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謙遜的問訊:以提問取代教導的藝術
- (美)埃德加·沙因
- 1336字
- 2020-08-13 11:26:30
案例1:帶瑪麗去喝茶(錯失謙遜的問訊的機會)
那時我剛剛帶著新婚妻子瑪麗來到劍橋,準備開始我的首次教學課程,為一年級的MBA學生講授社會心理學。由于擔心自己首次授課的效果,大多數的夜晚我都沉浸在工作中,認真研究教案。
其間,瑪麗詢問了我幾次是否需要休息一下,或者一起出去喝茶,我都回復說,“抱歉,不能去,我得完成我的教案。”
現在回想起這個情景,我感到遺憾和難過,甚至還有些羞愧。那么我當時到底該如何做呢?我是很在意瑪麗的,想讓她感受到我隨時都可以給她提供幫助,但同時我也想完成我教案的準備,而出去喝茶將會完全打斷我的工作。不過,現在當我重新考慮這個情況,我意識到我其實可以有三種選擇。
可選方案一:我可以固執己見,很禮貌,但是很堅定地說,“抱歉,現在不行。”然后接著伏案工作。這就是我當初的行為,我現在頗感后悔。
這個方案的問題是:
·把瑪麗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相當于告訴她我的工作比她重要。
·瑪麗可能有些事情需要和我討論一下,征求我的意見。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就錯過了知曉和幫助的機會。
·我因不能滿足她的要求而感到內疚和羞愧。
·由于內疚和羞愧,我會產生怨氣。
可選方案二:暫停手頭的工作,帶瑪麗出去喝茶。
這個方案的問題是:
·在喝茶時,我可能會心不在焉,因而氛圍會有點緊張,甚至有些尷尬,令我們雙方都不開心。
·我也可能會很享受和瑪麗一起喝茶的時間,但是之后要工作到很晚,這可能又會產生新的問題。
·我因而可能會埋怨瑪麗,甚至可能無意識地以某種方式懲罰她。
·我還可能會產生一種瑪麗“總是提要求”的印象。
·瑪麗可能并不想喝茶,只是想和我聊點事兒,喝茶只是個說辭而已。
·瑪麗可能會因為打攪我而感到內疚。
可選方案三(謙遜的問訊):拉著瑪麗一起坐下來,全神貫注地看著她,然后細心而和善地詢問她有什么想法,告訴她我們可以花點時間溝通一下。現在回想起來,這才是我當時應該采取的做法。
為何這么做?
·當我認真地詢問的時候,我把我們的關系放在了首位,我很在意她希望得到關注的需求,避免了讓她感到被冷落。
·我可以借此真正了解她是想休息一下,還是真的想外出走走,或者只是有重要的事情想和我溝通。
·這樣我就可以得到充足的信息,可以判斷在那一時刻是瑪麗的需求重要,還是應完成教案,由此可以做出更恰當的決定。
·我們可以共同來決定是馬上出去喝茶,還是先聊聊,以后再喝茶;可以商量各種可行的方案。這個決定一定會讓雙方都感到滿意,同時也促進了彼此的關系。
·我還可以借此與瑪麗分享一下我準備課程的焦慮,讓瑪麗對我的情況多一些理解或幫助。
·雖然這樣我會犧牲一些工作時間,但有這樣一個小插曲是非常值得的。
我從中學到了:
·當面臨的選擇是服從你的需要還是我的需要時,找到利于我們的選項,在本質上這就構建了良好的關系。
·通過問開放式的問題來獲得所需要的信息(不是那種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的問題)。
·當關系中的一方忙于要完成自己的既定任務,同時又希望向對方展示他關愛的態度的時候,能夠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好方式一般只是一個微小的行為方式的改變,而不是去調整彼此的關系。
·在做重大的決定之前,稍做改變,允許一個短暫的停頓,以獲取更多的信息。
·微小的行為改變會使雙方共同解決問題。
·此刻微小的改變,可以避免日后大的調整。
·謙遜的問訊能夠激發微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