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華為干部管理方法論作者名: 孫科柳 易生俊 孫智本章字數: 1596字更新時間: 2019-09-29 13:05:27
2.2.1 明確干部選拔的組織主體及其職責
企業提拔干部往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培養制,一種是選拔制。華為最初采用的是培養制。2003年,華為建立華為大學,初衷有兩個,一是希望充分為員工賦能,一是為企業打造一個培養干部的搖籃,但經過實踐檢驗,任正非很快發現,培養制并不適用于華為。一方面,被培養的干部缺乏自我提升的主動性,另一方面,企業付出巨大心力培養出來的干部人才也難以跟得上飛速變化的市場需求。所以,華為逐漸以選拔制代替了培養制。
華為的干部選拔制比較傾向于競爭性選拔,其核心在于競爭,關鍵則在于比選擇優。比較和選擇是過程,擇優是重點和結果。為了保證在干部選拔的過程中,優秀員工之間能夠實現科學選比與有效競爭,華為經過反復摸索,確立了一套明確的選拔規則,并且鎖定了兩大干部選拔主體,以確定性的組織及職責分工保證選拔效果。
【輔助閱讀】華為干部選拔的組織主體
在人力資源委員會的統籌之下,華為公司人力資源部和華為大學負責具體的干部選拔工作的組織與實施,各業務體系干部部負責具體的落實執行。具體工作分工如下:
近十余年來,華為始終堅持用選拔制的方式來建設干部隊伍。2009年6月,任正非在華為后備干部總隊例會上指出:“我們是選拔者,我們只有選拔責任,不承擔培養責任。下連去當兵,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就不去,自認為有才能那就選擇在實踐中成長起來,尋找自己成長的機會。沒有幾個干部是培養出來的。”2011年,任正非又在華為內部會議上明確強調:華為大學的辦學方針要從“培養制”轉變為“選拔制”,督促干部員工有償學習,不斷進行自我提高。
在《華為你學不會》一書中,我們首先強調的就是一個組織的概念,當一個企業經營者在試圖思考任何關于企業管理的問題時,第一個要想到的必然是“組織問題”,設計干部選拔和管理機制也是一樣,沒有一個既定的組織,就無法落實執行責任,選拔也就成為了一場“秀”,選拔出來的人也便很難真正滿足于企業發展的客觀需求。因此,在這一點上,華為明確干部選拔的組織主體及其職責分工做法,無疑是具備普遍性的借鑒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