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中國制藥產業在分化中成熟、發展

由于產業政策、產業競爭特別是經濟大勢,中國制藥產業正在分化成以下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的藥企為未來而戰。它們沒有將主要資源和精力放在當下,與目前的競爭對手廝殺,而是將目標放在未來二十年能夠成為世界級制藥企業并為此而布局,這些藥企已經完成原始積累和市場化轉型,并找到了制藥產業在市場化環境中的生存和發展模式。

第二個層面的藥企仍在為規模而戰。這些藥企不遺余力地擴大規模,或者首仿,或者兼并,甚至多元化,在“百強”外的要進入“百強”,在“百強”內的要進入前十強,廝殺不可謂不火熱,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第三個層面的藥企正在為生存而戰。這些藥企或者還沒有過2010版GMP,有的藥企雖然過了2010版GMP,但是還在為是否進行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怎么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而發愁。用“步履維艱”來形容處于這個層面的藥企比較恰當。處在這一層面的制藥企業,不僅是進難,而且是退也難。因為處于這個層面的制藥企業眾多,是否退出?退出的代價能否承擔得起?如何退出?對這些藥企來說都是難題。

如果說還有一個層面的企業,那就是跨界進入的小型創新型企業,這些企業依靠新網絡技術、移動醫療技術和個性化診療技術等切入醫藥市場,前景如何還需要在實踐中判斷。

實際上,決定制藥產業分化的因素早已蘊藏在產業發展過程中。

目前,處于醫藥工業百強榜內的企業大多數都是于1986年以后或從國有企業轉制,或白手起家。在這30多年中,制藥產業在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大潮中匆匆前行,醫藥產業規模與國家GDP一樣都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不僅如此,在需求迅速擴大的同時,仿制藥獲得巨大發展,污染企業與清潔企業同時在市場競爭,技術水平高的產品與技術水平低的產品同臺競爭。通過商業賄賂、不規范競爭和數據造假,一些企業不僅生存了下來,還積累了巨額財富,有些企業已經將這些財富重新投入企業發展。三十多年來,醫藥市場魚龍混雜,有時規范企業競爭不過不規范企業,產生劣幣驅除良幣的結果,規范企業與不規范企業共享經濟快速發展的成果。

時間進入2015年,國家經濟進入新常態,GDP增幅回落在7%左右,制藥產業增幅也從20%多下降到9%左右,產業分化開始顯現,經營管理精益化好一些的與差一些的制藥企業感覺到不同的前景。有遠見的制藥企業,已經在早期對產業進行技術、研發、品牌、精益生產、市場布局,并與其他企業逐步拉開了距離。2015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環境保護法》)開始執行,制藥企業特別是原料藥企業以忽視環保取得的低成本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以此為開端,“環境保護法”“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兩票制”“醫保控費”“營改增”五項措施陸續落地。這些政策從成本、產業數據、研發、規范銷售、破除藥品文號與制藥企業捆綁制度和降低藥品價格等多個方面改變了制藥產業走向,加速了產業從混沌向分化的轉型。

同時,國家出臺的《2025中國制造》《醫藥產業“十三五”規劃》和近期出臺的“兩化融合”企業清單都清晰地指向制藥產業的未來。應該說,目標已經明確,產業競爭態勢逐步清晰,關鍵看制藥企業如何抉擇。

目前優勢企業之所以走得比較好,主要原因就是在10年前甚至15年前就開始布局,有些企業十五年前銷售收入只有一億多元,但在研發方面的投資與其利潤額差不多,說明其股東并不想將投資企業吃干榨凈,這體現了這些制藥企業決策層的遠見和卓識。一些我們今天看似非常風光的制藥企業幾乎都是在10年前甚至更早就開始布局,所以才有今天的成果。同樣,為了企業的未來,這些企業又在為未來20年布局。過去制藥業內人士常講一個新產品要10年10億美元的代價,而今我們可以看到,每個新藥從創意到成功上市最少要10年,投入要增加50%即15億美元,這就是全球制藥產業的現實。

這里所講的優勢企業與半官方發布的醫藥工業年度百強榜沒有必然的聯系,因為這些企業實際上還僅僅是“百大”,要想成為“百強”還需要付出艱辛、歷經痛苦乃至擁有非凡的智慧。用我們已經認識到的產業發展規律來衡量今天的百強企業,未來20年仍然在百強榜內的企業不會超過一半甚至不會超過30%。

哪些企業能夠在未來的環境中生存、發展?

能夠解決目前藥學沒有解決病癥填補藥品市場空白的制藥企業,這類企業研發能力極強,愿意持續投入并不怕失敗,不斷有新藥上市,最終修成正果。

經營和管理精細化能力強的企業,這些企業不一定總是有新藥誕生,但是能夠將普藥做到與原研藥一個水平甚至能夠超過原研藥的水平,具有規模優勢,其市場定位適合發展中國家的收入水平。

創新能力極強,適應市場能力強,能夠采用最新技術武裝制藥產業并為上述兩種企業服務,在上述兩種企業空白處生存的小企業,能夠在未來的環境中生存、發展。

在上述三種企業中存在的共性是走聚焦道路,能夠集中資源做強主業,國際化能力強。那些追求規模而走多元化道路的企業,那些熱衷于在大健康產業中的多元化企業,那些沒有能力進軍國際市場的企業,注定是要在風雨飄搖中生存的。

原因很簡單,在有限資源與無限成本的博弈中,那些選擇集中和聚焦的制藥企業將更有希望立足。在藥品專利期有限而研發周期越來越長的背景下,一個重磅新藥如果不能在全球市場上分擔研發成本,那是災難而不是成功。

決定企業分化的因素是決策者的遠見、及早布局、戰略選擇、創新能力和內部精細化管理水平。

對目前的優勢企業也不是一點風險沒有,隱藏在優勢企業背后的最大風險是決策者如何完成交接班,如何讓后來的決策者也能夠具有這些遠見和卓識。那些已經完成決策機制的企業要好些。

這樣的分化對中國制藥產業整體并不是一件壞事,分化的結果是提升和淘汰,產業內企業數量會減少但競爭能力會更強。對四千多家制藥企業來說,何去何從在于選擇,如果你在十年前忘記了選擇,那么今天不要錯過,要及早行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极县| 平和县| 黔西| 越西县| 和龙市| 犍为县| 监利县| 田林县| 邛崃市| 沂水县| 丽水市| 永寿县| 炉霍县| 南乐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安阳市| 台东县| 眉山市| 缙云县| 奇台县| 永兴县| 鄂伦春自治旗| 日土县| 凌源市| 纳雍县| 砀山县| 鄢陵县| 高州市| 华阴市| 荔波县| 靖州| 海伦市| 莱芜市| 自治县| 垣曲县| 乳山市| 宁陵县| 韶关市| 渭南市| 郁南县| 灵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