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體心理治療中的9個難題:從羞恥到勇氣
- (美)杰羅姆·S.甘斯
- 759字
- 2020-05-09 15:40:29
某些移情現(xiàn)象所蘊含的隱蔽的羞恥
某些針對治療師的特定的移情反應也有可能會包含著隱蔽的羞恥感。這些不同的移情現(xiàn)象有一個共性,它們都包含著對不被接納的感覺的投射,這是羞恥感的典型特征之一。由于堅信治療師永遠也不會喜歡自己,所以這些移情者總是先發(fā)制人地否定自己的相關需求。他們不去追求那些認為自己不配得到的東西,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保護自己。這種否認,否認自己對于愛、關懷以及認可的渴望,會表現(xiàn)為一系列不同的移情現(xiàn)象,以保護他們免遭因不被接納而產生的羞恥和恐懼。
治療小組擁有兩類會加強此類移情反應的特點:一是它的公有性(Nitsun,1996);二是它時常會再次喚醒深埋人們心底的源于早期家庭生活的競爭情緒。對于父母的愛的強烈的渴望被激發(fā),同時,這種渴望和得不到的羞恥感被暴露于團體面前。這會調動特定的移情模式作為一種防御,保護自己回避這種得不到滿足的渴望以及隨之而來的羞恥感。當這類移情現(xiàn)象開始顯露時,治療師就應當警惕隱蔽的羞恥感了,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考量因素。
1.情感上的自給自足:我有我需要的一切。如果治療師給我一些反饋,當然很好,但我并不是真的需要它們。
2.對于被愛的確認:我很明確地知道治療師是愛我的。不過,這純粹因為他是個好人,而不是因為我值得被愛。
3.對于支持系統(tǒng)的響應:我不需要從咨詢師那里得到任何東西。我有很多可以幫助我的朋友,只不過我從來不向他們求助罷了。
4.這一切都是徒勞無用的:在我的生活里沒有人在乎我,所以向咨詢師提出任何要求也是沒有意義的。沒有要求就不會得到,沒有得到我也就不會意識到自己曾經(jīng)失去了多少。
5.不可抗拒的(完美)表現(xiàn):我的表現(xiàn)是如此優(yōu)秀,你當然是愛我的。不過我總是在擔心,如果有一天我表現(xiàn)得不再這么優(yōu)秀、這么完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我毫無價值。
6.被否認的貪婪:雖然從不承認,但我希望治療師只喜歡我,只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