提出問題的人,“質疑大眾的認知甚至會被邊緣化、被孤立或被視為威脅”。

人們往往急于得出結論,而不是提出更多的問題,缺乏充分的提問,會讓人做出不妥的決定。因此,我們應該慢下來花時間去思考如何提問更多、更好的問題。

我覺得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地為認知買單,求知的需求是伴隨著每個人的自我成長而不斷涌現的。在問題管理研習社的活動中,我經常建議伙伴們基于不同的問題需要及情景狀態,設計有效的提問,讓我們的思考與行動更具成效。在有效提問的同時,觸動別人更好地參與我們的問題,因為真正的高手能夠從我們的提問方式中分辨出我們在提問前做了多少準備和思考,他們更愿意幫助那些已經嘗試解決問題的提問者。

八步引導式提問

我們在問題研習活動中常用的參與問題的八步引導式提問如下。

第一步:發生了什么事情

這個問題可以讓別人有機會陳述事情,不要習慣性地先給問題定性,畢竟不了解就沒有發言權。

第二步: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當一個人有強烈的情緒波動時,第三方的言論不容易被其采納,因此可以先詢問一下對方的狀態,看對方是否受到問題的刺激而產生不良情緒。如果對方確實產生了不良情緒,那么可以先表達自己的同理心,待對方平復情緒后再引導提問。

第三步:你想怎么辦

探尋對方面對問題時的態度及結論,有效地聽其講完,分析并準備進行下一步的積極引導提問。

第四步:你覺得什么是最有效的措施

不要急于否定對方的觀點,給予對方尊重和認同,同時提出協商和探討的觀點,為其出謀劃策,和他一起構思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我們的言論具有影響力。

第五步:如果實施這些措施后果會怎樣

每一個解決方案的背后都有可能出現一個需要承擔的后果,因此需要詢問對方是否可以接受這個后果,并陳述有可能發生的一系列問題及其效應,引導對方思考是否有善后預案。

第六步:你最終決定怎么做

當分析完所有的情況和后果之后,對方也會權衡利弊,選擇最有利的解決方案。這一般是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有時即便他的選擇不符合我們的建議,我們也要表示尊重,因為試錯也是一種成長,當然有時會付出一定的代價。

第七步:你哪里需要我的協助

當對方明確說出希望得到幫助時,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精力、價值適當給予其幫助。但是一定要記住,不能做問題解決的主導者。

第八步:下次我們該怎么做

問題就是課題,等事情過去,我們需要進行復盤的思考,反思自己的判斷和解決辦法是否有效,提高自己分析決策的能力。

5W2H分析法

除八步引導式提問外,5W2H分析法也可以在提問中得到有效應用。

5W2H即何因(Why)、何事(What)、何人(Who)、何時(When)、何地(Where)、如何做(How)、何價(How much)。5W2H分析法不僅有助于思路條理化,而且有助于掌握對事物發展的提問技巧。

除此之外,我們在實際提問設計中,可以應用以下四種問題,每種問題都能幫助我們得到不同的結果。

第一種:澄清式問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已說過的內容

“你能不能告訴我更多內容”“為什么你這么說”等都屬于這類問題。這類問題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說話內容背后的真正意圖,讓我們更加了解彼此,并引導我們解決相關的問題。在實際溝通中,人們通常不會問這些問題,因為人們常常自己做假設,然后自行腦補缺少的部分。

第二種:相鄰式問題,用于探討談話內容中容易被忽略的相關方面

“這種作業方式如何適用于不同的環境”“這種技術的相關用途是什么”等都屬于這類問題。對于眼前任務的專注,通常會抑制我們對探索性問題進行深究,因此這類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做一些深度關聯。

第三種:漏斗式問題,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問題及答案

提出這類問題是為了理解問題的源頭在哪里及答案是如何產生的。例如,“這個分析你是怎么做的”“為什么不包括這個種類”。這類問題可以根據某個組織的設計或產品提出來,很多時候在介入問題時會顯得恰到好處。

第四種:拔高式問題,引發廣泛層面的思考

太過沉浸于當前的問題會使我們難以看清問題背后的全貌。因此,“如果資源不夠,還要執行,我們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我們討論的方向是正確的嗎”等,這類問題可以把我們帶到一個更高的層面,幫助我們更好地看到單個事件之間的關聯。

提問之前需要問自己以下四個問題。

①提問的目的是什么?

②想得到什么?

③想讓對方怎樣?

④提問是具有攻擊性的還是想給對方安全感?

在關鍵點上引發對方出現不同的反應預判。

①形成挑戰。

②激發思考。

③引起關注。

④刺激情緒。

有關提問的反思如下。

①問題的結論是什么?

②理由是什么?

③哪些描述不明確?

④什么是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

⑤推理過程中有沒有謬論?

⑥證據的效力如何?

⑦有沒有替代原因?

⑧數據會不會存在欺騙性?

⑨有什么重要信息被忽略了?

⑩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結論?

擅長提問的技法,只是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能力的一部分,要想做一個擅長提問的聰明人,我們更要思考: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真正的問題,不是所有真正的問題都值得被解決。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就的,而我們可以在不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成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东县| 北票市| 兴城市| 措美县| 台山市| 当涂县| 阿荣旗| 奉节县| 孟州市| 道真| 卢氏县| 八宿县| 江都市| 开阳县| 乌审旗| 宿松县| 安多县| 留坝县| 慈利县| 墨江| 久治县| 承德县| 浏阳市| 大方县| 南川市| 应城市| 德兴市| 湛江市| 沅陵县| 定南县| 瑞昌市| 东至县| 多伦县| 年辖:市辖区| 嫩江县| 普陀区| 哈巴河县| 金塔县| 从江县| 柘城县|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