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消極暗示——羅森塔爾效應
從前有兩個病人住在一家醫院,并由同一名醫生為他們診斷病情,其中一個人被查出患有癌癥,而另一個病人只是輕微的偏頭疼。可是醫生卻把診斷書弄混了,在患有癌癥的病人的病歷單上填寫的是輕微偏頭疼,而在另一位本無大礙的病人的病歷單上寫的是癌癥。于是拿到診斷書的兩個病人表現出了完全相反的兩種心態:本來患有癌癥的病人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大病,整天樂呵呵的,心情特別的放松,一心只想把偏頭疼治好,沒過多久就出院了;而另一位病人在接到病歷單的當天就開始悶悶不樂,終日生活在病痛的折磨和對死亡的恐懼之中,結果不久就真的患上了癌癥,時隔不久便在抑郁與絕望中痛苦地死去了。
這個小故事中的心理現象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這是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羅森塔爾在1968年提出的理論,是指人的心態容易受到自己所喜歡、信任、崇拜的人的暗示和影響,例如故事中的醫生,作為專業人士,就很容易影響病人的心態。理性地對待他人的影響力,盡量接受積極的心理暗示,才會保持健康的心態。故事中兩個遭遇不同的病人因為一張弄錯的病歷單扭轉了命運原本的方向,可見,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態在人們的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同時,從中我們也不難讀懂一個道理:心態改變人生。面對現實,有多少人能夠坦然面對呢?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不能改變現實,那就改變情緒、改變心態好了。什么樣的心態決定什么樣的情緒,什么樣的情緒決定什么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