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白茶起源

一 古代白茶

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我們現在的‘茶’)。”這是中國歷史上關于茶最早的記載。眾所周知,神農氏是中國原始社會時期的部落首領,他被稱為中華民族的農業之祖、醫藥之祖、商貿之祖、音樂之祖等,對華夏文明有著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有人說神農氏發現茶葉只是神話或者傳說,對于上古時代的考古和相關的記載卻證實了神農氏時期相關文明的存在,更為可能的是在神農氏時期誕生了農業、醫藥、商貿、歷法、音樂等相關文明,而人們更愿意將其歸為同時期的代表人物,所以茶葉被發現并加以運用,起源于上古時期的神農氏時期是較為合理的。

對于上古神農氏時期的茶葉是什么茶類的問題眾說紛紜。有學者認為,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最后是從茶樹上摘下鮮葉咀嚼而解毒。在不斷的農耕生活中古人逐漸認識了茶的藥用價值,采下茶樹上的鮮葉自然晾干,收存茶葉,這是植物類中藥的制作過程,同時也應該是古人最早使用茶葉的方式,和今天白茶自然萎凋、不炒不揉的制作工藝相似,中國茶葉生產歷史上最早的茶葉應該是白茶。湖南農業大學楊文輝教授認為,“由于茶葉生長的季節性局限,為使全年都能喝上優質茶葉而采集鮮葉曬干收藏,這便是茶葉制造的開端”,據此,他認為“……我國最先發明的不是綠茶,而是白茶”。

神農氏

現代白茶

綜上所述,最早的茶葉制作方式與現在的白茶類似,白茶是最古老的茶類,也是藥食同源的典范,白茶制作工藝是茶葉制作的鼻祖,堪稱“茶葉活化石”。

二 現代白茶

古代白茶沒有嚴格的工藝要求,也沒有自成體系,將其稱為白茶產生的雛形更為準確,而制法和品質更加系統的白茶是現代白茶。有關現代白茶發源地的說法爭論頗多,認同度較高的說法是現代白茶起源于福建建陽。白茶最早是在清朝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七年(1772~1782年),由肖烏奴的高祖創制的(林今團,1999)。當時是以當地菜茶幼嫩芽葉采制而成的,史稱“南坑白”,“南坑白”屬于貢眉的級別。清嘉慶初年(1796),福鼎用菜茶(有性群體)的壯芽為原料,創制銀針白毫。約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種茶樹在福鼎縣選育繁殖成功,于是1885年起改用福鼎大白茶品種茶樹的壯芽為原料,菜茶因茶芽細小,已不再采用。政和縣1880年選育繁育政和大白茶品種茶樹,1889年開始產制銀針(《中國茶經》,20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阡县| 德格县| 称多县| 武川县| 张北县| 秦安县| 三门峡市| 招远市| 旅游| 隆昌县| 阿拉善右旗| 安图县| 甘孜县| 仪征市| 定安县| 岳普湖县| 牡丹江市| 伊宁县| 望奎县| 庆云县| 合山市| 和田市| 荥阳市| 亚东县| 民丰县| 察隅县| 民和| 江山市| 吉安县| 福清市| 沙洋县| 长寿区| 开化县| 南丰县| 县级市| 论坛| 云林县| 大方县| 东平县| 长子县| 乐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