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本草綱目蔬果食療養生速查全書
- 李健
- 931字
- 2021-03-26 17:39:44
馬鈴薯 和胃健中·解毒消腫
精選春季蔬果
蔬菜/根莖類
馬鈴薯原產于安第斯山脈,在1589年由荷蘭人經過雅加達帶入東亞地區。馬鈴薯是一種十分健康的蔬菜,在歐洲它被稱為“大地的蘋果”。

療效特征
寬腸通便 馬鈴薯的主要成分為淀粉,同時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能很好地促進脾胃的消化。此外,它還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幫助機體及時排泄,起到寬腸通便、預防腸道疾病的作用。
預防動脈硬化 馬鈴薯含大量有特殊保護作用的黏液蛋白,能使消化道、呼吸道以及關節腔保持潤滑,因此可以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的彈性,從而有利于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解毒消腫 馬鈴薯富含鉀元素,可以將鹽分排出體外,降低血壓,消除水腫。同時馬鈴薯還是一種堿性蔬菜,可以保持體內酸堿平衡,因此具有美容和抗衰老的作用。
和胃健中 馬鈴薯對消化不良和排尿不暢有很好療效,也是治療胃病、心臟病、糖尿病、習慣性便秘、皮膚濕疹等病癥的優質保健食物。
選購小竅門

馬鈴薯的盛產季節為秋季到初冬。無論選購何種馬鈴薯,都應挑選形狀豐滿、表面無傷痕或皺紋的為佳。切記不可挑選外皮呈現綠色或發芽的馬鈴薯。
營養檔案
100克馬鈴薯中含有

養生廚房
熗拌土豆絲

材料
【材料】土豆2個、青椒紅椒各1個。
【調料】鹽、糖、大料、醋、味精、蒜適量。
做法
① 將土豆洗凈切絲,過冷水;青椒、紅椒洗凈切絲;
② 將紅椒、青椒、土豆先后在沸水中焯熟,撈出沖涼,控干水分;
③ 炒鍋上火,放油燒熱,放入大料爆出香味,淋在土豆絲上,加適量鹽、味精、糖、醋,攪拌均勻,撒上蒜末即可。

中醫課堂

飲食宜忌
宜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適宜脾胃氣虛、營養不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適宜癌癥、高血壓、動脈硬化、習慣性便秘患者。
忌
已經長芽的馬鈴薯禁止食用,以免中毒;
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馬鈴薯面面觀
【出產地】前蘇聯、波蘭、中國、美國是世界上主要的馬鈴薯生產國,而中國以西南山區、西北、東北地區和內蒙古為主產區。
【所屬科系】屬茄科草本植物。
【成熟周期】馬鈴薯有一年生和一年兩季生兩種,其周期隨之不同。
【種植時間】最佳時間是在驚蟄后、春分前。
【食用部分】塊莖。
【藥用部分】汁:治消化性潰瘍、燙傷、脅痛。塊莖:治便秘、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腹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腮腺炎、胃痛、心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