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與健康教程·上冊
- 肖培君 蘇慶偉主編
- 10字
- 2020-05-07 15:06:33
第二節 運動鍛煉與健身
一、健身認識的發展
很多年來,大部分人對健身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增強人民體質”的層面上,對健身生理功能的認可占主要方面。在現代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為健身運動的普及和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的同時,也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勞動密集型產業工人的過細分工,使局部肢體疲勞積累,進而影響大腦的清醒程度,容易出現睡眠障礙,降低工作效率;信息工作者長時間的伏案工作,給高級神經系統帶來了高度緊張,大腦對氧氣和能量的消耗明顯增多,誘發神經衰弱、新陳代謝低下等疾病,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都市化生活帶來的社會壓力,使人們在交友、婚姻、工作、人際關系等諸多方面發生心理疾病的概率大大提高。所以必須把原先的生物健身觀逐漸轉變成生物、心理、社會健身觀。從這個視角出發,現代社會的健身運動是一種社會性的精神生產和文化消費高度統一的動態過程。各種健身方式,不論是自娛自樂的活動,還是競技場上的激烈較量,甚至是野外探險,都是圍繞滿足人們生理、心理和社會的要求而進行的。
健身觀念,是一種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的新型觀念。它一方面要求實踐主體的全民性,使健身成為人們的一種具有最廣泛社會意義的活動;另一方面要求實踐行為的終身性,并融生存、享受、發展需要為一體,使健身的發展具有最大的持續性和最佳的效果。要達到健身的目的,運動鍛煉是最佳途徑之一。要在符合運動的規律和原則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有效的鍛煉方法和手段,來體現健身運動的價值。
對大眾健身運動來講,個性化、娛樂性和心理調節是運動過程的主要特點。人們通過參加體育運動,特別是參加那些自己喜愛和擅長的運動項目,會在身體完成各種復雜練習的過程中,在與同伴默契的配合中,在與對手斗智拼搏的過程中,在征服并獲得勝利后得到一種非常美妙的生理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滿足感。它可以使人產生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滿足人們與同伴交往、合作的需要。同時,由于各種運動項目的不同特點,能使人在實踐中獲得各種不同的愉快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