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悼念劉芝明[4]同志

一九四三年冬季,我還留在延安中共中央黨校一部。劉芝明同志在校部教務處當副主任。我的黨的關系編在教務處,這樣我們有了接觸。在這一段時間里,劉芝明同志留給我一個很深的印象。他以一個所謂的外行領導了黨校的業余文藝活動,寫出了作品,發現了人材,不只豐富了黨校的文藝生活,而且推動了延安的整個文藝活動。我對他那種鍥而不舍的工作熱情和善于集思廣益的民主作風一直是非常欽佩的。雖然事隔三十多年,記憶猶新?,F在黨為他平反昭雪,一洗“四人幫”強加在他身上的沉冤,我追述這段往事,以表示我對他的深切悼念。

一九四三年在延安開展了有名的整風學習運動。許多專業的文藝團體、單位響應黨中央、毛主席的號召,紛紛下鄉、下部隊,有的巡回演出,有的深入一點體驗生活,進行創作。留在延安的人們的文藝生活,一時顯得沉寂了。就在這個時候,中央黨校卻異軍突起,首先演出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大型話劇《俄羅斯人》、《前線》,隨后又創作演出了有名的京劇《逼上梁山》,廣場秧歌劇《一朵紅花》、《牛永貴負傷》,以及多幕話劇《同志,你走錯了路》等。這些,都和劉芝明同志的領導分不開。這時期中央黨校的文藝活動,轟動了延安,使延安人們的耳目一新。大家都歡呼慶幸在延安文藝座談會后文藝園地的第一次大豐收。一時,延安的許多機關和群眾的業余文藝的花朵,競相開放,真是百花爭艷,令人耳目不暇。那年春節,從農歷初一到十五,天天是鑼鼓鞭炮響徹延河上下,到黨校來聯歡、回訪的秧歌隊一個比一個紅火,演出的節目一個比一個精彩,使延安的傳統作風“團結、緊張、嚴肅、活潑”之外,更增加了愉快歡樂的節日氣氛。

黨校三部的學員,大都是知識分子,里邊有不少人從事過文藝活動。延安文化俱樂部組織的業余劇團的骨干,很多就是黨校的學員。文藝整風后期,西北文工團的全部成員都在黨校參加學習。因此,領導上決心一下,《俄羅斯人》很快就突擊排演出來了,演出很成功。于是三部一些對評劇(京劇)感興趣,能唱幾段的同志們也躍躍欲試,幾個人湊在一起,洽談心曲。對歷史深有研究的齊燕銘同志、楊紹萱同志等便擔負起《逼上梁山》劇本創作的任務。齊燕銘同志不特是歷史學家,而且對京劇也內行,在黨校的土臺上,曾經粉墨登場,串演過傳統京劇折子戲,頗有獨特的臺風?!侗粕狭荷健分邪缪萘譀_的金紫光同志(他是具有音樂素養的文藝活動家)、扮演高俅的索立波同志(當時他是一個團參謀長)和扮演高衙內的王余明同志(他是延安有名的排球運動員,在《打漁殺家》中飾演教師爺,得到觀眾的好評)等,對這項活動都非常熱情積極。但要寫出和演出一個真正成功的戲,對于專業工作者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何況這在開始只是一些業余愛好者的初次嘗試。但是劉芝明同志卻很認真,把這一演出看作是嚴肅的政治任務,抓得很緊。他很謙虛,常說:“我不懂,我可以學,學習方法之一便是開會?!彼匍_許多座談會,除劇本作者、演員外,還請了許多當時在黨校學習的文學藝術工作者參加,引導大家集思廣益,暢所欲言,討論劇本的主題思想,研究刻畫林沖這一英雄人物的性格。劉芝明同志既善于發揮群眾力量,又極尊重和吸收專家們的意見。原來有過寫作經驗的,或是第一次參加寫作的人,開始很不習慣這種集體寫作的方法,特別是執筆者,很難一下融化各種不同的意見。但是每經過一次意見的交鋒、辯論、統一,就進一步提高了大家的興趣與信心。因為參加活動的人,都心無私念,一心一意只想完成任務,做好工作。就這樣談了又談,改了又改,終于在演出之后,得到最高的榮譽和獎勵。毛主席關于《逼上梁山》的有名的信,就是寫給齊燕銘和楊紹萱兩同志的。《逼上梁山》就這樣成為一個歷史名著,它不僅僅是一出好戲,而且是在舞臺上把勞動人民恢復為歷史主人的劃時代的名著。我個人當時跟著劉芝明同志反復看了許多次它的排練、彩排和它的公演。我對評劇是外行,但我很愛看這出戲。這次創作的勝利,演出的成功,我認為和劉芝明同志的領導是分不開的。他很好地發揮了群眾的、專家的,特別是劇作者的聰明才智。他從領導崗位上,對文藝創作這樣熱心扶持,具體幫助,百折不撓,終獲成功。他領導文藝創作時,不像苛刻的婆婆,而是溫柔的保姆。這一范例,對于我們今天繁榮文藝創作,都值得借鑒和參考。

《一朵紅花》、《牛永貴負傷》等,雖是在廣場上演出的秧歌小戲,劉芝明同志也沒有看輕它們。他動員學校有實際斗爭經驗的同志,幫助作者、演員對劇本改了又改,演出效果也是膾炙人口,至今使人不易忘懷的。

《同志,你走錯了路》是一個好話劇,現在重演也是極有價值的。這個戲由黨校四部的同學演出,是姚仲明同志執筆創作的。姚仲明同志當時在黨校四部負責教務工作,他根據自己的經歷,在業余時間,寫了這個劇本。第一次在黨校禮堂試演時,大家都認為劇本很有意思,演員的表演很別致(這些演員有的是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工農干部,有的是前方回來學習的八路軍的營連干部),但比較粗糙。劉芝明同志極力主張修改,有的人信心不足。姚仲明同志自己因為不是專業劇作者,對于是否有充分的時間,一次復一次地聽取大家意見,從事一遍一遍地修改,也有懷疑。但我們卻常常看見劉芝明同志一手牽著一個兒子,一手抱著另一個兒子,從從容容、一次一次地召開座談會,一次一次地看彩排。為了表示領導的決心和支持,堅定工作人員的信心,中途特地把導演過《新木馬計》、《俄羅斯人》的陳波兒同志從三部調到了四部參加劇本的改寫和排演,最后也終于成為一個廣受觀眾喜愛的優秀的話劇,一個令人深思的好戲。當年參加中央黨校這些文藝活動的人,寫過戲、演出過、看過戲的人,至今很多都仍健在,他們大約都會為這些優秀劇目,為這些使人常常回憶的好日子而懷念到為此而盡過很大力量的人——劉芝明同志吧!我就是其中的一個。

《三打祝家莊》是繼這些演出之后,劉芝明同志領導延安評劇院工作時評劇院的同志集體創作出來的。那時我已離開黨校,但作為觀眾仍盡情地欣賞了這另一個有成就的好戲。至今我還常常想:什么時候能再看到這些好戲啊!

我就因為這些戲逐漸成為一個對京劇發生興趣的觀眾了,因此我總是要常常想到當年作為外行而成功地領導了內行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后執行黨的文藝路線卓有功績的劉芝明同志。

一九七九年五月于北京

(原載一九七九年《文藝報》第十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海县| 平潭县| 江华| 绥德县| 南涧| 兴文县| 揭阳市| 伽师县| 盐池县| 汉源县| 仁化县| 时尚| 十堰市| 长兴县| 凌云县| 九寨沟县| 伊春市| 兴国县| 贵州省| 昌都县| 班戈县| 仲巴县| 拉孜县| 共和县| 都昌县| 普兰店市| 阳江市| 砀山县| 黄石市| 济南市| 栾城县| 南皮县| 德惠市| 通道| 肥西县| 安图县| 昆明市| 伊吾县| 沾化县| 梁河县| 扎兰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