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藥工程技術概論(第三版)
- 宋航主編
- 1223字
- 2020-05-19 14:36:17
第二版前言
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修訂。自2006年出版以來,被全國不少高等院校采用,基本滿足了有關教學的需要。由于我國不同層次高等教育近年的快速發展,已有超過200所以上高等學校設立了制藥工程專業。也有的高校將該課程作為全校各專業的公共基礎課程之一,長期選修的包括制藥及藥學、化學及化工、生物技術及工程、輕工食品、醫學等數十個學科類的學生,讀者和使用對象的范圍顯著擴大。
在過去的5年多,世界尤其是我國醫藥行業有較大的發展變化。我國進一步修改和完善了與制藥相關的主要規范,包括2010年新頒布的《藥品生產管理規范》(GMP),對于制藥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技術、設備性能以及質量管理等提出了更為科學和嚴格的要求。作為制藥產業發展基礎的制藥工程技術學科也有新的發展。
這些變化發展,有必要在原教材基礎上作相應的修改和補充,使之保持教材的系統性和先進性,同時具有更好的可讀性。
基于上述考慮,我們對原教材進行了修訂。本書保留了原書的整體編排和大部分適合的內容。對于部分章節作了較大的優化及文字圖表方面的修訂。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較大幅度修訂了第一章緒論,使讀者能夠對于全球及我國醫藥行業的過去、現在及發展趨勢有更為全面的概覽。其中提供的統計數據對于醫藥行業的從業人員也會有積極的參考價值。
2.第二章在結構和內容方面均作了全面優化調整和修改,使之更全面地反映化學制藥行業及相關工程技術的發展,有利于讀者了解其概貌。
3.為適應我國新版GMP的實施,對于與藥品生產質量相關的“第6章 藥品生產的質量檢驗與控制”、“第七章 藥品質量保證工程”作了系統的調整和完善。有利于讀者全面了解藥品生產質量檢驗和控制技術,并對重點包括生產過程在內的藥品質量保障的全過程和體系能夠有清晰的概貌。
4.對于“第5章 藥物制劑工程”和“第8章 藥物研究與開發”的結構作了適當調整,在內容上進行優化和完善。
5.教材的其余章節也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和完善。
全書除了整體結構優化和內容修改完善外,考慮到讀者的領域較廣,盡量減少過于專業化的內容和表述,增加更為易于理解的圖表,注意盡可能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來表述。
參加本書編寫的除了原作者外,由宋航主編,彭代銀、馬麗芳和侯長軍副主編。各章撰寫人員分別為:第一章,宋航;第二章,黃文才、石開云、侯長軍;第三章,李延芳、宋航;第四章,蘭先秋、宋航;第五章,張洪斌、馬麗芳;第六章,梁冰;第七章,聶久勝、馬鳳余;第八章,彭代銀、李子成。本書在編寫中引用了一些文獻,由于篇幅有限,本書僅列出其中的一部分,在此謹向著作權者表示誠摯的感謝。
在本次編寫工作中,盡可能總結和汲取了近10年來的教學經驗,并聽取和采納了一些讀者和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對此表示感謝。同時,作者衷心感謝教育部資助四川大學國家級制藥工程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制藥工程導論》四川省精品課程建設項目提供的資助及化學工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希望本書能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教材和參考書,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難免尚有錯誤和疏漏,熱忱歡迎指正。
作者
2012年10月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