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本草綱目蔬果食療養(yǎng)生速查全書
- 李健
- 944字
- 2021-03-26 17:39:45
香菇 補肝益腎·益智安神
精選春季蔬果
蔬菜/菌類
香菇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因為它含有一種特有的香味物質(zhì)——香菇精,具有獨特的菇香,味道特別鮮美。所以被稱為“香菇”。

療效特征
益氣補血 香菇不但營養(yǎng)豐富,具有低脂肪、高蛋白、多種維生素、多種氨基酸和多糖的特點,同時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富含可以降血壓、降膽固醇、降血脂的物質(zhì),因此對預防動脈硬化、肝硬化、血管病變等疾病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健體防病 香菇中所含的多糖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而菌蓋部分所含的核糖核酸又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此外,常食香菇還能治療糖尿病、肺結(jié)核、傳染性肝炎、神經(jīng)炎等疾病,又可防治消化不良、便秘等。
健脾利胃 香菇味甘,性平,有補脾胃、益氣、促進免疫功能、抗肝炎、抗腫瘤、抗病毒等作用,所含香菇多糖或香菇熱水提取物有抗氧化作用。
抗衰老 對于女性來說,香菇也是一種食療佳品,因為香菇的水提取物具有延緩衰老的功效,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容佳蔬。
選購小竅門

香菇以菌蓋肥厚,邊緣曲收,傘蓋皺褶明顯,內(nèi)側(cè)為乳白色,菇柄短粗,菇苞未開且菇肉厚實的為佳。有些香菇傘蓋呈裂開狀,挑選時要仔細觀察是否是自然生成,若是人為,則最好不要購買。
營養(yǎng)檔案
100克香菇中含有

飲食宜忌
宜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適宜貧血、抵抗力低下患者;
適宜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
糖尿病、癌癥及腎炎患者可多吃;
宜與木瓜、豆腐、雞腿、薏米等搭配食用。
患有皮膚瘙癢癥和脾胃寒濕氣滯的人應忌食;
忌
不宜與鵪鶉肉、鵪鶉蛋同食,易引起身體不適;
不宜與河蟹、番茄同食,否則阻礙營養(yǎng)吸收。
香菇面面觀
【出產(chǎn)地】我國是香菇的主產(chǎn)地,其中浙江省龍泉市、景寧縣、慶元縣為最早培植的地區(qū)。
【所屬科系】屬口蘑科菌類。
【種植時間】人工培植的時間因區(qū)域而有所不同。
【食用部分】子實體。
【藥用部分】子實體全體: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慢性肝炎、抗腫瘤、糖尿病、貧血等。

中醫(yī)課堂

養(yǎng)生廚房
香菇燉杏仁

材料
【材料】水發(fā)香菇150克、杏仁50克、青豆30克。
【調(diào)料】味精、醬油、白糖、濕淀粉、麻油、花生油適量。
做法
① 水發(fā)香菇去雜質(zhì)洗凈,瀝干水分;杏仁洗凈,下油鍋中略炸;
② 炒鍋燒熱,放入花生油,放入香菇和杏仁、青豆略煸炒;
③ 加白糖、高湯、醬油、味精,用旺火燒沸后改小火,燉至入味,再用濕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