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物品標識標準
標識標準就是為了便于實現對物品信息的整理和共享及對物品的管理和控制。標識標準按流程分為了標示標準、標志標準和識別標準(如圖2-5所示)。

圖2-5 物品標識標準結構圖
2.2.1 標示標準
標示標準規定了將代碼轉換成標志等具體形式的過程中涉及的相關標準。這里我們根據制作工序情況將其劃分為印制技術標準和載體技術標準。其中,載體的多樣化發展使得載體技術的標準化研究突顯出來,將多樣化的載體標準協調統一進行管理是物品標識標準化管理的重要內容。
在標示相關標準方面,現有的國家標準有:信息技術自動識別和數據采集技術條碼符號印制質量的檢驗、商品條碼印制適性試驗、商品條碼符號放置指南、商品條碼符號印制質量的檢驗、信息技術自動識別與數據采集、條碼檢驗儀一致性規范、信息技術自動識別與數據采集條碼原版膠片測試規范、鐵路機車車輛自動識別設備技術條件等。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在標示方面,對射頻識別、傳感、其他自動識別等有關印制技術和載體的標準較少,亟須制定。這些亟須制定的標準應包括:RFID標簽質量檢驗標準、RFID標簽制作適性試驗規范、條碼符號生成設備檢驗規范、條碼符號生成系統設計規范、RFID標簽規范、條碼標簽標準、射頻識讀標簽封裝技術規范等。
2.2.2 標志標準
標志是指以實物或電子數據形式表現某一物品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征的符號或標記。因此標志標準主要規定了物品標志的各方面標準,并按照標志的服務對象將其劃分為產品標志標準、服務標志標準、指示性標志標準及其他標志標準。
在標志方面,現有的國家標準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道路運輸車輛國籍識別標志、圖形符號、安全色和安全標志、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消防安全標志、城市公共交通標志、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與標志、糧油加工機械通用技術條件 產品的標志、運輸和儲存、國際運輸標志、城市軌道交通客運服務標志、運輸和儲存、包裝回收標志、危險貨物包裝標志標準等。
我國標志標準眾多,但仍需在部分領域補充繼續標準,但不需要進行大量補充。需要補充的標準有:地理位置標志、產品標志及其使用總則、產品標志設計標準、產品標志表示、應用標準、商業服務標志及使用總則、服務產品標志標準、社會服務標志標準、信息系統電文通信遠程操作、模式、標志及服務定義、信息化網絡標志標準、信息系統操作標志標準等。
2.2.3 識別標準
識別是對標志進行處理和分析,實現對事物進行描述、辨認、分類和解釋的過程。因此,在物品識別標準中涵蓋了識別的多項技術標準,按照物理載體的形式將其劃分為條碼識別技術標準、射頻識別技術標準、傳感技術標準、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標準和其他識別技術標準。在其他識別技術標準中涉及了卡識別、磁識別等多方面內容,做到了標準體系的全面、完整。
在識別方面,現有的國家標準有:條碼術語、用于發貨運輸和收貨標簽的一維條碼和二維條碼、動物射頻識別技術準則、信息技術、生物特征識別術語、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基礎技術規范、指紋自動識別系統數據交換文件格式、安防指紋識別應用系統、ITU-T X.1084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OF ITU(05/2008)、信息安全技術、虹膜識別識別系統技術要求等。