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
- 高美華 張佳潔
- 13字
- 2019-10-24 10:54:18
第二節 亞健康及其防范與干預
一、亞健康
(一)認識亞健康
自從亞健康的概念出現后,相當多的人都認為自己處于亞健康狀態,甚至有些草木皆兵。亞健康的確有一些明確的標準,但也有一些模糊的地方,因為亞健康是處于健康與不健康之間。如果按亞健康的一些標準,當然有相當多的人在一生的一些時候是亞健康,正如所有人在一生的某些時候都會患病一樣。
亞健康是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動態變化的中間狀態,即“健康—亞健康—疾病”。亞健康既與健康狀態之間有重疊交叉狀態,又與疾病之間存在重疊交叉,因此,亞健康既可以向健康的、好的方向發展,又可以向不健康的、壞的方向發展。這種發展變化是雙向的。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許多說不明道不清的身體或精神上的不舒服,這種似病非病的狀態就是亞健康。例如,31歲的李××最近出現了注意力難以集中、精神不振、多夢、疲勞、情緒不穩定、用腦后疲勞、缺乏耐心等癥狀,妻子催他去醫院看看,他說沒事,沒有生病,干嘛去醫院?不久后,才29歲的妻子也發現自己記憶力減退,并莫名其妙地對自己的健康擔心、困倦、煩躁,活動后疲勞、健忘、虛弱,易激動、失眠。其實,這些表現都說明,他們夫妻二人有不同程度的亞健康。而且亞健康還有其他一些常見表現,例如易感冒、嗜睡、四肢乏力、不愉快感、頭暈、目眩、抑郁、頭痛、腰膝酸痛、脫發,同時還有胃腸脹氣、筋疲力盡感、消化不良、便秘、性功能減退、面部褐斑等。
(二)亞健康狀態產生的原因
亞健康的病因機制是一個錯綜復雜的問題,雖然世界各國有關亞健康的研究已經開展了很多,但對于亞健康的影響因素還不夠明確,沒有統一的系統研究,但可以歸納總結為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主觀因素
主觀因素主要有三個面:遺傳因素、個性因素和心理因素。
(1)遺傳因素:在亞健康狀態的形成過程中,遺傳因素引起的個體特性差異起著某種特殊作用,如生物鐘的低潮導致生物節律的紊亂,開始老化的機體器官出現體力不支,人體的自然衰老都可引起人體亞健康。
(2)個性因素:不同體質的人其生理表現都有一定差異,且和疾病的傾向性有關系。處于病理、不良體質的人不僅軀體表現出亞健康癥狀,且其心理狀態也易出現亞健康問題,進而影響身心各方面的亞健康狀態。如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的前臨床或潛臨床狀態。
(3)心理因素:相關專家分析,影響亞健康的實質主要是行為異常、情緒激惹、心理應激等心理問題引起的,還與個性特征、性格怪癖及人格缺陷密切相關。
2.客觀因素
(1)社會因素。隨著社會關系的不斷變化與發展,科學技術的迅速提升與進步,現代人為了適應高速的現代化社會,對自我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使工作效率不斷提高,工作和學習占去人們的大部分時間,精神長時間處于過度緊張的狀態,極易使軀體免疫系統、分泌系統等機體紊亂或失調,進而引起亞健康的發生。
(2)生活習慣及行為因素。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顯示:人類的長壽和健康,60%依靠自己建立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為習慣;全世界人類死因的60%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所導致的疾病,而發達國家已高達70%~80%,發展中國家也在50%~60%之間。我國已發布的發病率排在前三名的疾病: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占全部死因的67.6%。
(3)飲食結構因素。由于不斷提高的物質生活水平,攝入飲食中的高熱量及高脂肪類食物也越來越多,最終會引起高脂血癥、脂肪肝、肥胖等亞健康問題的發生。而肥胖可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各類疾病。據統計,目前肥胖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殺手。
(4)人際關系的影響。隨著社會生活的越來越復雜多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也越來越少,情感變得淡漠,交往也越來越傾向形式、表面、物質方面,社會關系及友誼越來越疏遠,人們的煩惱感越來越多。多項研究結果顯示,缺乏社會支持是引起軀體和心理亞健康問題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5)環境因素。由于生活環境不斷惡化(如水源,食物,空氣,微波、電磁波,噪聲污染及其他化學、生物、物理因素污染),長期生活在這種不良環境中,人體細胞及組織的正常生理代謝功能不能得到有效發揮,進而使人體代謝失衡,引發亞健康。
(三)大學生亞健康的主要表現
(1)身體成長亞健康:學生營養過剩和營養失衡同時存在,體質較弱。
(2)心理素質亞健康:來自家庭、學校的壓力,引發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反復心理、自卑心理、厭學心理等,抗挫折能力較差。
(3)情感亞健康:本應關心社會,對生活充滿熱情,但實際上他們對很多事情都很冷漠,使自己的“心理領空”越來越狹小。
(4)思想亞健康:思想表面化,脆弱、不堅定,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改變自我。
(5)行為亞健康:表現為行為上的程式化,時間長了容易產生行為上的偏激。
這里我們主要討論大學生生理和心理亞健康的主要表現。
1.大學生生理亞健康的主要表現
(1)心病不安,驚悸少眠:主要表現為心慌氣短,胸悶憋氣,心煩意亂,惶惶無措,夜寐不安,多夢紛紜。
(2)汗出津津,經常感冒:經常自汗、盜汗、出虛汗,稍不注意就感冒,怕冷。
(3)舌赤苔垢,口苦便燥:舌尖發紅,舌苔厚膩,口苦、咽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
(4)面色有滯,目圍灰暗:面色無華,憔悴;雙目周圍,特別是眼下灰暗發青。
(5)四肢發脹,目下臥蠶:晨起或勞累后足踝及小腿腫脹,下眼皮腫脹、下垂。
(6)指甲成象,變化異常:中醫認為,人體軀干四肢、臟腑經絡、氣血體能信息層疊融會在指甲上,稱為甲象。如指甲出現卷如蔥管、相似蒜頭、剝如竹筍、枯似魚鱗、曲類鷹爪、月痕不齊、峰突凹殘、甲面白點等,均為甲象異常,病位或在臟腑或累及經絡、營衛阻滯。
(7)潮前胸脹,乳生結節:女性在月經到來前兩三天,四肢發脹、胸部脹滿、胸脅串痛,婦科檢查,乳房常有硬結。
(8)口吐粘物,呃逆脹滿:常有胸腹脹滿、大便黏滯不暢、肛門濕熱之感,食生冷干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適,口中黏滯不爽,吐之為快。重時,晨起非吐不可,進行性加重。
(9)體溫異常,倦怠無力:下午體溫常常在37~38°C,手心熱、口干、全身倦怠無力,應到醫院檢查是否有結核等。
(10)視力模糊,頭脹頭疼:平時視力正常,突感視力下降(非眼鏡度數不適),且伴有目脹、頭疼,此時千萬不可大意,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是否有顱內占位性病變。
2.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的主要表現
(1)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老是忘記很多事情,在進行學習工作時,容易走神,無法集中精力?其實這些都是心理亞健康的一種表現,它在提醒你,你的狀態已經處于一種亞健康的狀態,要注意調整!
(2)思維緩慢、反應遲鈍。如果發現自己想問題時有些困難,與人交流時,偶爾“短路”大腦的反應變慢,與人交談,總會慢上半拍,那么就說明你是處于一個亞健康的狀態了。
(3)長時間的不良情緒。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出現不良情緒,一般來說都能自我調整,但是如果不良情緒持續的時間比較長,無法自我調整,那么這時就需要注意了,如果不注意心理保健,有可能就會惡化,出現抑郁癥,焦慮癥等心理疾病。
(4)不自信,安全感不夠。如果你發現越來越不自信,總是對未來憂慮,喜歡獨處,回避社會,那么你就要小心了。
綜上所述,亞健康的癥狀多種多樣,又不固定,它是人體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過渡階段,在身體上、心理上沒有疾病表現,但主觀上卻有許多不適的癥狀和心理體驗。任何疾病均有一個漫長的形成過程,這個過程就是亞健康狀態。如果我們能正視亞健康,努力擺脫亞健康,就完全可以活到自然壽命。
- 憲法學導論
-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6版)課后習題詳解
- 有機化學實驗
- 2020年江西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言語理解與表達【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617俄語語言技能綜合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山西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現代過程分析技術新進展
- 供應鏈大數據:理論、方法與應用
- 2019年成人英語三級核心詞匯全突破【附高清視頻講解】(上)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432統計學[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導學與實踐教程
- 陶藝基礎與創作
- 免疫學實驗技術原理與應用
- 有機化學學習指導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外國語學院242俄語(二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