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獨立思考,是規避風險最好的方法

你有多久沒有獨立思考了

我們生活的社會錯綜復雜,有誠信和欺騙,有險惡,同時也有善良。但不管是好還是壞,這些特定的行為都不是生來就有的,也非造物主的屬性,而是頭腦和思維的產物。

問題是,我們從小到大,多久沒有獨立思考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吃自己的飯,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意思就是做人做事一定要靠自己,你是自己人生的主力,不要過分地依賴或信任別人。因為沒有誰走的路永遠是正確的,也沒有誰的智力永遠都是超前的,你所信任的人也有可能犯下錯誤,走入歧途。一旦你對某個人、某種觀點過分信任和依賴,這個時候由于牢固的慣性,你可能根本無法意識到錯誤的發生。

其實,依賴就是在思維慣性和心理習慣的積累中逐漸形成的——從小時候的蹣跚學步依賴父母,到進入學校依賴師長。青少年時期,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我們都在依賴別人:物質上,精神上,思維方式上,我們無不受父母、老師等的影響。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步入社會,找到工作,組建家庭,則是擺脫慣性和依賴的過程。通過自己的觀察、體驗和總結,大部分人走向了獨立,建立了自立思維,但也有少部分人繼續沿襲成長過程中形成的慣性。他們懶得思考,也不想改變,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思維病”,它就是依賴型人格,是一種隱性但嚴重的心理和思考層面的疾病。

依賴型人格普遍存在于年輕人群體中。據不完全統計,在18—25歲的年輕人中,高達78%的人不同程度有這種心理問題。

依賴型人格主要有以下幾種特征。

第一,請求強迫癥。

在做決定或處理事情之前,他首先要征求別人的意見,或者請求別人給予一定的保證:“你要幫助我!”否則他無法邁出第一步。他早就習慣了請求,以至于大事小事都會聽取他人的建議,從請求中獲得安全感。

第二,目標依賴。

我發現處于就業階段的年輕人是具有目標依賴的主要群體。在大學畢業后的幾年內,他還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么,也從來沒有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我要做什么?”他可能有一個答案,但并不確定,因此還要爭取別人的意見,并依賴別人為他指出方向。比如該以何種職業謀生,該如何生活?是應該創業還是進公司當一名雇員,從基層做起?一旦形成了這種依賴,未來的每一天他都需要強者的指點,而他自己則沒有主見。

第三,“墻頭草,兩邊倒”。

他的觀點和立場左右搖擺,一會倒向A,一會又支持B。他不是沒有自己的思想,而是缺少安全感,明明知道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也要去迎合對方,來保障自己的利益。他生怕因為自己的獨特見解而被人排擠,因此永遠都會倒向更強的一方。

第四,懦弱地討好。

他的性格過于軟弱,有時迫于別人的淫威或者純粹為了討好別人,做出一些違背自己原則的決定。這些事情他不想做,但最后的結果總是他順從于別人的思維,放棄了自己的原則。

第五,肯定饑渴。

他特別希望有人給予肯定,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虛榮心太強,在做出一些決定、行為之后,就希望別人對他予以稱贊——認同他的想法和做法。這在本質上也是一種依賴,是沒有信心的表現。如果別人沒給他足夠的肯定和稱贊,他會感覺到不安,也會有被傷害的脆弱體驗;如果受到了別人的否定或批評,他甚至會心灰意冷,一蹶不振。

總的來說,具有依賴型思維的人對他人的意見有很強烈的渴求,希望從旁人那里獲得思想支持。但這種渴求往往是盲目的和感性的。依賴他人做決定的慣性一旦養成,你將慢慢失去自我,最終成為一個喜歡兩極化思考、失去主見的“情緒化動物”。

李某和高某是同事,兩人的關系非常好,既是工作伙伴,也是生活中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公司有一個項目需要收集一些科學嚴謹的數據,這個任務交給了李某。老板特別交代,這個項目非常重要,不允許出半點差錯。

由于所需要的資料很多,而且時間緊張,李某就找高某來幫忙。兩個人的效率就是比一個人高,僅用了一天半的工夫,李某就在高某的幫助下完成了數據收集工作,趕在會議之前交給了老板。李某滿心希望獲得老板的肯定,但會后得到的卻是雷雨般的批評。老板勃然大怒,因為李某統計的數據和客戶提供的信息有著天壤之別,完全不是一回事,導致客戶那邊取消了談判意向——生意談黃了,項目也被暫時中止。

從天堂跌到地獄的李某極為郁悶,他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沒有問題的,數據也都是從公司的資料庫里搜索整理的,怎么可能出錯呢?李某百思不得其解。

兩天以后,老板突然召開會議,著重表揚了高某:“小高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對項目的貢獻很大,如果不是他,這個項目已經黃了。”李某聽了很震驚:“怎么回事?”他心里很不服氣,不久后他從一位關系比較好的同事那里拿到了高某收集的數據,這下他徹底傻眼了,因為高某此次的數據和上次給他的完全不同,是一個全新的版本。

習慣了依賴的人很可能在實際的工作中吃大虧,這件事給李某上了一課,也讓他記住了這個教訓。如果他在工作的過程中努力一點,不依賴于他人的幫助,又怎會輕易地掉進他人的陷阱呢?因為依賴,所以信任,但也讓他犯下了低級錯誤。過度的信任總會付出代價,只有獨立的思考才能真正地保護自己。

在北方某城市舉辦的一次人才招聘會上,我曾經看到一位花甲老人,他奔波于各個企業的展位前,不管什么類型的企業,他都會索取一份應聘表認真地填寫。很多人以為他是在為自己找工作,有人唏噓不已:“年齡這么大還要上班?”可用人單位仔細詢問以后才知道,老人是替他剛畢業的兒子找工作。他的兒子24歲,剛剛從大學畢業,一天到晚除了吃飯、睡覺、上網玩游戲,什么都不干,連最基本的做飯、疊被子都做不好,每天空談理想,事事都依賴父母。無奈之下,焦急的老人只好出來幫他求職。

這個年輕人是依賴型人格的放大版,依賴到了極致,所有的事情都希望別人把結果送上門來。他不自信,同時也對依賴上癮。試問一下,如果你是企業的領導,你會聘用這樣的人嗎?

王曉任職于北京一家知名的IT公司,任勞任怨工作了十幾年,可他的職位仍然是軟件工程師,每次升職他都沒有份。很多朋友為他打抱不平,覺得這家公司的人事部門對他有意見。但企業內部升職的事宜并非是由人事部門單方面決定的,在升職考核中,很大一部分依賴于同事和上司對其業務方面的評價。

共事多年的同事還有上司對他的評價幾乎是一致的:獨立性差,依賴性強,經常求助,無法單獨地完成工作任務。由此可見,王曉的獨立工作能力存在著很大的欠缺,這項能力在團隊中也許表現不出太大的差異,但作為部門的主管級人員,缺乏獨立工作的能力就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此,習慣于由同事替自己解決問題的王曉不可能升職。

長期依賴他人的主張去做事的人,通常在工作上缺乏自己的主見,沒有主心骨,凡事靠別人拿主意,很難獨立承擔并完成任務。與此同時,他們容易信任別人,特別是喜歡輕易付出自己的深度信任,認為有一個能力強的同伴為自己解決一切事情是極好的——他們喜歡結交能力優秀的朋友,因為這是絕佳的依賴對象。一旦沒有人愿意像照顧孩子一樣替他們打理一切,他們就會表現得難以適應競爭的環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泰县| 五家渠市| 济南市| 乡宁县| 开平市| 惠来县| 赤水市| 永丰县| 昌都县| 滨海县| 香格里拉县| 苗栗县| 东乡县| 象州县| 时尚| 高邮市| 济阳县| 武城县| 永福县| 兰考县| 宣汉县| 边坝县| 酒泉市| 若羌县| 榆中县| 永昌县| 革吉县| 买车| 英超| 类乌齐县| 荆州市| 普定县| 鄱阳县| 吴桥县| 吴堡县| 乌拉特后旗| 肥西县| 克什克腾旗| 海晏县| 信阳市| 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