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VS呷哺呷哺:餐飲企業經營模式的選擇與創新
- 龔其國
- 2011字
- 2020-04-07 10:36:31
低成本戰略的關鍵是標準化,消除每一塊木板的變動
中餐最重要的環節是廚房,菜的口味依賴廚師,做菜過程復雜多變,所以中餐在吃飯高峰時期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等候時間長。把中餐做成快餐實屬不易。但是涮鍋卻有別于普通的中餐,因為它不依賴廚師的廚藝,也不需要復雜的過程,甚至比麥當勞等洋快餐的過程還簡單。
傳統火鍋講究熱鬧,一大桌人圍桌而餐。呷哺呷哺則別開生面地將火鍋定義為一人一鍋的小型火鍋,并且,人均消費也很低,僅30~40元。人均消費低,關鍵是要控制成本,即實施低成本戰略,而實施低成本戰略的關鍵是標準化。
應用現代工廠布局:吧臺式布局
標準化是現代工業思想,這種思想甚至體現到了店面布局上。隨著規模擴大,呷哺呷哺吧臺式的經營優勢開始體現:
吧臺式就餐布局可以增加店鋪的顧客容量,同樣的店鋪面積比傳統火鍋店增加30%以上。
高翻臺率
在餐飲公司最核心的翻臺率上,呷哺呷哺也找到了解決良方:安排顧客們并排就座,提供精簡的火鍋套餐,拒絕提供高度數的酒精飲料。據呷哺呷哺提供的數據顯示,其平均翻臺率能夠達到7,而普通火鍋店的翻臺率僅在3~4之間。據投資者的評估,即使與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企業比較,呷哺呷哺每平方米的銷售額及增長都占有優勢。
中央廚房先行,標準化思想的集中體現
當然,呷哺呷哺以標準化為安身立命之本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早有規劃的。呷哺呷哺的創始人賀光啟曾在接受媒體的采訪中提到,在中央廚房及標準化流程沒有完備前堅決不開店。因此,在創立之初,呷哺呷哺并沒有按照常規的先店后廠的做法來做,而是先成立總公司,創建中央廚房,制定標準化工廠制度,從原料采購、菜品的加工、品質管理及店面管理上均與標準化制度緊密結合。為此,他從1996年就開始籌備,歷時兩年,1999年呷哺呷哺第一家店才與消費者見面。
原料采購
呷哺呷哺將標準化管理延伸到合作農戶端,要求全國供應的農村供銷社對供應的菜葉進行清洗、切段、封裝后運到中央工廠,運輸時間保證在5個小時左右。同時,它還對一斤雞蛋多少顆、土豆的大小、蔬菜的產地、葉面寬度等進行標準化要求,從而達到確保食材的新鮮品質和節約企業成本的目的。
菜品及調料加工,標準化、規模化
呷哺呷哺的菜品及調料都是由中央廚房統一進行工業化生產,中央廚房對菜品及調料統一加工的好處是便于產品品控,有利于讓產品品質管理向著標準化發展。
對于菜品的包裝、切片等都是由中央廚房完成,然后再配送到各個門店,這是呷哺呷哺在標準化方面努力的一個表現。
當然,標準化也是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所以這些年它一直沒有停止這方面的努力。呷哺呷哺雖然很早就確立了標準化經營的方針,在各方面配置也都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但也有不太如意的地方。例如,它初期的調料不是制成袋裝的,而是用大碗裝,服務員用大勺給顧客盛到碗里,不夠衛生,質量也得到不保證。好在現在已經彌補了早期缺陷,現在的調料均由中央廚房統一加工并配送到店面,每包調料的保質期為3天,超期后統一收回進行銷毀。
呷哺呷哺的麻醬包可以說是標準化的典范。提到呷哺呷哺,大多數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它的麻醬。不管進店的顧客是何種口味,呷哺呷哺提供的最主要的調味料就是麻醬(當然現在也會看到它提供灌裝的辣椒醬,但辣椒醬的存在僅僅是一個小小插曲)。呷哺呷哺提供的麻醬會有專門的工廠來進行生產,看似千篇一律,實則也是標準化思想在其經營中的一個體現。從這個細小的環節可以看出,快餐行業在快速鋪開后,要想保證統一的口味和質量,產品標準化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呷哺呷哺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門店管理標準化
呷哺呷哺對門店同樣進行標準化管理,它對門店的用餐環境、服務、清潔衛生及整體感受都有嚴格標準。
服務標準化
呷哺呷哺在服務的選擇上,只限于為顧客提供最基本的服務,譬如點單、傳菜、買單,其他的諸如為顧客送餐巾紙、主動上前詢問顧客所需服務幾乎是沒有的。在網上搜索“呷哺呷哺的服務”會發現,討論最多的還是對它服務的詬病,這些詬病只是從顧客的角度而言的。從呷哺呷哺自身來看,這種做法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它的定位只是快餐式火鍋,就和麥當勞、真功夫等快餐是一樣的。快餐有一個特點就是,在錢貨兩清時服務就終止了。快餐體現的是快速、平價。如何做到快速?就是要做到標準化。如何做到標準化?就是不做多余的事。
餐具標準化
呷哺呷哺的餐具也有自己的特點。呷哺呷哺選用標準化的仿瓷碗、勺,這種餐具的好處是價格低、經摔。這在最大程度上節省了服務員收拾、清洗餐具的時間,從而間接節省了成本。
店面布置
呷哺呷哺的店面布置也體現了工業化流程的標準思想,這在后文將會詳細論述。
飲料標準化
呷哺呷哺會提供雀巢和可口可樂兩種飲料。這也是其標準化、低成本思想的體現。
2014年,呷哺呷哺上市的消息鋪天蓋地而來。靠吧臺式涮鍋起家的一人式火鍋也能在餐飲業低迷期異軍突起,開啟自己的上市之路。
海底撈以服務差異化取勝,呷哺呷哺則以標準化低成本開啟了它的成功模式。方法不同,策略不同,在效益、影響力、發展速度等方面卻也是毫不含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