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5章 參考文獻
- 第14章 聽心理咨詢師講自控:自制是人生自由的前提
- 第13章 聽心理咨詢師講拖延:即刻出發,提升行動力
- 第12章 聽心理咨詢師講自我認知:洞悉自我,與自己對話
- 第11章 聽心理咨詢師講寬容:受益惟謙,有容乃大
- 第10章 聽心理咨詢師講得失:心隨境遷,讓一切順其自然
第1章 前言
生活中,不知道你是否有以下體會:盡管與他人經常見面,也總是會交談,但是彼此之間似乎從未真正交流過。出現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在社會中還是在家庭這個小圈子里,我們都缺乏對人性的理解,進而造成我們總是做出錯誤的判斷。
對于“人性”這一名詞,人們并不陌生,也不否認它的存在,但并不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性。人性的本質有狹義和廣義兩方面:狹義上是指人的本質心理屬性,也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部分屬性,是人與其他動物相區別的屬性;廣義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屬性,其中包括人與其他動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屬性。
不得不說正是由于對于人性的理解不足,才造成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乃至理解障礙。比如,在生活中有不少父母會抱怨自己無法理解孩子,而孩子也抱怨總是被父母誤解。我們是否能理解他人以及理解他人的程度如何,決定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從這點看,假如我們打算構建一個和諧的人際關系,首先就要理解他人、了解人性,這也是社會生活的基礎。倘若大家都獲得了對人性的足夠了解,那么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沒那么難了,社會也不會再紛亂復雜,也會趨于安穩和平靜。不過,倘若人與人之間無法互相理解,倘若人們缺乏深層次交流,且只是受惑于簡單膚淺的表面現象,那么就極有可能發生嚴重的沖突。
實際上,對于人性的理解并不僅限于有利于人際交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在心理治療領域內。要知道,心理治療就是人性的科學,在這一醫學領域內,醫生只有深入了解病人內心深處的世界,才能對癥下藥,對病人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也就是說,在心理治療領域內,患者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與醫生是否掌握了足夠的人性知識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對他人性格的錯誤理解,并不會造成多么嚴重的后果,原因是此類后果多半是在誤判發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才會展現出來,但是心理治療領域就大為不同了。心理咨詢師僅看表面現象是不行的,他們一旦對病理理解錯誤,就會對病人的健康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我們每個人都有必要掌握一定的人性知識。那么,我們如何找到了解人性的突破口呢?
這就是我們編寫本書的初衷,本書以心理咨詢師的口吻闡述了人性的諸多知識,帶領我們了解什么是人性,如何洞悉人性,以及如何改正自己人性中不足的部分;引導我們以更加平和的心態、更加從容穩健的步伐走好人生每一步,并且懂得體悟人生幸福。最后,希望本書能對廣大讀者有所幫助。
編著者
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