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婉的大學》補白
- 梁曉聲文集·散文10
- 梁曉聲
- 1012字
- 2020-05-12 17:27:22
大學是社會的“良種培育田”。自從世界上有第一所大學產生,它的這一意義就充分體現著了。故我們簡直難以設想,倘某一天世界上沒有了大學,尤其是那些歷史悠久的,曾造就一代又一代杰出政治家和文化、藝術、經濟、科技精英的大學,人類諸方面成就的發展,將會面臨怎樣的萎縮?
故對于每一個具體之當代人,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一張大學文憑,尤其是一張名牌大學的文憑,幾乎就意味著是一份社會給人的“優待券”了,起碼也是“入場券”。
每一個具體之當代人不得不面對、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是——倘無此券,便無資格擇良業也。僅就此點而言,人類社會是越來越“勢利眼”了。大多數當代人的最初的人生“搏殺”,乃在通往大學校門的路途上,其途上有“過五關斬六將”,有“大戰長坂坡”,也有“敗走麥城”的垂傷感恨。所以每一名大學新生們在入學后的最初的日子里,心理上都難免會產生優勝者的自豪……婉們便如此。但大學又是這樣一處地方——無論它有高高的圍墻,或拆除了圍墻,通過茵茵綠地和蔥蔥園林與社會連在一起,總之它與社會是不一樣的。雖然它是社會的一部分,卻又是多么特殊的一部分啊!
在大學里,幾乎只有在大學里,幾乎只有在莘莘學子中間,衡量人是否優異的標準,才往往不以現在時而論,才往往著眼于將來時。也就是說,誰的人生的現在時越預示著必擁有錦繡的將來時,誰越令人羨慕。
而在大學以外的大社會中,大多數人看別人的眼是以別人的現在時而論的。連愛情也以這樣的原則為前提。在大學以外的大社會中,可能愛情是最沒耐心的,打算為愛情等上十年左右的男女是越來越少了……
“十年以后我將成為……”
當一名學子對他的戀人這樣保證時,她不但會相信,而且每每大受感動。
但在大社會中,倘一個男人對女人說同樣的話,那女人也許會回答:“那么等十年以后你成功了,再找別的女人碰碰運氣吧!”即使嘴上不說,心里也可能如是想。
這是大學與大學以外的大社會很不一樣的方面之一。
然而現在的大學與大學以外的大社會似乎已不存在多少差別了。即使看起來有些差別,那也是表面的。大社會中種種很冷的原則,漸漸沖淡著大學校園里的溫馨,令大學里的人們的心,往往也一陣一陣地發冷……
婉便是在這一背景下不告而辭地離開大學的。
這對她與對她的幾名同學們是不同的——對她更意味著是人生理想的第一次大破滅,也是人生目標的第一次轉移……
因為我與大學生們有些接觸,故我敏感地窺見了不少婉一樣的大學生,尤其女大學生的迷惘……
我祝婉們的人生順遂!
一九九九年九月三十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