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題:問題分析與解決十二法
- 殷祥
- 620字
- 2020-10-30 15:06:19
六、在問題的探究中做學問
在問題管理研習社的活動中,我推崇伙伴們去讀一讀梁漱溟先生的著作。為什么我們在進行問題分析時需要學習其問題探究的方法,而我們又該怎樣去學習領悟。
這里我們回顧一下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梁漱溟先生1928年在廣州中山大學的演講《思考問題的八層境界》的核心內容,來進一步激發伙伴們進行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維層次和水平。
第一層:因為肯用心思所以有主見(形成主見)。
第二層:有主見乃感覺出旁人意見與我兩樣(發現不能解釋的事情)。
第三層:此后看書聽話乃能得益(融會貫通)。
第四層:學然后知不足(知道不足)。
第五層:由淺入深便能以簡馭繁(以簡馭繁)。
第六層:是真學問使有受用(運用自如)。
第七層:旁人得失長短二望而知(一覽眾山?。?。
第八層:自己說出話來精巧透辟(精辟通透)。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成了表象信息的主觀定義者,這些人活在自己給自己編織的“信息繭房”里,在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們所關注的信息領域會被抓取、推送,進而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梁漱溟先生的這八個層次,讓我對問題管理這門學問中有了更深的理解,對自身的認知也更為透徹。
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的迭代,讓知識的獲取更為便捷,然而浮華之下粗制濫造的現象頻頻出現。學問之道漫漫,而商業渲染卻急不可待,管中窺豹之人急于“布道”,在浮躁的圈層中“瘋狂地舞蹈”。
自我覺察:懷敬畏之心,行育人之事。從知道有觸動,到做到有行動,再到悟到有精進,“布道”有傳承,正道有正果。道雖遠,念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