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一年級孩子的家庭教育(4)

背逆傳統和通行的規范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傳統的形成不管如今看來多么不合理,當初注定有它存在的理由,而且多數傳統即使今天仍有它存在的價值。通行的規范也是這樣,不管有多少不合理的成分,在某個階段與某個地區,往往舍此沒有更好的辦法。譬如以分數高低決定升學與否,學校教育也就不得不圍繞著分數轉。有沒有別的方法?其實并不是沒有試過,古代的“取孝廉”,就試圖以道德品質好壞來代替科舉考試決定一個人能不能做官、做多大的官。但道德是比分數更難度量的東西,而且容易偽裝,而裝出來的道德后面潛藏著的常常正是不道德。所以在那樣的年代里,即使官員,道德水平也并沒有什么提高。

說上面這些,是因為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有的家長時常感到困惑和方式上的難以抉擇,往往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有的家長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就對孩子采取近于放任的態度,像魯迅先生說過的那樣,希望由自己肩負起黑暗的閘門,而放他到光明的地方去。先生當初作如此預言的時候,仍信著進化論,覺得人類總應當一代比一代更趨于完美,但實際上恐怕并非如此。在一些領域幾千年來沒有大的變化,甚至退步都是可能的。完全放任一個孩子,他會怎么樣呢?很少有人敢做這樣的試驗,因為人生沒有重新來過的可能。古時候斯巴達人的做法正好相反,幾乎是嚴酷地對待自己的后代,倘若不能長成一個強健的人,甚至不惜置其于死地。現在中國人普遍的則是驕縱孩子。而任其自然的做法到底與驕縱有多少差別是自己也不易區分的。

當無所拘束時,恐怕大部分孩子會本能地趨于偷懶、享樂,而學習并不總是能夠在愉快中完成的。一個人活在世上如果可以無須謀生,任憑性情作為,多數人會墮落。過去說“君子之澤,五世而竭”,除了說明社會變遷往往很快之外,其中也含著這么一層意思,即可以縱情任性的子孫通常無法像他們苦難中磨煉出來的先輩一樣,仍能充當國家的棟梁之材。所以教育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制造砥礪與磨難。這一點今天做得比較好的是日本人,他們的幼兒園大冬天也讓孩子穿著短褲出操。中國人也許因為上一代的磨難太多,又因為烏托邦對多數人來說仍然是一種沒有完全破滅的夢,難免還存著一種幻想。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在戕害下一代。

傳統的中國教育近于嚴酷,私塾先生是拿著板子上課堂的,這在上世紀初被革命者當成一種壓迫。而新世紀當我們再回過頭去看的時候,不能不感到在許多方面也許正因為沒有壓迫的緣故,學習質量大大下降了。即使對革新來說,這也不是一件好事。那么,如何在放任與規范之間尋找一個恰當的平衡點,恐怕需要更加慎重地來進行研討。

延伸閱讀:傅雷先生的家教感悟。

傅雷先生的兒子傅聰是一位國際級的鋼琴大師,傅聰幼年是被父親逼迫著學習鋼琴的。傅雷對兒子的管教非常嚴厲,他在樓上翻譯作品,孩子在樓下練琴,中間稍有停頓,他就下來抓著兒子的頭往墻上撞。這種做法不僅使孩子受到摧殘,也使傅聰的母親在精神上受到刺激。

傅雷對孩子的強制教育,完全是一個中國式的強權父親的形象。這一點不但表現在他逼迫幼年傅聰學習鋼琴上,也包括在生活上,他凡事都跟孩子說應該這樣應該那樣,規定得清清楚楚,沒有討論的余地。從這樣的意義上說,傅雷教子的教育方式,是值得反思的。然而,由于傅雷先生在學術上的造詣是眾所周知的,也由于傅聰的成功,傅雷先生的家教方法至今仍然被無數家長仿效。

傅雷對于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過深刻反省,晚年他在給兒子的信中說:“我也知道,從小受些挫折對你的將來多少有些幫助。然而,爸爸畢竟犯了很多很大的錯誤。自問人生對朋友無愧,唯獨對你和你母親感到有愧良心,這是我近年來的心病。這些天它一直像噩夢一樣在我腦海里徘徊。可憐我過了45年,父性才真正覺醒”。在傅聰回信表示已經原諒了父親的過失之后,傅雷又激動地在第二封信中寫道:“我感到難以置信的高興,兒子終于和我成了朋友,天下還有比這更幸福的事嗎?我為我的兒子感到驕傲和自豪!”

家庭教育講究愛的藝術。

愛,如陽光雨露,滋潤著孩子們的幼小心靈。愛,是一種情感,架起父母與孩子之間理解信任的橋梁。愛,更是一種責任,父母應給予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引導孩子由蹣跚學步,直至邁入佳境。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子女的父母,但為什么有孩子認為父母不愛他或者認為父母的愛是不夠滿足他的需要的呢?這牽涉到愛的表達問題。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愛他,父母一定要把愛“表達”出來。光是放在心里,孩子感覺不到,當然沒用。但如果只是掛在嘴上,口口聲聲告訴孩子“爸爸好喜歡你,媽媽好疼你”,實際行動卻沒有多少喜歡他,疼他的意思,孩子是不會領情的,甚至這種“口惠而實不至”的形式,還不如干脆沒有的好,免得孩子認為你虛情假意,反而惹起他的反感。因此,愛要付諸日常行動,作實質的表現,只有這樣愛才有生命,有內容,至于愛到底是“說不說出來”倒還在其次。

敏于觀察,及時回應。

父母要敏于觀察孩子的真正需要,并立刻作出回應。有許多父母常常慷慨地向孩子傾注他的感情,天剛轉涼就為孩子添新大衣,一有時令水果上市就馬上買回家,讓孩子嘗鮮,星期天也不忘帶他上街看電影、吃冰淇淋、去娛樂場、逛商場,孩子要什么家長就滿足什么,甚至有的父母驕傲地說:“孩子,只要你聽話,你要月亮我們也上天去給你摘。”這樣的父母當然值得夸獎,但是他們花這么多的心血,有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呢?很難說。也許,你的孩子并不想得到一件新衣服,而是渴望看幾本好書;也許,你的孩子并不在乎新水果,寧愿享受媽媽親手做的一頓水餃;也許,你的孩子星期天并不想去看電影,而是想同你一塊坐在院子里聊聊天……

作為父母要善于觀察孩子,明白孩子的真正需要,并及時回應他的需要,這與寵他是兩碼事。發出你的回應之前,當然你要先收到孩子的信息。多數孩子的信息表達,程度在中等以上,你會很順利地覺察到,但也有許多孩子,心里即使有七十分的不愉快,他的表情也只有一些皺眉而已,非要積累到九十九分,才“爆發”。如果你的孩子正是這樣,你得把“天線”豎高,小心不放過他“心里面”的波動,一有消息,趕快作出反應。如果你很不敏感,就會錯失一次表達愛的機會。例如,晚餐桌上,你的孩子一反常態,露出了笑容,你就得馬上覺察,并追問下去,試探他:今天這么高興,學校里是不是有好玩的事?這時他也許會告訴你原由,或是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或是體育比賽中取得了好成績,或是為別人做了一件好事,或是結識了一位新朋友……此時,你應該與孩子一同開心,并趁機夾一塊好菜給他加油或蹺起大拇指表揚一番。那一刻,你不覺得從孩子的笑容里看到了些什么嗎?

精于營造,持之以恒。

為人父母要會精心營造你與子女間的那份“愛”,時常為之澆水施肥,修枝剪葉,使這棵“愛之樹”長綠常青。愛孩子,就必須善于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他們的朋友,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當孩子成功時,不會忘了送上一句贊美,這勝過一劑良藥;當孩子失敗了,會及時給予一番鼓勵,使他揚起希望的風帆;當孩子困惑時,為他指點迷津,令他豁然開朗;當孩子苦惱時,替他分憂解愁,讓他心中有所寄托;當孩子犯錯時,更會馬上提醒、警告,以免他誤入歧途……

父母對孩子的愛要持之以恒,決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閑了,想到了,恨不得從頭關心到腳;忙了,忘記了,就撇在一旁,漠不關心。也許,正當孩子孤單、寂寞,猶豫、彷徨,傷心、流淚,悲觀、失望時,你卻一時疏忽、大意了。這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父母能自然而然地走進孩子的心靈,而他們也樂于主動地向你們敞開心扉時,那么,家庭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

善于引導,合情合理。

父母表達對孩子的愛,有時還需要考慮環境、場合,適時適度地表達出來。假如你發現從學校放學回家的孩子臉色不對,但家中恰好宴請了許多親朋好友,這種情形下,你可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劈頭責問。盡管你是出于關心,但孩子會覺得“丟面子”。其實你可以暫時擱一擱,等客人走后再說。如果你覺得必須馬上解決,那就把孩子拉到一邊悄悄地問,或者等他進了房間,再跟進去,待房門關上,好言相問。

一旦問出了原委,家長應該適度地處理。例如,孩子因為成績考得不好而傷心,你也不能過分地責備,而應先安慰一番,讓他明白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免不了遭受挫折、失敗。人生好比是一條奔騰的河流,只有遇到礁石的時候,才會濺起朵朵浪花。然后與之共同分析原因。如果他的確已盡力了,就應勸說他不必太在意分數;如果是自己努力不夠,那就“吃一塹,長一智”,趕快加油。入情入理的分析,真誠的關懷,心與心的溝通,孩子受挫的心靈會被燙平,也會留下被愛的體驗,以后即使再遭挫折,也不致灰心喪氣,一蹶不振,而是以樂觀的態度,積極的行為,在挫折中學會達觀、靈活、自信和鍥而不舍。

時時送出愛的目光。

目光是極為常見的一種非語言行為,柔和、熱誠的目光會給孩子以激勵;埋怨、責怪的眼神則使孩子感到不安和失去信心;瞪著大眼、斜著小眼則會使孩子恐慌,感到父母盛氣凌人,輕蔑鄙視自己。

在家庭中,父母應時時注意用親切和藹的目光主動去捕捉孩子的視線,使他感到父母時刻都在關心著他,愛護著他。在交談時,父母應注視著他,以表示出你在專心聽,讓孩子覺得你是他的“知音”。如果在孩子講話時,你的眼睛不時地左顧右盼,那就會使孩子感到你心不在焉,他也就不愿在父母面前談論他的想法和周圍發生的事情了。

家長在孩子面前,應該始終保持親切、和藹、信任和期待的目光,這樣的目光,能使正在上進的孩子受到鼓舞,繼續努力,使遇到困難、思路阻塞的孩子看到希望、增添力量,使有缺點錯誤的孩子得到溫暖、增強信心。

延伸閱讀:做孩子最好的讀者!毛玉玲的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阳县| 阿尔山市| 普宁市| 苍溪县| 九江市| 寿光市| 重庆市| 旺苍县| 汉中市| 平潭县| 金寨县| 宝山区| 惠安县| 涟水县| 新昌县| 万年县| 鸡西市| 金寨县| 屯留县| 宁晋县| 丰原市| 彝良县| 晋州市| 工布江达县| 大同市| 武安市| 邵阳县| 武夷山市| 新民市| 四子王旗| 曲水县| 桐庐县| 长顺县| 卢湾区| 隆安县| 阳曲县| 新郑市| 东方市| 永登县| 泰顺县| 临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