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喋血》補(bǔ)白
- 梁曉聲文集·散文10
- 梁曉聲
- 806字
- 2020-05-12 17:27:22
魯迅先生這樣寫過:
說過去好的——
獨(dú)自回去。
說現(xiàn)在好的——
留在現(xiàn)在。
說將來好的——
隨我前去!
先生還寫過:
想來想去,所謂希望,怕也只有附麗于將來……
是呵,沒有了將來,也便沒有了希望。沒有了希望,則便既不會在沉默中爆發(fā),也不會在沉默中死滅。則便墜入真正的一種無可救藥而又無奈的混沌……
我愿更多的人都撲奔向?qū)恚?
雖然魯迅早已作古。
將來卻只是存在的。就讓希望引導(dǎo)著我們罷!
只哀嘆現(xiàn)在是沒有大的意義的。我們國家我們民族改革之步伐,是我們的終歸的希望。舍了這個希望,真的沒有希望了……玫瑰比菠菜香——這是事實。據(jù)此以為用玫瑰熬湯,定比菠菜湯好喝,是理想主義者的浪漫理想。改革不容浪漫。改革是痛苦。
麻老五們并不代表什么希望——我不把我的希望寄托半點兒在他們身上。我也不同情那落魄的逃債者,他不過是一段歷史。不,是一段歷史中的一個清楚的“錯別字”——就把他夾在兩頁歷史之間罷。但麻老五的事業(yè)是不容置疑的,他的精神則附麗于他的事業(yè),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麻老五是太得意了,太狂妄了?
如果人們沒有忘記那個壓抑人的極“左”年代;沒有忘記耿福全暴戾恣睢、貪婪作福的事兒;沒有忘記麻老五曾經(jīng)是怎么僥幸和痛苦地支撐過來。那么,讓沾了改革之光的麻老五神氣一下,又有何不可呢?
麻老五畢竟比耿福全還講些人性。這一點的認(rèn)識是有個過程的,這是我趁選載時加以改動的原因。
但麻老五并不成熟,包括許許多多努力獻(xiàn)身于改革的人都不成熟。他們只圖痛快,只圖得意,有的甚至在精神上進(jìn)行報復(fù)。而這些,正是開罪于本來就對改革抱著極大反感的那些人。
于是,麻老五是不是翻天了?麻老五是不是利用改革推行資本主義?麻老五揩改革之光,不是在損害國家集體利益么?得意的麻老五并沒想到同時也是他倒霉的開始!麻老五們應(yīng)該多想想創(chuàng)業(yè)、改革的艱難,多謹(jǐn)慎一些。不會是杞人憂天的。耿福全們、耿福全的子媳(包括那個小孫孫)、耿福全的姥姥太爺太太爺,隨時都在側(cè)目以視。那最后的一個槍聲能喚醒麻老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