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物品標識系統

2.3.1 標識系統基本框架

為了對國家物品標識系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本研究從物品標識的內部運作和維持物品標識系統正常運轉的外部支撐兩個角度進行全面分析。

從物品標識的內部運作角度研究可以得到狹義的物品標識體系,也就是國家物品標識系統的核心內容。國家物品標識系統最終要實現物品的智能化、標準化的管理,要達到預期的目標就需要有相應的組織對其進行支撐,因此從外部支撐的角度分析便可得到維持系統正常運轉的支撐體系。系統的正常運轉離不開任何一個方面,基于上述分析國家物品標識系統框架構建如圖2-6所示。

圖2-6 國家物品標識系統框架圖

物品標識的目的是實現對物品的自動化、智能化管理,實際的管理對象是物品的信息。圖中核心位置的“編碼——標識——傳輸——解析——應用”反映的就是物品標識的全過程,也是物品信息的處理流程。這里值得注意的是,物品標識的過程并不是一成不變,五個環節是缺一不可的,而是可根據實際需要跳過部分環節。這也是考慮到了實際的應用情況,是實際需要的客觀反映。因此,在這里能完成上述功能的體系就是物品標識的核心體系。

支撐體系為核心體系的建立、實施、維護提供支撐,核心體系通過由管理、技術、標準及法規構成的支撐體系對相關領域提供支持與服務。支撐體系是核心體系與外部需求進行交流的橋梁和紐帶。由于信息化發展的迫切需求,該支撐體系在照顧傳統業務范圍的同時,著重強調了對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及物聯網等領域的支持。

從框架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外部環境和利益相關者的訴求可以通過支撐體系影響核心體系。當外部社會發展提出應用需求時,核心體系可通過技術進步、流程優化或加強信息安全等方面來對外部提供服務。可見,國家物品標識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是一個動態的系統,是一個活的系統,是一個耗散的系統。它能夠與外界進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換,從而保證它的有序結構。本研究將對國家物品標識系統從內層到外層進行剖析,這里首先對物品標識核心體系進行說明。

2.3.2 核心體系的說明

核心體系是由五個環節組成的,其反映的是物品標識的基本運作流程。要認識到物品標識并非必須包含所有環節,而是可以跨越某些環節的。為了體現研究的普遍適用性,本研究僅對一般情況的所有環節進行介紹,其他情況的運作也是對一般情況的重新組合,可參照一般情況解釋。

在物品標識核心體系中不僅包括編碼和標識,還考慮與網絡系統、解析系統、應用系統的對接和數據交換。因此,物品標識信息的運作全過程都應在核心體系中呈現。基于該分析,核心體系完成各功能的流程可細分為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給物品編碼形成代碼,其中代碼是便于人與機器進行識別和處理的符號集合。可將這一步驟理解成將物品信息代碼化,是可實現計算機化的基礎。

第二環節是標識。標識根據操作流程可進一步細化為標示和識別。標示可以指將代碼轉化成為條碼符號,并印制在載體上的過程;還可以指將代碼轉化成二進制電子數據,寫進RFID標簽中芯片的過程。總之,標示實現的是將代碼化的信息轉換成為載體可攜帶的信息。當該載體與物品合為一體時,載體所攜帶的信息即為物品信息,實現了對物品的跟蹤追溯管理。當然標示最終是為了“識別”。人們通過識別技術對標示信息進行數據采集、分析與處理。識別的處理結果依舊是代碼,但此代碼與編碼后的代碼在表現形式上可能一致,也可能存在差異。

第三環節是傳輸。通過識別獲得物品的信息代碼后,在標準化協議的基礎上,通過各種信息傳輸渠道,進行信息的傳遞,就完成了信息的傳輸。當載體中所攜帶的信息傳遞到了所需要的地方,就能實現對物品的遠程監控、智能化管理等相關功能。在信息的傳輸過程中并沒有改變識別的物品信息代碼內容。

第四環節是解析。這里的解析是指將傳輸的信息代碼利用解析技術進行計算、分析與處理,完成對物品信息解讀的過程。通過對傳輸的物品信息代碼進行解析,可實現對物品整個生命周期的全程追溯與查詢。

第五環節是應用。將解析處理后得到的代碼信息解碼,便可還原出物品的本來面目。將還原出來的物品信息應用到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各個環節,為社會提供服務就是物品標識體系最終要達到的目標。這里的服務是指通過信息化、網絡化的管理為各方提供個性化、智能化的物品信息服務。這就是構建物品標識系統的意義所在。

核心體系的一般運作過程正如上述所介紹。然而實際的運用情況更加的多樣化,但各環節的功能是沒有變化的。由于一般運作過程的變形眾多,因此本書不再贅述。

2.3.3 支撐體系的說明

物品標識核心體系的正常運行需要支撐體系對其進行提供支持。支撐體系是一個什么樣的體系呢?支撐體系就是要對物品標識核心體系的建立、實施、維護提供支撐的體系,是實現國家物品標識系統整體功能的關鍵,它可以保障國家物品標識系統的有效運行。國家物品標識的支撐體系主要有技術、管理、標準及法規這四大部分組成,這四部分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有機地形成一體。同時,這四部分又可各自獨立成為分體系。

技術分體系是物品標識系統的技術支撐。要實現物品的信息化管理,必須要運用相關的技術才能實現,例如信息技術、電子技術等。為了保證信息的及時性、可靠性、準確性,就需要不斷完善和開發技術,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管理需求。可見,技術體系是物品標識建立的根本所在,是正常運轉的保證,也是保證物品標識系統不斷向前發展的根源。

管理分體系是物品標識系統建立和運轉的指揮系統。合理的管理分體系是各相關部門有效溝通和管理的組織保證。管理分體系中涉及的組織機構通過協調利益相關者、指導技術應用和規范物品信息等形式對物品的標識提供一個良好的運行環境。

標準分體系是國家物品標識系統的運行基礎和技術指南。標準體系將指導物品標識的標準化工作,可以提高物品標識在智能化服務方面的水平。標準化發展還將提高電子商務、物聯網及供應鏈等領域的管理效率和信息的準確性,為提高我國物品信息的智能化、網絡化、標準化管理作出貢獻。

保證物品標識的規范化、合法化的政策法規構成了法規分體系。法規分體系是物品標識系統的法律和政策保障。未來社會還是一個法治的社會,作為社會活動的一部分,法規對于標識系統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的標識需要遵循國家法律和市場運作規章。另外,在物品標識系統的建設中可以通過規定程序,要求制定促進物品標識發展的相關法規政策,進而促進物品信息化的建設。

通過上述的說明可以看到核心體系的各個環節緊密結合,支撐體系的各部分也相互聯系,相互融合。而各個體系的每一部分又有各自的特征和具體內涵,因此需要進一步分析各部分的內在結構和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龙县| 农安县| 象山县| 仪陇县| 万山特区| 东城区| 泽库县| 石泉县| 元氏县| 彰化市| 牡丹江市| 呼和浩特市| 锡林郭勒盟| 时尚| 河池市| 威宁| 宣恩县| 桐城市| 玉屏| 大埔县| 方山县| 湟中县| 晋江市| 岳池县| 嵊州市| 兴义市| 北安市| 都兰县| 兰西县| 松江区| 苏尼特左旗| 佛冈县| 丘北县| 莫力| 扶余县| 万载县| 政和县| 阳信县| 长沙县| 临朐县| 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