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為敏感而體貼的公司
- 王濤
- 1359字
- 2019-04-04 10:47:11
冥想:精神的體驗
什么是冥想?
它又有什么意義或作用?
為什么要進行冥想?
冥想是純粹的精神體驗之旅。它突破名詞、概念、語言、文字、思想的外衣,直接接觸、看到、體驗事物的精神的存在,即事物的本質、屬性、內涵、功能、意義等。
隨著閱歷的增長,尤其是經歷的困難、挫折的增多,我們獲得了很多人生或工作中的感悟。比如,你在淘寶開了一家賣當地土特產的網店,凈利潤有10%。第二年,同村其他人陸續又開了50家銷售相同土特產的網店。很快,你的凈利潤只有2%左右,甚至很多時候不得已賠錢銷售。在某一刻,你切實感悟到價格戰的危害,以及價格戰的形成過程、根源。這不再是教科書上寫的或老師講的價格戰的概念、思想、理解、認識,而是看到了、接觸到價格戰這個事物自身,即本質,同時也看到價格戰的危害、產生根源的事實本身。
當然,看到本質后,帶來內心關于銷售、營銷的認識的徹底的革命,完全不同的行動自然就產生了。比如,那家土特產的網店就絕不會參與“雙11”這樣的促銷活動,這不僅沒有利潤空間(即便沒有利潤空間,還是有妥協和虛假的做法的,比如先提價再降價促銷),而且知道價格戰的危害,開始考慮差異化,思考如何打造品牌,以及在產品上下功夫,等等。
冥想,意味著可以突破價格戰的概念、思想而看到價格戰自身,但無須通過類似開網店這樣親身的、多年的經歷(當然還得是慘痛的經歷),還要靠碰運氣在某一刻自己可以頓悟,而是只要坐下來,在完全的清凈、寧靜中,沉思價格戰這個事物。這是完全的精神之旅,不在物質世界之內。
對,這就是冥想的意義、作用所在。
我們不必是一個每天炒菜會用到醬油的主婦,就可以在冥想中知道她對醬油的看法、需求、不滿、態度、期望、情感,等等。當然,也可以知道任何一類人的看法、態度、期望、不滿等,比如白領或者有疾病的人群。
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知道人們在炒菜時對醬油的根本性的看法、期望,即使這些看法也許人們自己并未意識到,甚至不贊同,但是,那是對他們有益的、適合的、恰當的看法、態度。這意味著在企業經營中的創新和正義。
這是何等的重要和有意義啊!
因此,冥想,就是超越、跨越物質世界的經歷,而直接進入、接觸到、看到、感悟到事物的精神,即事物自身。比如,對品牌的概念、解釋、認識、思想,并不是品牌這個事物自身。品牌自身,需要內在的體驗才能感知到,這就是冥想。
不過,需要澄清的是,冥想并不是想象、幻想,以及自以為是的觀念、看法、態度或者自己視角的經驗。區別在于,冥想中所見乃產生于頭腦、思想、意識完全停止后的寂靜之中。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感到頓悟、感悟是無法言傳的,即在感悟那個時刻是無思想、無語言的。
比如,一個帶著強烈的競爭意識的人,會把“雙贏”看作是虛假的、不切實際的、禮貌的托詞,他自己也不會真的去實踐“雙贏”的策略;而一個弱者,就會大力贊賞“雙贏”,他只是在利用“雙贏”保護自己。而在冥想中,看到的是“雙贏”自身。
那么,他的行動也許總會考慮到自己給對方創造了什么價值,以及會對對方沒有給自己創造價值而帶著正義感去談判(盡管他可能是弱者一方)。這不是破釜沉舟、自殺式的行動,而是正義下的行動,他會得到公平的結果的。
這是大自然的規律。這樣的行動,就是一個人看到“雙贏”自身之后的行動,也就是看到“雙贏”自身之后的表現、明證。
何不去嘗試冥想:生活、學習、工作及一切的人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