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肯錫教我的談判武器
- (日)高杉尚孝
- 715字
- 2020-06-01 18:21:13
2.7 邏輯金字塔
“邏輯金字塔”是有助于邏輯思維流程的有效工具。以前在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任咨詢顧問時,我所學習掌握的“邏輯金字塔”,是一種簡單且通用的思維框架,能將前文所說的“有邏輯性的基本要素”加以公式化。
“邏輯金字塔”既是一種思維框架,同時也能用于談判、報告書或演示的設計圖。
下面說明“邏輯金字塔”的基本結構。
“邏輯金字塔”是幫助進行邏輯思維的“結論和論據的配置圖”。首先,最想強調的結論(主張)位于金字塔的頂端,稱為“主信息”。無論談判、演示還是報告書,最想傳達的核心信息就是“主信息”,首先要把它放在“邏輯金字塔”的頂端。

“主信息”下面是“關鍵信息”。所謂“關鍵信息”,是指直接支持“主信息”的論據。
“關鍵信息”以3~5個為宜,2個以下太少,5個以上太多。當存在5個以上的“關鍵信息”時,就有后文會說的“分組提煉”的余地。
連接“主信息”與“關鍵信息”,及“關鍵信息”與“關鍵信息”的邏輯稱為“關鍵邏輯”。由“主信息”和“關鍵信息”構成的金字塔稱為“主金字塔”。
對于談判而言,如何在設計主張的過程中構建洗練的“主金字塔”,將是成功的關鍵。
接下來,“關鍵信息”下面是“子信息”。“子信息”是支持“關鍵信息”的進一步論據。連接“關鍵信息”與“子信息”,及“子信息”與“子信息”的邏輯稱為“子邏輯”。由“關鍵信息”和“子信息”構成的金字塔稱為“關鍵金字塔”。
“邏輯金字塔”的底部以“子信息”結束。理論上講,金字塔的底部可以無限擴展,但在現實中,最多在“子信息”下面還有一層“子子信息”,也就是大概只有三層。
說到這里,想必大家已經理解了“邏輯金字塔”的基本結構。
下一節介紹構建“邏輯金字塔”時常用的兩種技巧,即“自下而上法”和“自上而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